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变形控制法的软岩路基填筑材料回弹模量控制
本文选题:软岩路基 + 动变形控制 ; 参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根据路基路面变形协调原理,结合国内公路相关规范对路面弯沉的控制标准,获得软岩路基顶面动变形允许值;利用传递-反射矩阵方法和叠加原理推导了双轮胎振动荷载作用下弹性层状公路结构的动力响应解;采用Hankel数值逆变换技术计算出实例工程中典型软岩公路路基顶面的动变形,基于动变形控制法确定了不同软岩填筑区域对应填料的回弹模量临界值;根据现有公路规范规定的路基结构层厚度,提出满足动变形条件下的软岩填筑区域所需回弹模量控制要求,并以回弹模量为依据对软岩填料进行了分类.研究成果可为软岩填料分区优化填筑提供指导.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 of roadbed and pavement, combined with the control standard of roadway deflection, the allowable value of dynamic deformation on the top of soft rock subgrade is obtained. The dynamic response solution of elastic layered highway structure under vibration load of double tire is derived by means of transfer reflection matrix method and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and the dynamic deformation of roadbed top surface of typical soft rock highway is calculated by using Hankel numerical inversion technique. Based on the dynamic deformation control method, the critical value of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corresponding fillers in different soft rock filling areas is determined,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subgrade structure layer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highway codes. The elastic modulus control requirements for soft rock filling areas under dynamic deformation are proposed and the soft rock filler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elastic modulu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subzone optimization of soft rock filling.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新华园置业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3CB0364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317,41472290,41672312)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14-122-007)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资助
【分类号】:U41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丹军;;山西省黄土回弹模量影响因素的试验分析[J];公路;2014年03期
2 刘毅;;湘西公路旧路面顶面回弹模量的确定[J];中外公路;2009年03期
3 张磊;苗强强;陈正汉;黄雪峰;田卿燕;钱尼贵;;含水率变化对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徐艳玲;唐伯明;谢国栋;朱洪洲;;不同含水率下应力级位对粘性土动回弹模量的影响[J];中外公路;2011年06期
5 王海鹏;韩春鹏;;冻融循环作用对石灰改良黏土侧限回弹模量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6 弋晓明;李术才;王松根;刘振清;;非饱和粉土回弹模量的应力依赖性与水敏感性耦合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2期
7 武银君;;降噪表面薄层回弹模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建材世界;2013年02期
8 凌天清;粒料基(垫)层材料回弹模量的足尺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6年S1期
9 覃绮平,夏选朋;邯郸路基土室内回弹模量研究[J];辽宁交通科技;2005年08期
10 李献民;廖祥泰;;贵阳路基土室内回弹模量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跃东;;路基回弹模量现场检测技术研究综述[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韩风;削簿十公分 每公里节约54万[N];中国交通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亚娟;山西省黄土路基回弹模量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卢震;公路工程压实红粘土回弹模量试验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3 程飞;黄土路基加州承载比与回弹模量关系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龙海翔;新疆公路路基湿度状况及其对回弹模量影响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5 于渊卓;瑞赣高速公路特殊土路基回弹模量现场快速检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6 李聪;基于非饱和土理论的路基回弹模量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7年
7 段丹军;路基回弹模量的快速检测[D];长沙理工大学;2004年
8 雷明轩;季节性冰冻地区路基回弹模量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陈文;季节性冰冻区公路路基湿度与模量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2年
10 张娜;填土路基刚性指标及其快速检控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94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94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