不同坡度偏压黄土隧道预留变形量的研究
本文选题:坡度 切入点:偏压 出处:《现代隧道技术》2017年01期
【摘要】:由于黄土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偏压隧道特殊的不对称受力形式,使得浅埋偏压黄土隧道的预留变形量不同于一般隧道情况。文章以山西省孙家沟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并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验证,得出了浅埋偏压黄土隧道围岩变形随偏压坡度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对于偏压坡度为15°~45°的V级围岩浅埋双洞黄土隧道,浅埋侧隧道的预留变形量可取为10-15 cm;而对于深埋侧隧道。当偏压坡度分别约为15°,30°和45°时,可分别预留约20~25 cm,25~30 cm和28~33 cm的变形量。
[Abstract]:Because of the uniqu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oess and the special asymmetric force form of bias tunnel, This paper takes Sunjiagou Tunnel in Shanxi Province as the support project. Through the collation of the monitoring data on the spot,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is used to carry out regression analysis, which makes the reserved deformation of the shallow buried partial compression loess tunnel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ordinary tunnel.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 the vari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with the slope of shallow buried loess tunnel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loess tunnel with shallow buried double holes, the slope of partial pressure is 15 掳or 45 掳. The reserved deformation of shallow buried tunnel can be taken as 10-15 cm, while that of deep buried tunnel is about 20 ~ 25 cm ~ 2530 cm and 28 ~ 33 cm when the slope of bias is about 15 掳~ 30 掳and 45 掳,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岩土工程系;
【分类号】:U4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孙光吉;王延涛;闫常赫;李波;;膨胀软岩隧道现场监控量测与变形规律研究[J];铁道勘察;2014年04期
2 马士伟;韩学诠;廖凯;;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防塌方实时监测预警[J];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02期
3 孙洋;陈建平;余莉;徐颖;王洋;;浅埋偏压隧道软岩大变形机理及施工控制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13年05期
4 王鹏;;台阶法施工中下台阶开挖对预留变形量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5 赵东平;喻渝;王明年;杨建民;;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09年06期
6 王军保;张乔;包太;;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在隧道监控中的应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7 赵占厂,谢永利,杨晓华,李又云;黄土公路隧道衬砌受力特性测试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军;;输水隧洞TBM开挖段围岩预留变形量确定方法[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7年01期
2 金美海;李栋梁;刘新荣;刘丰铭;;不同坡度偏压黄土隧道预留变形量的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7年01期
3 李元海;杨帆;刘继强;彭辉;李建华;;基于SuperMap Objects的地铁施工安全监测信息系统研制与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2017年01期
4 高登;;上坪格隧道塌方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7年01期
5 尤鸿波;胡建华;;西部某山岭隧道洞口偏压段大变形处理实践[J];西北水电;2016年06期
6 徐新芳;金成;;大管棚在黄土隧道塌方处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公路;2016年12期
7 李宁;朱才辉;;黄土隧道设计与施工中的几个问题[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年06期
8 袁龙;;偏压黄土隧道治理方案对比分析[J];工程建设;2016年07期
9 孙光吉;原鹏博;闫常赫;王延涛;李波;王新刚;;华北二叠系泥岩崩解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6年11期
10 曹小平;孙寿榜;张文学;;兰州轨道交通区间暗挖隧道初支受力状态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贾超;韩春;;断面尺寸对节理岩体隧洞位移的响应[J];人民黄河;2013年08期
2 张鹏;刘学增;米东阳;;围岩节理面不利组合条件下隧道塌方的模糊安全评价[J];现代隧道技术;2013年02期
3 原先凡;邓华锋;宛良朋;钟美凤;;埋深及断面尺寸对隧洞围岩稳定性的影响[J];人民黄河;2013年03期
4 冉琦山;;膨胀性泥岩隧道施工工法[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10期
5 乔增波;沈峰;丁洋;;膨胀性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公路;2011年06期
6 周建军;;重载铁路膨胀岩隧道开挖施工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9期
7 李廷春;;毛羽山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1年02期
8 李刚;丛丽莉;梁冰;;富水软岩巷道变形特征及其控制方法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9 朱叶艇;;膨胀岩在隧道工程中的特性危害及施工对策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7期
