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石灰粉煤灰黄土工程性质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4 06:39

  本文选题:路基工程 + 石灰粉煤灰黄土 ; 参考:《中外公路》2017年05期


【摘要】:为了深入研究石灰、粉煤灰黄土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3组配比石灰、粉煤灰黄土击实试验,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干湿循环作用下、冻融循环作用下及不同饱水时间强度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得出:石灰、粉煤灰黄土强度随龄期增长而缓慢增长,180d强度可达到3.5~7.5MPa;28d龄期石灰、粉煤灰黄土经过1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降低率在32%~47%之间,经过10次干湿循环后强度降低率在17%~35%之间,4~6次冻融循环或干湿循环后强度基本趋于稳定;28d龄期石灰、粉煤灰黄土经过4d饱水后强度降低率在15%~24%之间,2d饱水后强度基本上趋于稳定。结果表明:28d龄期以上的石灰、粉煤灰黄土已经完成50%左右的强度增长,且强度较高,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0.05∶0.15∶1和0.05∶0.2∶1配比的石灰、粉煤灰黄土力学指标比较接近,0.05∶0.1∶1配比的石灰、粉煤灰黄土力学指标较差,在工程应用中应优先考虑0.05∶0.15∶1和0.05∶0.2∶1配比。
[Abstract]:In order to deeply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lime and fly ash loess in subgrade engineering, three groups of mixed lime, fly ash loess compaction test, strength test of different ages, dry and wet cycle were carried out. Experiment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 and different saturation time intensity.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strength of lime and fly ash loess increases slowly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strength of fly ash loess can reach 3.57.5MPA / 28d lime, and the strength of fly ash loess decreases by between 32 and 47% after 10 freeze-thaw cycles. After 10 dry and wet cycles, the strength decreases between 17% and 35%, and the strength tends to be stable at 28 d after freeze-thaw cycle or dry and wet cycle. The strength reduction rate of fly ash loess after 4 days saturated with water is between 15% and 24%, and the strength of fly ash loess after 2 days saturation tends to be stab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me and fly ash loess over the age of 28 days have achieved a strength increase of about 50%, and the strength is relatively high. The lime with good water stability and freeze-thaw stability of 0.05: 0.15: 1 and 0.05: 0.2: 1 is the same as the lime with the ratio of 0. 05: 0. 2: 1 and 0. 05: 0. 2: 1, respectively. The soil mechanics index of fly ash is close to that of lime with the ratio of 0.05: 0.1: 1, and that of fly ash is poor. The ratio of 0.05: 0.15: 1 and 0.05: 0.2: 1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472267)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雨,孙青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早强技术的研究[J];开封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王凤喜;石灰粉煤灰稳定土试验常见错误[J];公路;2005年09期

3 屈振仑;王建坡;;石灰粉煤灰稳定土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6年11期

4 赵天伟;;石灰粉煤灰稳定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J];山西建筑;2009年17期

5 王晓跃;张海峰;;关于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生产应用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市政技术;2009年S1期

6 郭艳彬;;低塑性石灰粉煤灰稳定土施工[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年07期

7 周战武;;石灰粉煤灰碎石配合比逐级选择设计法[J];交通标准化;2011年22期

8 王毅;;浅谈石灰粉煤灰和水泥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9期

9 韩芸芳;丁财德;;石灰粉煤灰材料泊松比电测技术[J];华东公路;1982年05期

10 越艳;;石灰粉煤灰稳定再生碎石方法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丽敏;;石灰粉煤灰类材料路面基层施工特性的工程验证[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宋国桥;陈细喜;彭彬;;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的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A];2014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宋抗常;;依靠技术创新提高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水平[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张青松;;论路基工程质量的成因及处理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5 刘义富;;浅论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张玉富;;黑龙江省粘性土路基填料强度评价及改善措施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7 秦海莲;高传贤;;对如何消除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几点建议[A];长治—晋城高速公路总结大会专辑[C];2004年

8 王开保;;公路填挖交界路基病害处治的设计方案[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9 俄广迅;滕建军;郎吉娥;;浅析加强路基稳定的施工工艺[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10 向波;李勇;;汶川大地震震中生命线路基工程保通处治简述[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满益群;路基工程 月底完工[N];张家界日报;2007年

2 记者 屈孝渊 艾蓓;安康大道路基工程完成90%以上[N];安康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芳;确保年底顺利完成路基工程[N];张家界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周和平;路基工程:9月底完工[N];张家界日报;2007年

5 马秋平邋记者 赵晓强 尹一平;确保今年底完成路基工程[N];锦州日报;2007年

6 张晓东邋赵柏洋;150公里通乡油路路基工程通过检测[N];南充日报;2008年

7 马海君 刘凤云;承唐高速公路兴隆连接线路基工程竣工[N];承德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于学峰 许雯雯 缪如芳 记者 燕明;承朝高速公路今年将完成全线路基工程[N];承德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姜峰;坚实而稳固的路基[N];人民铁道;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雷黎丽;确保乐宜高速路基工程年前完工[N];乐山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过震文;细砂路基长期性能及其保障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2 高翔;高速公路新老路基相互作用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张永清;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特性与控制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傅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差异沉降及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翁效林;高速公路拓宽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徐光辉;路基系统形成过程动态监控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黎剑华;条形药包硐室控制爆破仿真研究及其在高等级路基工程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5年

8 杨洋;公路处治土THMC耦合模型及路基变形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9 王建;地震作用下路基工程破坏机理及抗震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智玉;凸石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王莎;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材料级配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3 董福琳;用坚土酶和熟石灰粉煤灰加固土壤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庞京春;二灰碎石的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赵纪中;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强度影响因素及施工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超;石灰粉煤灰类材料施工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7 黄海;低剂量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张玉军;河细砂的改良措施及其在市政道路基层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李雪;高等级公路稳定细粒土基层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10 李嘉鑫;千枚岩工程性质及其路基防排水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95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95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e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