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元法的多孔沥青混合料空隙衰变研究
本文选题:多孔沥青混合料 切入点:离散元法 出处:《建筑材料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为了研究加载后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空隙衰变规律,使用离散元软件PFC2D生成了多孔沥青混合料的二维车辙板虚拟试件并模拟了车辙试验.在虚拟试件生成过程中采用了新的空隙生成算法,即按照空隙级配来模拟不规则多边形,将其投放在沥青砂浆内并删除后形成空隙.通过室内静态蠕变试验获取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微观参数值,以此来设计虚拟车辙试验的加载方式、空隙信息提取算法,并将虚拟车辙试验结果与室内车辙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虚拟车辙试验的可行性.虚拟试验结果表明:荷载越大,试件空隙衰变越明显;随着荷载作用时间的增长,试件空隙率持续衰减,但速率变缓,在混合料结构破坏之前存在趋于稳定的状态;环境温度对试件空隙率影响明显,随环境温度升高,空隙率的衰减呈现3阶段变化;试件初始空隙率为20%(体积分数)时,加载后其空隙率衰变值最小.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void decay law of porous asphalt mixture after loading, the two-dimensional rutting plate virtual specimen of porous asphalt mixture was generated by using discrete element software PFC2D and the rutting test was simulated.A new voidage generation algorithm is adopted in the process of virtual specimen generation, that is, the irregular polygon is si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void gradation, which is placed in the asphalt mortar and deleted to form the void.The microscopic parameters of porous asphalt mixture are obtained by static creep test in laboratory to design the loading mode of virtual rutting test and the algorithm of extracting void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of virtual rutting test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indoor rutting test.The feasibility of virtual rutting test is verified.The results of virtual test show that the larger the load is, the more obvious the void decay of the specimen is,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loading time, the void rate of the specimen continues to decline, but the rate becomes slower, and the void rate tends to be stable before the structure of the mixture is destroyed.The effect of ambient temperature on the voidage of the specimen is obvious. With the increase of ambient temperature, the decay of voidage presents three stages, and when the initial porosity of the specimen is 20 (volume fraction), the decay value of voidage is the smallest after loading.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8006)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61421)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辉峰,韩胜风;储存式沥青混合料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01年01期
2 马红全,王颖;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措施[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3年02期
3 唐世红 ,赵福祥 ,孙兴平;浅谈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及设备[J];工程机械;2004年01期
4 君洁;21世纪的沥青混合料公路[J];交通世界;2004年04期
5 俊杰;欧洲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化[J];交通世界;2004年09期
6 李祝龙,丁小军,赵述曾,吴德平;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7 Elk Richter,Willi Dietrich;复合式沥青混合料修复与筑路新设备[J];工程机械;2005年01期
8 王艳丽;;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年02期
9 孙朝云;沙爱民;姚秋玲;张惠玲;;沥青混合料自动检测系统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04期
10 王颖;王永生;;浅析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作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成功;;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邱峰涛;王哓建;郑鑫;;温拌沥青混合料概述[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3 袁晓宇;汤文辉;张若棋;;沥青混合料本构方程理论分析[A];第五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张成功;任立忠;;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圣枫;杨新华;陈传尧;;粒径和骨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流变行为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蔡绪梅;王芳;;利用试验数据有效指导沥青混合料生产[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7 丁育青;刘海;汤文辉;冉宪文;;一种沥青混合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本构关系[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宋晓燕;李源渊;周卫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吴建昌;;热铺沥青混合料变异分析与控制[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10 喻光华;喻荣华;黄善华;曾辉;;沥青混合料施工配筛[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中华;沥青混合料力学机理研究取得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李铮;环保沥青混合料扮靓长安街[N];科技日报;2009年
3 项煜虹;长安街披上环保衣[N];大众科技报;2009年
4 郭少言 刘崭;西安公路院成功研制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车[N];中国交通报;2010年
5 首席记者 齐泽萍;我省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6 通讯员 张林山 贺正懿 记者 牛彦君;天祝公路段研制出沥青混合料保温箱[N];甘肃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袁岚;长安街大修工程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N];中国建材报;2009年
8 交轩;应用温拌技术 筑路节能无污染[N];中国交通报;2010年
9 葛玲玲邋徐亚栋;南理工研发成功沥青混合料搅拌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10 任晓明;温拌沥青混合料首次用于省城道路养护[N];太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彪;考虑加载历史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王毅;沥青混合料细观疲劳机制与疲劳预估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王聪;基于CT技术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及最佳沥青用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侯明昊;水—温耦合作用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董雨明;硬质沥青及其混合料流变特性与低温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陈剑华;MA用混合沥青触变及老化特性的多尺度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锐铎;基于分数阶导数理论的沥青胶砂及混合料力学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赵华;掺磁铁矿料沥青混合料微波特性与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9 黄文柯;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的三维粘弹本构及虚拟力学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张建同;沥青混合料剪胀力学行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思宇;基于芯样性能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赵大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沥青混合料紫外线老化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化高伟;抗紫外光添加剂对改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对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正道;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及适用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苏沛;基于离散元法的沥青混合料真空压实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张轲;沥青混合料松散破坏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宋静静;不同拌和类型沥青混合料能耗排放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杨茜;沥青路面用棉秸秆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金浩;抗车辙剂/新型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10 张东阳;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连续损伤疲劳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01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0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