10 徐力生;张照峰;;岩嘴湾隧道分层开挖数值模拟[J];山西建筑;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东;;郑西客专黄土隧道基础沉降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07期
2 ;黄土隧道设计中几个问题的讨论[J];铁路标准设计通讯;1972年08期
3 潘昌实;铁路黄土隧道衬砌设计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1980年01期
4 杨严;;浅埋黄土隧道下穿公路施工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4年07期
5 陈鹤,管振祥,乔春生;富水黄土隧道的开挖监控及变形判别[J];岩土工程界;2002年10期
6 胡平;艾进东;常海洲;李晋德;冯鸿干;;黄土隧道修筑技术[J];公路隧道;2005年04期
7 贺虹;李德武;;特大断面黄土隧道静力稳定性分析[J];工程质量;2006年09期
8 周尚国;;黄土隧道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J];地质与勘探;2007年02期
9 马学宁;邢立军;韩峰;;兰青二线高庙黄土隧道开挖支护变形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07年06期
10 邢东泉;;大跨度黄土隧道的施工塌方防治技术[J];甘肃科技;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满仓;;单线铁路老黄土隧道的分类[A];甘肃岩石力学与工程进展——第四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C];1996年
2 苏新民;;特大断面黄土隧道有限元分析[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3 张金柱;郝文广;;黄土隧道塌方情况及病害原因分析[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辉雄;喻渝;杨建民;;高速铁路黄土隧道合理支护参数试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豆世康;赵秋林;李凌志;;客运专线黄土隧道勘测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建民;;谈郑西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沉降控制及基础处理[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董涛;齐吉龙;万甸甸;张建;;大断面黄土隧道初衬结构参数反演分析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文集2012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专刊(下)[C];2012年
8 林东;;大断面黄土隧道台阶六部开挖法[A];第四届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陈党辉;刘旭全;马海民;雷向锋;晁平安;;大断面黄土隧道与辅助坑道交叉口施工技术[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10 刘旭全;王永玺;雷向锋;石新桥;窦忠孝;;监控量测技术在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应用[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通讯员 李佳笑;我国最大断面黄土隧道报捷[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3年
2 江耀明 王桂元 马宝喜;面对黄土:破解世界级难题[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3 白秀喜邋通讯员 张纪平 刘健彪 银平;世界最大断面黄土隧道秦东隧道贯通[N];中国建设报;2008年
4 记者 郑凤岐邋通讯员 江耀明 杨广臣;世界首座大断面富水黄土长隧道提前贯通[N];山西日报;2008年
5 记者 温格林;我国最大断面黄土隧道——唐家塬隧道在陕顺利贯通[N];现代物流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张荣文 通讯员 李俊发 黄祖元;成事在人[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张荣文 本报通讯员 李俊发 黄祖元;成事在人[N];人民铁道;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孟德鑫;高速铁路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空间变形特性及支护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郑选荣;西安地铁浅埋暗挖黄土隧道围岩变形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3 郭军;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力学及支护设计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薛富春;富水黄土隧道隧底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健;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支作用机理及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扈世民;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庆贺;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受力与变形性状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古彦超;深埋大断面黄土隧道旋喷桩复合地基受力与变形性状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钱聚强;黄土隧道围岩工程特性及稳定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戎少伟;浅埋大跨黄土隧道力学特性及下穿构筑物施工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5 马赛;黄土隧道台阶法施工效应及技术参数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6 崔建文;扁平大跨度黄土隧道基底应力特征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7 程远星;黄土隧道锁脚锚管作用机理及承载特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8 王玉龙;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控制基准及稳定性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9 邹诗涛;不同特性黄土隧道变形规律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10 黄帆;黄土隧道富水地段施工地质灾害注浆加固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00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0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