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线路“异质性”假设的轴辐式公共交通网络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3 14:01

  本文选题:公共交通 + 轴辐式网络 ; 参考:《运筹与管理》2017年10期


【摘要】: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局部静态拥堵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公共交通网络运行效率提高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改变线路"同质性"假设,在线路"异质性"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将轴辐式网络设计运用到公共交通领域中来,综合考虑居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单位运输可变成本、不变成本、枢纽换乘成本等要素,将枢纽间大型客车干线运输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行量化,构建了基于单分配、多枢纽、混合式网络结构特征的轴辐式公共交通网络优化模型,旨在多重约束下通过枢纽布局降低网络运输成本,提高公共交通网络站点的可达性。最后根据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分析与讨论的方式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Abstract]:The problem of local static conges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in mega-cities has become the key to restrict the efficiency of public transport network.Aiming at this problem, the assumption of "homogeneity" of the line is changed,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assumption of "heterogeneity" of the line, it is put forward to apply the axis-radial network design to the field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Considering the variable cost of unit transportation, invariable cost, transfer cost of hub and so on, this paper quantifies the scale economy effect brought by the transportation of large bus trunk line between hubs, and constructs a single distribution based on it.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axle-spoke public transport network with multi-hub and hybrid network structure is designed to reduce the network transporta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accessibility of public transport network sites through the layout of hubs under multiple constraints.Finally, the model is solved according to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exampl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轴辐式网络设计下特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机制研究”(15BJY048)
【分类号】:U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锐;严宝杰;黄志鹏;;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复杂性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年03期

2 苏鑫;;国外交通科技成果:东京公共交通网络健全 尖端科技治理交通拥堵[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9年04期

3 王建明;靳文舟;郝小妮;;公共交通网络运营优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公路与汽运;2010年02期

4 储红梅;;多模式公共交通网络的优化模型研究[J];科技风;2010年11期

5 白子建;赵淑芝;田振中;;公共交通网络优化的禁忌算法设计与实现[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3期

6 李英;周伟;郭世进;;上海公共交通网络复杂性分析[J];系统工程;2007年01期

7 何迪;严余松;郭守儆;郝光;;基于矩阵分析的公共交通网络最优路径算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8 ;城市公交[J];运输经理世界;2008年10期

9 顾尚华;;国内外城市如何发挥自行车作用[J];交通与运输;2009年06期

10 邓竞伟;;基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演化模型的研究[J];信息技术;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尹相勇;吴江娇;;公共交通网络运营分析与评价研究[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张鑫;刘岳峰;郑江华;杜伟;晏磊;;北京公共交通网络的“小世界”现象[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蔡少渠;朱宏伟;;完善公共交通网络 全力打造“公交都市”[A];湖北省公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蔡少渠;朱宏伟;;完善公共交通网络 全力打造“公交都市”[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吴启辉;今年乘公交有望用上IC卡了[N];石狮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孙军 实习生 赵思亮;政协委员史永刚 老城区交通拥堵亟待解决[N];焦作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安新磊;基于复杂网络同步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平衡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锐;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容量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2 张振华;天津市公共交通网络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3 束平;多类型公共交通网络数据模型研究与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冯海峰;重庆市公共交通网络复杂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5 解超;北京快速公共交通网络“最后一公里”困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扬;北京市公共交通网络复杂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建明;基于GIS的公共交通网络运营优化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田关云;基于TransCAD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可达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9 于艳春;呼和浩特市区公共交通网络优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10 倪西钧;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客流分配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44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44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5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