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粘钢加固RC梁非线性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18-05-06 10:15

  本文选题:钢筋混凝土梁 + 承载力 ; 参考:《中国铁道科学》2017年04期


【摘要】:以现有混凝土本构关系、钢材本构关系、钢板与钢筋混凝土(RC)梁之间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为基础,引入割线刚度,根据粘钢加固RC梁截面的平衡条件及钢板与RC梁之间的变形协调条件,推导以钢板拉力表达的粘钢加固RC梁非线性微分方程。通过引入位移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分别给出双集中荷载、均布荷载作用下粘钢加固RC简支梁微分方程的通解,以及以钢板拉力表达的粘钢加固RC梁协调工作系数的表达式。5根不同粘钢量、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跨度试验梁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较好。影响该非线性分析方法准确度的主要因素有粘结滑移刚度、钢板端部锚固状况和荷载作用形式。
[Abstract]:Based on the existing constitutive relation of concrete, steel, and the bond-slip constitutive relation between steel plate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RC) beam, the Secant stiffness is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 of RC beam section strengthened by steel plate and the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 condition between steel plate and RC beam, the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RC beam strengthened by steel plate is derived. By introducing displacement boundary condition and continuity condition, the general solution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RC simply supported beam strengthened by steel bonded steel under the action of double concentrated load and uniform load is given respectively. And the expression of coordinated working coefficient of RC beams strengthened by steel plates expressed by tensile force of steel plates shows tha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different steel adhesives, different concrete strength grades, and different span test beam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two agree well.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uracy of the nonlinear analysis are the bond-slip stiffness, the anchoring condition at the end of the steel plate and the form of load action.
【作者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68035)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资助项目(IRT_15R29)
【分类号】:U445.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高轩能;周期源;陈明华;;粘钢加固RC梁承载性能的理论和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8期

2 沈蒲生;谭宇昂;;钢筋混凝土梁粘钢加固材料最大用量理论与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3 王天稳;王晓光;;钢筋混凝土梁粘钢加固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4 刘祖华,,朱伯龙;粘钢加固混凝土梁的解析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廷滨;赵建昌;张家玮;王作伟;;粘钢加固RC梁非线性分析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2017年04期

2 韩宏昆;;粘贴钢板法在双柱式盖梁抗弯加固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年08期

3 张晨浩;王璐;陈浩;;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GFRP-泡沫夹层结构I型断裂理论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6年12期

4 柏锋;陈晓芳;余新艳;孙凯;;不完全卸载对于粘贴钢板加固桥梁的效果分析[J];交通科技;2016年06期

5 丛晓辉;张云龙;李杰;王静;;旧桥加固方法及其理论的综合阐述[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6 Liu Chunyang;Shi Junji;Hiroshi Kuramoto;Taguchi Takashi;Kamiya Takashi;;Experiment study on RC frame retrofitted by the external structure[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6年03期

7 于天来;姚爽;;钢筋混凝土T梁桥粘钢加固效果分析[J];中外公路;2016年04期

8 彭建新;吴健;唐皇;张建仁;;钢板加固锈蚀RC梁刚度分析[J];中外公路;2016年04期

9 曲福来;孟静;李凤兰;;黏钢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数值分析[J];混凝土;2016年03期

10 韩重庆;徐智敏;许清风;李梦南;陈玲珠;张洋;;钢板加固受火后高强钢筋混凝土连续T形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沈蒲生,谭宇昂;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粘贴加固时加固材料最大用量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2 沈蒲生,谭宇昂;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粘钢利用程度及承载力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鲍安红,殷学纲,吴永;多层粘钢加固砼梁的有限元仿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4 何远宏,涂明华;粘钢加固梁承载力影响因素的试验分析[J];特种结构;2002年02期

5 陈莞尔,滕洪泽;JGN结构胶粘钢加固技术[J];建筑安全;2002年03期

6 许清风,蒋永生,张晋;浅谈梁的粘FRP板加固法[J];工业建筑;2000年02期

7 王天稳,廖理杨;砼构件粘钢加固正截面计算中的若干问题[J];建筑结构;1997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健,王伟东;粘钢加固在施工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03年09期

2 林晓东;;结构粘钢加固的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3 程华安;;粘钢加固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年22期

4 陈世昌;砼构件粘钢加固在某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0年02期

5 雷敏;粘钢加固在增强结构强度中的应用[J];强度与环境;2000年03期

6 赵礼;粘钢加固技术原理及应用[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7 方耀晖,杨瑞青;粘钢加固的新领域[J];矿冶;2001年02期

8 李君前;关于粘钢加固技术在高层建筑转换层加固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2年03期

9 杨南 ,边立群;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实验与研究[J];黑河科技;2002年02期

10 杨曦;粘钢加固技术在工程中的运用和设计[J];建筑技术开发;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东欣;;粘钢加固技术应用实例[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2 牟宏博;徐向东;王总辉;李树明;;粘钢加固梁的设计与施工[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7年

3 鲁显金;杨少辉;李永刚;;粘钢加固方法在混凝土梁、板中的应用[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4 吴佳雄;姜英波;;混凝土结构粘钢加固质量的控制[A];第八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陈新鹏;贾晓夏;;粘钢加固及其应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辉友;赵国选;李正农;杨国平;孟吉复;;房层建筑楼板开孔的受力分析及粘钢加固[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7年

7 程峰;;对粘钢加固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探讨[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伯望;;混凝土结构外部粘钢加固的几个问题[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9 张海涛;傅娟;杨昌盛;李瑞;武建勋;;双向楼板粘钢加固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10 盛海军;;某高层住宅楼梁、柱、板粘钢加固实例[A];工程安全及耐久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晨光;凯华建筑胶开化学法粘钢加固先河[N];中华建筑报;2004年

2 通讯员 汤耀垣;侯发亮10年为国家节款5.8亿元[N];科技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瑛;粘钢加固梁柱试验及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道熠;局部粘钢加固对钢混框架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2 樊萱;基于Perform-3D的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静力弹塑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孟繁杰;钢筋混凝土粘钢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4 刘艳军;粘钢加固框架中节点变形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吴俊;平战功能转换中粘钢加固技术应用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樊玲;粘钢加固梁柱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李鹏;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的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谢永健;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的实验研究及其可靠度分析[D];桂林工学院;2006年

9 董建廷;混凝土框架梁负弯矩区粘钢加固数值模拟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10 李庞;剪力墙开洞粘钢加固的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51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851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f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