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自行车交通改善规划
本文选题:交通规划 + 自行车 ; 参考:《规划师》2015年03期
【摘要】:老城区的出行距离和空间尺度适宜,具有较高的自行车出行需求,有利于发展自行车交通、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和改善城市环境。研究在分析合肥市一环地区自行车交通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打造一环内畅通的自行车网络为规划目标,从自行车骑行环境的安全性、空间的连续性和网络的畅通性三个方面提出改善措施,并制定了一环地区自行车交通改善方案—"321"工程,即三级自行车网络、两级换乘体系和一条自行车休闲道,以期为类似地区的自行车交通系统改善规划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travel distance and spatial scale of the old urban area are suitable and have a high demand for bicycle travel,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bicycle traffic, the alleviation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environmen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bicycle traffic in the first ring area of Hefei City, the research aims at building a smooth bicycle network in Hefei,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afety of bicycle riding environment,Three aspects of the continuity of space and the smoothness of the network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improvement plan of bicycle traffic in the first ring area, the "321" project, is formulated, that is, a three-stage bicycle network, a two-level transfer system and a bicycle leisure road.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bicycle traffic system improvement planning in similar areas.
【作者单位】: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市规划局交通处;
【分类号】:TU984.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小康;吴寻;;非机动车廊道布局规划——以杭州市非机动车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为例[J];城市交通;2008年04期
2 余伟;钱科烽;高奖;钱建华;;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指引[J];城市交通;2009年02期
3 潘昭宇;李先;陈燕凌;李伟;;北京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改善对策[J];城市交通;2010年01期
4 陈峻;王炜;;高机动化条件下城市自行车交通发展模式研究[J];规划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向前;;民生视角下的北京城市交通拥堵问题[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杨向前;;社会学视野中的北京城市交通拥堵问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刘莹;罗辑;吴阅辛;;基于人本位的城市慢行交通规划细节设计研究[J];城市规划;2011年06期
4 杨向前;;民生视域下我国特大型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12年01期
5 朱兆芳;张欣红;;天津城市道路交通与节能降耗的思考[J];城市;2011年09期
6 路启;陈彦美;;大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发展对策——以天津市为例[J];城市;2011年09期
7 姚遥;周扬军;;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J];城市交通;2009年04期
8 陆化普;张永波;刘庆楠;;城市步行交通系统规划方法[J];城市交通;2009年06期
9 潘海啸;汤婛;麦贤敏;牟玉江;;公共自行车交通发展模式比较[J];城市交通;2010年06期
10 姚文琪;;城市商业区慢行系统的营造——以杭州市武林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海音;富伟;;城市慢行系统构建及其对江苏的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施旭栋;孔令龙;;“慢行城市”的实现之道——试论当代我国城市慢行系统的构建[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淼;惠英;汪鸣泉;;汽车共用对城市机动化出行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应用[C];2012年
4 王婧;;非机动型交通模式的机动性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5 陈海明;;自行车交通优先的大城市交通多样化格局——弹性城市价值取向下的思考过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6 韩凤伟;张志丹;黎小艳;;滨水空间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实践[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7 李鹏;;基于系统优化的城市慢行交通规划研究综述[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8 何忠喜;;江阴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A];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暨第25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路启;陈彦美;龚祥兴;;大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发展对策——以天津市为例[A];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暨第25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吴炼;王婧;;浅谈城市绿色交通的发展思路[A];公交优先与缓堵对策——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2年年会暨第26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迪;行人过街交通行为分析建模[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聪颖;城市慢行交通规划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李保华;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4 于伟;天津市绿色慢行空间系统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都舒;基于TCT的非机动车公交站安全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田盟蒙;大城市自行车交通特性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周建琴;城市慢行交通友好性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夏天;城市区域慢行交通系统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刘畅;城市公共交通转换乘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薛欣欣;以新的视角探究当代中国大规模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D];浙江大学;2011年
7 黄田甜;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初探[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8 吕晶;绿色慢行交通系统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徐文丽;南宁城市商圈空间格局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10 孙洪涛;低碳理念下的西安城市慢行交通组织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冷传才;城市自行车交通发展战略及措施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魏晓云;;厦门市步行系统规划研究[J];城市交通;2008年06期
3 王秋平,郑爱龙;城市自行车交通网络规划构想[J];城市问题;2005年06期
4 王福定;我国自行车交通的未来与发展对策[J];规划师;2001年06期
5 卢柯,潘海啸;城市步行交通的发展——英国、德国和美国城市步行环境的改善措施[J];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06期
6 董宏伟;王磊;;美国新城市主义指导下的公交导向发展:批判与反思[J];国际城市规划;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褚琴,高永,张鑫;大城市自行车交通合理化浅析[J];城市交通;2004年02期
2 李振福;天津自行车交通文化环境分析[J];环境科学动态;2005年04期
3 李娟;罗霞;曹锦;;城市自行车交通转移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钟敏;何世明;;自行车交通规划的构想——兼谈恩施市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构想[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1期
5 潘昭宇;李先;陈燕凌;李伟;;北京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改善对策[J];城市交通;2010年01期
6 奉少廷;;新自行车王国的启示[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0年11期
7 周扬军;;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J];交通与运输;2011年06期
8 ;公共自行车租赁的“杭州模式”[J];发明与创新;2012年02期
9 赵建有;王鑫;刘畅;张桂梅;;西安市后轨道交通时代的自行车换乘规划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年01期
10 徐慧芬;徐建涛;;发展山地城市绿色自行车交通的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英华;徐绍伟;张国堂;周士琪;;自行车交通事故伤186例分析[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0年
2 石晓凤;魏薇;;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建设与使用调查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潘昭宇;李先;李伟;;北京步行、自行车交通问题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姜英华;徐绍伟;张国堂;周士琪;;自行车交通事故伤分析186例[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傅彦;程坦;周涛;;自行车交通系统在重庆主城区的发展模式分析及实践[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孙瑜;刘杰;;自行车交通——详细规划层面上的思考[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详细规划)[C];2012年
7 谭晓琳;;基于低碳城镇化的密云旅游自行车租赁点规划[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8 彭庆艳;;上海崇明东滩生态城自行车系统规划[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9 郑景轩;;深圳构建和谐友好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发展策略[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10 陈海明;;自行车交通优先的大城市交通多样化格局——弹性城市价值取向下的思考过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英斌;韩国奖励国民骑自行车[N];中国社会报;2008年
2 邓国芳;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昨试运行[N];杭州日报;2008年
3 邓国芳;为什么说杭州的公共自行车是免费的?[N];杭州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顾克非;公共自行车租借“冰火两重天”[N];消费日报;2009年
5 叶云邋徐文潇;杭州将改进公共自行车系统[N];中国旅游报;2008年
6 曲飞;免费公共自行车,贵在坚持[N];中国交通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史晓菲;多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渐成鸡肋[N];消费日报;2009年
8 刘莉莉邋李伟;杭州公共自行车:何以无一丢失[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记者 周梦榕;免费自行车全武汉推行[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贺斌;拿什么拯救你:北京自行车租赁[N];中国财经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婷婷;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罗峗;城市公共自行车选择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龚迪嘉;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在上海和长沙的应用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谷丛;基于用户体验的城市公共自行车设计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5 田盟蒙;大城市自行车交通特性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江国俊;基于出行链的自行车出行方式选择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刘红业;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行为机理与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朱晓玲;绿色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及保障机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9 姜攀;大城市自行车交通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10 张丽s
本文编号:1757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5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