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轴辐式物流网络扩张的枢纽重配置优化

发布时间:2018-04-24 18:15

  本文选题:轴辐式网络 + 选址 ; 参考:《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摘要】:为提高物流运输网络的运作效率,在传统的轴辐式物流网络中进行网络扩张及枢纽重配置优化.在综合考虑轴辐式网络内辐节点与枢纽之间的支线运输费用、枢纽之间的干线运输费用以及枢纽建造费用的基础上,建立轴辐式网络枢纽重配置优化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通过对轴辐式网络扩张进行分析,针对辐节点的增加、减少以及需求量变化三方面。对比基准分配方案与重配置分配方案,决定是否对枢纽进行重配置优化.通过仿真算例的求解,对得到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节点增减和流量变化均会提高运输成本,网络的重配置能够有效减少物流运作成本.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network, the network expansion and hub reconfiguration optimization are carried out in the traditional axle-spoke logistics network. A hybrid integer programming model for reconfiguration optimization of axis-spoke network hub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considering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of branch line between radial node and hub,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of trunk line between hub and the construction cost of hub. By analyzing the expansion of axis-spoke network, this paper aims at the increase, decrease and change of demand of spoke node. Compare the baseline allocation scheme with the reconfiguration scheme, and decide whether to optimize the reconfiguration of the hub. By solving the simulation example, the scheme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and decrease of node and the change of flow will increase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and the re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st of logistics oper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01088,71171129) 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5329810260) 上海市曙光计划(13SG48)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4YZ100)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计划(GK2013023)
【分类号】:F252;U1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熊焱;王静慧;;轴辐式网络快递货运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求解[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2 胡青蜜;胡志华;陶莎;;二级轴辐式零担物流网络设计的资源均衡利用问题[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4期

3 李惠珠;宋海清;孟多;;轴辐式零担运输网络中集送货线路规划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李文博;张永胜;;浙江轴辐式现代物流网络构建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8期

5 翁克瑞;杨超;;顺应潮流的轴辐式物流网络[J];物流技术;2006年07期

6 翁克瑞;;带固定轴线成本的轴辐式网络设计问题[J];运筹学学报;2012年01期

7 崔小燕;李旭宏;毛海军;张永;杨平乐;;无容量约束单分配轴-辐式物流网络设计[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华;;主成分分析法在区域轴-辐式快运网络枢纽节点城市布局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年03期

2 王鑫磊;刘耀彬;;基于交通运输成本的环鄱阳湖区“轴-辐”物流网络构建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7期

3 方晓平;何开先;陈维亚;倪玲霖;;无容量限制的混合轴辐式零担运营网络优化[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4 戴特奇;张玉韩;王姣娥;陶卓霖;;基于优化模型的中国民用运输机场人口覆盖评价[J];地理研究;2014年04期

5 翁克瑞;许自豪;;分段线性凹成本函数下协同运输路线优化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年06期

6 龚梦;祁春节;;水果流通中物流网络布局设计——以江西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11期

7 胡根生;;拉格朗日乘子法在运筹学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8 郁玉兵;熊伟;曹言红;;城市物流质量评价与空间结构优化——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3期

9 黄纯辉;张庆年;徐亚;;基于混合轴辐式的运输网络决策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3年05期

10 郭月凤;郭程轩;杨玉匀;徐颂军;;中国快递服务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华;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的演化机理与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杨晗熠;区域物流系统及轴—辐网络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黄纯辉;食品冷链物流运输服务网络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刘霆;客运专线条件下铁路枢纽物流系统优化[D];中南大学;2012年

5 舒其林;“情景—应对”模式下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资源配置调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王琳;铁路客运网络演化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杨念;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8 李兆磊;物流枢纽系统演化与承载能力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黄爱玲;公交客流加权复杂网络结构及动力学行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10 唐建桥;区域运输结构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四辈;带时间窗的公路快速货运轴辐式网络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杨春;生鲜农产品零售商与物流服务商的协调合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闫虹;CB物流企业集团资源共享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季开青;基于轴辐式网络的应急物资调度问题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沛;轴辐式快速货运网络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范承浩;基于轴辐式理论的中铁快运物流网络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李琳;公路快运企业干线运输网络构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王慧明;公路快速货运轴辐式网络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李丽;沿海内贸集装箱轴辐式航线经济性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付强;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系统分析及其列车开行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晗熠;;枢纽确定单连接轴—辐网络结构在中国民用航空网络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吴旗韬;张虹鸥;陈凤桂;叶玉瑶;;轴辐网络模型及其在交通地理学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3 苗长虹;王海江;;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J];地理研究;2006年02期

4 徐建;曹有挥;孙伟;;基于公路运输成本的长三角轴—辐物流网络的构建[J];地理研究;2009年04期

5 徐国平;宗蓓华;李文顺;;海上集装箱运输中轴辐式航线结构的经济性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6 陆化普;蔚欣欣;卞长志;;OD需求不确定的离散交通网络设计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5期

7 张世翔,霍佳震;基于轴辐式网络模型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物流配送体系规划研究[J];管理学报;2005年S2期

8 金凤花;李全喜;孙磐石;;基于场论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及聚类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07期

9 沈玉芳;王能洲;马仁锋;张婧;刘曙华;;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及演化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4期

10 李利华;符卓;周和平;;区间不确定性需求下的D-LFLP模型及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阳;轴辐式网络理论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97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97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7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