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混合塔结合部受力机理模型试验
本文选题:斜拉桥 切入点:混合塔 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摘要】:为揭示斜拉桥混合塔钢-混凝土结合部传力机理,对某斜拉桥桥塔钢-混凝土结合部进行1∶3缩尺模型试验,测试结合部的应变分布及钢-混凝土间的相对滑移.结合试验模型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进一步探讨该类型连接件的受力特点及各结构参数对连接件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构件应力水平较低,钢与混凝土之间相对滑移较小,二者协同作用较好;承压板和连接件是主要的传力构件,分别承担了约40%和60%的荷载;距承压板0.6倍结合部长度内连接件竖向剪力较小,0.6~1.0倍结合部长度内连接件竖向剪力逐渐增大;结合部长度、连接件间距对连接件剪力影响较大,开孔板孔径和承压板厚度对连接件剪力影响较小.
[Abstract]:In order to reveal the force transfer mechanism of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part of a cable-stayed bridge, a 1:3 scale model tes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teel-concrete joint of a cable-stayed bridge tower, and the strain distribution and the relative slip between the steel and concrete were measured.The spatial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model, and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type of connec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the stress of the connection are further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level of each member is low, the relative slip between steel and concrete is smaller,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them is better, the bearing plate and connection are the main load transfer members, which bear about 40% and 60% load respectively.The vertical shear force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within 0.6 times the length of the joint part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pressure plate, and the vertical shear force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increases gradually in the length of the joint part of 0.6 to 1.0 times the length of the joint part, and the length of the joint part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joints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hear force of the joint.The aperture of perforated plate and the thickness of bearing plate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shear force of joint.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8.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泰晤士河口外深水港浚填工程及其模型试验[J];水利水运科技情报;1974年01期
2 潘孝良;;浅谈模型试验法的理论和应用[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3 任露泉,张书军,李月潭;序贯套表设计在模型试验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4 周传波;现场小台阶模型试验的相似理论分析[J];爆破;2001年04期
5 刘小丽;张丹丹;刘凯;苏媛媛;;一种直剪式模型试验设备的设计及应用[J];岩土力学;2010年S2期
6 А.В.Чичинадзе ,Э.Д.Браун ,张登模;铁路车辆制动摩擦对的模型试验[J];铁道车辆;1965年04期
7 陈秉聪;相似理论及模型试验(五)[J];拖拉机;1980年02期
8 K.库尔;牛克源;;海洋结构模型试验[J];华水科技情报;1983年04期
9 叶恒健,叶素娟;有关音质模型试验的讨论[J];声学技术;1984年02期
10 辛忠惠;;《甬江口潮流模型试验》通过评审鉴定[J];水道港口;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鸿泰;;论岩石工程问题的相似材料模型试验[A];第一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2 侯瑜京;陈祖煜;;简述土工离心机中模拟爆炸和冲击荷载试验[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物理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朱永全;;多功能平面应变模型试验装置[A];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河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4 陈卫兵;郑颖人;雷文杰;;沉埋桩加固滑坡体模型试验的三维有限元模拟[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邓安福;曾祥勇;;某大型水压机基础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6 刘金元;刘纯洁;刘国彬;;离心机模型试验在挡土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概况[A];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8年
7 王三德;杨德森;;相似理论在水下复杂结构体的模型试验中的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C];2003年
8 李昀;张子新;;相似模型试验中土质相似材料的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宋雅坤;郑颖人;雷文杰;;沉埋式抗滑桩机制模型试验数值分析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翔;何天祺;;三峡电站主厂房夏季分层空调模型试验及其初步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刘丕建;黄河口物理模型基地建设初战告捷[N];黄河报;2007年
2 原小利;黄委切实加快黄河河口模型试验基地建设步伐[N];黄河报;2006年
3 黄委总工程师办公室;实施科学验证 推进科技治黄[N];中国水利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范颖华 通讯员 李之政;国家体育馆“模型试验”成功[N];华夏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卢金树;油船水下破舱油品泄漏动力学机理及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柳飞;模型试验中地基材料粒径与基础尺寸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安建永;浅埋隧道开挖与既有建筑基础荷载相互影响的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巨昆仑;长期干旱背景下降雨型松散堆积体滑坡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吴建清;置筋式挡土墙承载特性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王俊;降雨条件下水箱模型试验及边坡渗透特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4年
4 刘玉博;尾矿库溃体演进规律模型试验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5 杨清海;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相似律及应用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6 吴骁;动力定位浮托安装的数值模拟、模型试验与实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格桑多吉;大型地下水库模型试验监测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8 张强;Y形桩竖向承载特性的透明土模型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9 姜攀;石门水库泄洪洞水力特性的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10 杨守峰;高铁车致动荷载下盾构隧道结构疲劳大型模型试验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18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1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