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土-岩”复合地层盾构始发井横通道开挖支护力学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1 02:28

  本文选题:横通道 + CRD工法 ; 参考:《现代隧道技术》2017年03期


【摘要】:结合长春地区特殊的"土-岩"复合地质情况,文章首先通过对横通道施工阶段地表及洞内沉降监测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出CRD工法施工过程中土层的沉降变形规律;然后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分析横通道施工引起支护结构和上覆埋地管线的变形及受力情况,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1~4号导洞开挖对地表沉降贡献较大,占总沉降的74%;(2)掌子面开挖的影响范围约为其前后15 m;(3)初期支护中拱顶及底部仰拱Mises应力较大,且初期支护交接处均出现应力集中;(4)管线中部Mises应力最大,在距离中轴线约10 m的位置出现应力最低点。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special "soil-rock" complex geological situation in Changchun area,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data of the ground surface and the tunnel settlement monitoring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stage of the horizontal passage, and summarizes the settlement deformation law of the soil layer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RD method. Then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MIDAS/GTS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ss of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the overlying pipeline cau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verse passage,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cavation of the No. 1 ~ 4 diversion tunnel of 1 / 10 / 1 / 1 / 1 contributes a great deal to the surface subsidence, accounting for 74 / 2 of the total settlement. The influence range of the excavation of the palm-face is about 15 mm2 / 3) the Mises stress of the arch roof and the bottom invert in the initial support is larger. The Mises stress in the middle of the pipeline is the largest and the lowest point is at the distance of about 10 m from the central axis.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017)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项目国外访学项目(067135300100)
【分类号】:U455.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丙丽;;地铁隧道暗挖施工对既有管线的变形影响规律及其控制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04期

2 高丙丽;任建喜;;盾构始发井施工对周围管线的变形影响规律及其控制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03期

3 吴华君;魏纲;;近距离双线平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土体沉降计算[J];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02期

4 宋建;樊峗峗;霍延鹏;;复杂条件下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地表沉降规律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12年06期

5 王霆;罗富荣;刘维宁;李兴高;;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引起的邻近管线沉降规律研究[J];隧道建设;2011年02期

6 王霆;刘维宁;何海健;;地铁车站施工对邻近管线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赵旭峰;王春苗;孙景林;孔祥利;;盾构近接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分析[J];岩土力学;2007年02期

8 黄俊,张顶立;地铁重叠隧道上覆地层变形的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2期

9 钱源;广州地铁客村联络线岔口段隧道工程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控制[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10 吴波;高波;;地铁区间隧道施工对近邻管线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S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自明;董鑫;王明洋;张清华;马超;;基于ASIFT与RANSAC算法的岩体结构三维重建方法研究[J];隧道建设;2017年07期

2 肖云华;许琦;刘冲平;张熊;郝喜明;魏雨军;;块体稳定性研究综述[J];人民长江;2017年S1期

3 杨勇;张敏思;王述红;王存根;;钓鱼台隧道复杂围岩设计施工过程关键块确定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7年03期

4 彭蓉蓉;;基于三维重构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快速分析及动态反馈[J];隧道建设;2017年05期

5 王存根;王述红;张紫杉;高红岩;;含结构面岩体的岩桥贯通系数修正及其应用[J];工程力学;2017年05期

6 邹佳光;;隧道围岩块体稳定性分析及支护对策[J];铁道建筑;2017年03期

7 胡高建;杨天鸿;胡忠强;于庆磊;赵永;周靖人;;基于Mathews稳定图等方法的多角度采空区群稳定性分析评价[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8 胡高建;杨天鸿;王述红;周靖人;赵永;;结构面切割不同岩性巷道围岩关键块体研究[J];金属矿山;2017年02期

9 高赛红;曹平;汪胜莲;陈瑜;;爆破荷载下巷道关键块体区间的非概率可靠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7年02期

10 王述红;王斐笠;张紫杉;;基于覆盖技术的块体搜索及程序开发[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合理;;地铁隧道穿越既有车站的沉降预测及加固措施[J];现代隧道技术;2013年02期

2 孙统立;李浩;韦良文;;多圆盾构土体位移特征及其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2012年05期

3 朱康宁;;浅埋暗挖隧道下穿次高压燃气管保护方案[J];现代隧道技术;2012年02期

4 石舒;;盾构隧道下穿铁路工程风险及对策[J];现代隧道技术;2012年01期

5 冯超;王U,

本文编号:1827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827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3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