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透明岩体的深部隧道围岩变形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0 05:10

  本文选题:透明岩体 切入点:深部隧道 出处:《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鉴于当前实验条件,无法直接观测岩体内部的变形演变过程,难以满足对岩体内部全域的变形时间效应与空间特征分析的要求,以透明岩体实验新技术为出发点,对模型隧道周边围岩的内部变形过程进行全程二维数字照相量测,得到深部隧道围岩内部变形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发现:隧道顶部、帮部及底部的岩体径向位移都大致与隧道埋深呈指数衰减关系;隧道拱顶、拱底、左腰和右腰处岩体的径向位移都与顶部荷载呈指数递增关系;随着顶部荷载的增加,隧道顶板岩体最终将沿着两侧拱腰斜方向一定范围内两条弧线而向隧道内发生整体性剪切滑动,导致隧道失稳破坏。研究结果揭示了深部隧道围岩变形破裂时空演化机理,为深部隧道事故防治提供了依据。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t is impossible to observe the deformation evolution process in the rock mass directly, and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time effect an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formation in the whole region of the rock mass. Therefore, the new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of transparent rock mass is taken as the starting point.The internal deformation process of surrounding rock around the model tunnel was measured by 2D digital photography, an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law of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in deep tunnel was obtained.It is found that the radial displacement of the rock mass at the top, side and bottom of the tunnel is exponentially related to the buried depth of the tunnel, and the radial displacement of the rock mass at the top of the tunnel, the arch bottom, the left waist and the right waist is exponentially increasing with the top load.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op load, the roof rock mass of the tunnel will eventually slip into the tunnel along two arcs along the two sides of the arch and slope direction, which will lead to the failure of the tunnel stability.The research results reveal the space-tim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in deep tunnel,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ep tunnel accidents.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19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046905) 中国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2014M560464)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项目(2014G01)
【分类号】:U4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承志;钱七虎;王明洋;陈剑杰;;深隧道围岩分区破裂的数学模拟[J];岩土力学;2012年11期

2 曾晓清,,张一弼;系统工程方法在隧道围岩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1995年02期

3 刘保国,张清;秦岭Ⅱ线隧道围岩在不同温度下蠕变变形的有限元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4 窦林名,何学秋;声发射监测隧道围岩活动性[J];应用声学;2002年05期

5 裴捷,水伟厚,韩晓雷;寒区隧道围岩温度场与防水层影响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4年04期

6 杨志刚;隧道围岩单轴强度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界;2004年09期

7 李之达,刘劲勇,易辉,蔡佳骏;锚喷支护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8 颜海春;王在晖;戚承志;;深部隧道围岩的流变[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9 戚承志;钱七虎;王明洋;丁常树;;深部隧道围岩的流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王永岩;曾春雷;卢灿东;;隧道围岩热力耦合的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继伟;钟国;;韩家岭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戚承志;钱七虎;王明洋;陈剑杰;;深隧道围岩分区破裂的数学模拟[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阳友奎;;应变软化地层中隧道围岩响应的解析[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4 李松;祝家麟;;三维弹粘塑性边界元法分析隧道围岩[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5 黄伦海;;隧道围岩稳定分析的相似模型实验研究[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李之达;黄强;李耘宇;;联拱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与黏弹性分析[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杜健;王文忠;那云龙;;白茫雪山1号隧道工程地质评价[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_5_7勇;李圫才;朱}

本文编号:1729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29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2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