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立交结构的盾构隧道围岩安全评价的均值与非均值模型
本文选题:均值 + 非均值 ; 参考:《现代隧道技术》2017年02期
【摘要】: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估是地下工程建设与维护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此,文章从材料特性角度分别建立均值和非均值数值模型,针对沈阳地铁2号线1标盾构隧道下穿立交结构的围岩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其中,均值模型侧重于分析围岩变形、应力变化和塑性区分布特征,并结合实测数据对其计算合理性进行验证;非均值模型侧重于围岩体细观破坏过程,采用具有残余强度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其破坏单元材料性质退化方法,模拟隧道围岩强度折减下的渐进破坏过程及声发射规律,并计算出整体结构安全系数。同时,借助声发射(AE)规律,探讨了类似工况下隧道围岩破坏模式,可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Abstract]:The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Based on this, the numerical models of mean value and non-mean value are establish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of the tunnel under the shield tunnel of Shenyang Metro Line 2 are evaluated.The mean value model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formation, stress change and plastic zone distrib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alculation is verified by combining the measured data, while the non-mean value model focuses on the mesoscopic failure process of surrounding rock.The elastopl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with residual strength and the degradation method of material properties of failure unit are used to simulate the progressive failure process and acoustic emission law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under strength reduction and to calculate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whole structure.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aid of acoustic emission (AE) law, the failure mode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under similar working conditions is discussed,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practic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黄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JJ3051)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3C307)
【分类号】:U4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晓清,,张一弼;系统工程方法在隧道围岩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1995年02期
2 刘保国,张清;秦岭Ⅱ线隧道围岩在不同温度下蠕变变形的有限元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3 窦林名,何学秋;声发射监测隧道围岩活动性[J];应用声学;2002年05期
4 裴捷,水伟厚,韩晓雷;寒区隧道围岩温度场与防水层影响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4年04期
5 杨志刚;隧道围岩单轴强度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界;2004年09期
6 李之达,刘劲勇,易辉,蔡佳骏;锚喷支护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7 颜海春;王在晖;戚承志;;深部隧道围岩的流变[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8 戚承志;钱七虎;王明洋;丁常树;;深部隧道围岩的流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王永岩;曾春雷;卢灿东;;隧道围岩热力耦合的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8年01期
10 尉红彬;;青岛—兰州高速公路邯郸至涉县段鼓山隧道工程地质特性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继伟;钟国;;韩家岭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戚承志;钱七虎;王明洋;陈剑杰;;深隧道围岩分区破裂的数学模拟[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阳友奎;;应变软化地层中隧道围岩响应的解析[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4 李松;祝家麟;;三维弹粘塑性边界元法分析隧道围岩[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5 黄伦海;;隧道围岩稳定分析的相似模型实验研究[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李之达;黄强;李耘宇;;联拱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与黏弹性分析[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杜健;王文忠;那云龙;;白茫雪山1号隧道工程地质评价[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_5_7勇;李圫才;朱}
本文编号:1758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5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