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料粒径对拌和时间的影响与梯次拌和技术
本文选题:机械工程 切入点:沥青混合料 出处:《中国公路学报》2017年10期
【摘要】:为了研究双卧轴搅拌器在分批拌和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粗细集料、矿粉和沥青的投料顺序对混合料质量与拌和效率的影响,通过建立搅拌模型分析集料颗粒在搅拌器作用下的滚动规律;根据滚动过程中颗粒表面发生沥青迁移的拌和机理,得出在沥青迁移量以一定速率递减的条件下,拌和均匀性与颗粒滚动圈数之间的关系表达式。用不等直径平面圆模型求得拌和过程中不同粒径颗粒之间的滚动关系,提出达到相同油膜厚度的粗集料、细集料、矿粉与沥青之间的梯次拌和工艺;研发了与实体工程中使用的搅拌器结构和搅拌原理相同的实验室用双卧轴搅拌机,并对AC-16混合料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拌和过程中,颗粒大小不同时滚动次数有差异,矿粉滚动次数大于细集料,细集料滚动次数大于粗集料,导致不同粒径颗粒表面裹覆的油膜厚度发生变化;采用梯次拌和工艺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和设备生产效率,较之传统拌和工艺得到的沥青用量有所降低,并可减少约30%的拌和时间。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arse aggregate, mineral powder and asphalt feeding sequence on mixture quality and mixing efficiency during batch mixing of bituminous mixture with double horizontal axis mixer,The rolling law of aggregate particles under the action of agitator is analyzed by establishing a mixing model, and according to the mixing mechanism of asphalt migration on the surface of particles during roll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amount of asphalt migration decreases at a certain rate,The express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mixing uniformity and the number of rolling circles.The rolling 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in mixing process was obtained by using the plane circle model with unequal diameters, and the trapezoidal mixing process of coarse aggregate, fine aggregate, ore powder and asphalt with the same oil film thickness was put forward.A laboratory double horizontal shaft mixer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as the agitator used in solid engineering was developed, and the AC-16 mixture was tes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same mixing process, the rolling times of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are different, the rolling times of ore powder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fine aggregates, and the rolling times of fine aggregates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coarse aggregates, which results in the change of oil film thickness on the surface of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The quality of asphalt mixture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equipment can be improved by using the ladder-mixing proces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ixing process, the asphalt dosage can be reduced, and the mixing time can be reduced by about 30%.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E28B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4G3252006) 内蒙古交通科技项目(NJ-2016-20)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能富;曹晓凤;张秀梅;钱璞;;纤维微表处可拌和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1年01期
2 徐剑,秦永春;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影响因素[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1期
3 弓锐;;稀浆封层混合料可拌和时间室内试验研究[J];公路;2012年12期
4 肖晶晶;宋哲玉;王振军;;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多因素影响规律研究[J];公路;2008年12期
5 秦俭;水泥稳定土路面基层过多含水量与拌和时间的影响[J];黑龙江交通科技;1995年04期
6 陈俊;侯中新;黄晓明;;稀浆混合料拌和仪在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研究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11期
7 黄国威;刘飞虹;;基于正交试验研究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影响因素[J];公路与汽运;2010年06期
8 项龙;;微表处稀浆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影响因素及调整方法[J];福建建材;2014年02期
9 易征;周娜;;SBS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试验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3年06期
10 邢艳新;慢裂快凝型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机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J];辽宁交通科技;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成功;;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邱峰涛;王哓建;郑鑫;;温拌沥青混合料概述[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3 袁晓宇;汤文辉;张若棋;;沥青混合料本构方程理论分析[A];第五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张成功;任立忠;;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圣枫;杨新华;陈传尧;;粒径和骨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流变行为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蔡绪梅;王芳;;利用试验数据有效指导沥青混合料生产[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7 丁育青;刘海;汤文辉;冉宪文;;一种沥青混合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本构关系[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宋晓燕;李源渊;周卫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吴建昌;;热铺沥青混合料变异分析与控制[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10 喻光华;喻荣华;黄善华;曾辉;;沥青混合料施工配筛[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中华;沥青混合料力学机理研究取得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李铮;环保沥青混合料扮靓长安街[N];科技日报;2009年
3 项煜虹;长安街披上环保衣[N];大众科技报;2009年
4 郭少言 刘崭;西安公路院成功研制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车[N];中国交通报;2010年
5 首席记者 齐泽萍;我省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6 通讯员 张林山 贺正懿 记者 牛彦君;天祝公路段研制出沥青混合料保温箱[N];甘肃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袁岚;长安街大修工程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N];中国建材报;2009年
8 交轩;应用温拌技术 筑路节能无污染[N];中国交通报;2010年
9 葛玲玲邋徐亚栋;南理工研发成功沥青混合料搅拌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10 任晓明;温拌沥青混合料首次用于省城道路养护[N];太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彪;考虑加载历史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王毅;沥青混合料细观疲劳机制与疲劳预估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王聪;基于CT技术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及最佳沥青用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侯明昊;水—温耦合作用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董雨明;硬质沥青及其混合料流变特性与低温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陈剑华;MA用混合沥青触变及老化特性的多尺度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锐铎;基于分数阶导数理论的沥青胶砂及混合料力学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赵华;掺磁铁矿料沥青混合料微波特性与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9 黄文柯;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的三维粘弹本构及虚拟力学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张建同;沥青混合料剪胀力学行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思宇;基于芯样性能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赵大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沥青混合料紫外线老化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化高伟;抗紫外光添加剂对改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对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正道;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及适用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苏沛;基于离散元法的沥青混合料真空压实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张轲;沥青混合料松散破坏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宋静静;不同拌和类型沥青混合料能耗排放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杨茜;沥青路面用棉秸秆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金浩;抗车辙剂/新型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10 张东阳;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连续损伤疲劳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22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2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