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层盾构隧道衬背空洞注浆过程变形规律
本文选题:黄土地层 + 盾构隧道 ; 参考:《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摘要】:为了研究黄土地层盾构隧道衬背空洞注浆过程变形规律,采用渗流-应力耦合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系统分析了西安地铁某区间隧道衬背空洞注浆病害治理过程中隧道结构体系变形规律,并与实测位移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相互印证。实测结果表明,注浆过程中,地表累计沉降值为31mm,累计隆起值为5mm;管片累计横向位移值为45mm,上浮量达55mm,最终导致了管片破损和位移。耦合数值分析表明,地表累计沉降值为41mm,累计隆起值为62mm;管片累计竖向位移值为65mm,累计收敛峰值为47mm。基于渗流-应力耦合改变地下水位的方法计算得到的管片竖向位移和收敛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由于未考虑渗流过程中水流携带泥沙侵蚀空洞的复杂因素,地表沉降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eformation law of cavity grouting on the back of loess shield tunnel, a three dimensional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upled with seepage and stress was used.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deformation law of tunnel structure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treating the cavity grouting disease in the back of a certain section of Xi'an subway tunnel, and contrasts with the measured displacement results and verifies each other. The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rocess of grouting, the accumulative settlement value is 31 mm, the accumulated uplift value is 5 mm, the cumulative transverse displacement value is 45 mm, and the floating amount is 55 mm, which leads to the damage and displacement of the segment. The coupled nume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ccumulated subsidence value is 41 mm, the accumulated uplift value is 62 mm, the cumulative vertical displacement value is 65 mm, and the accumulative convergence peak value is 47 mm.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vertical displacement and convergence of the segments based on the seepage stress coupling method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results. Because the complex factors of sediment erosion voids are not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seepage process,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and convergence of the segments are not considered.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nd subsidence value and the measured value, but the variation trend is basically the sam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陕西省公路桥梁与隧道重点实验室;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兴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城铁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052,50808020)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资助项目(2015KTZDGY01-05-02)
【分类号】:U455.43;U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强;杨成永;李洪泉;李冰;;注浆对开挖卸荷下既有地铁隧道竖向变形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邓雄业;巫锡勇;朱宝龙;;洋碰隧道左线出口端断层带涌水整治技术[J];公路;2009年03期
3 王道良;刘新荣;陈山泉;王建华;;连拱隧道围岩渗透系数对渗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4 乔金丽;张义同;许春彦;;考虑渗流的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秀;朱合华;胡力绳;唐益群;姚雷;侯靖;;抗水压隧道分类及其建设关键技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2 刘强;漆泰岳;;大跨度分岔隧道施工优化与地表沉降控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3 张美静;万力;王芳;王旭升;胡伏生;;隔水边界附近围岩渗透性变化时隧道涌水的渗流模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5期
4 杨超;娄勇;;老寨隧道初支破坏机理及处理措施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9期
5 安永林;彭立敏;;隧道涌水长期记忆特性R/S与DFA法实证[J];地质与勘探;2009年01期
6 王小林;何成滔;肖鹏飞;;浅埋偏压段隧道塌方综合处理技术[J];公路;2011年05期
7 王春清;胡金平;王航;;虹梯关特长隧道水文特征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11期
8 汪彦;曾东洋;吴鸣明;张志君;;杨坞口隧道塌方综合处理措施[J];公路隧道;2010年01期
9 梁俊宁;刘凯;潘峰;仝纪龙;;西部山区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护措施[J];中外公路;2010年05期
10 张永兴;杨超;黄达;高世军;刘小军;娄勇;;山岭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综合评判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黎春林;缪林昌;;盾构高水位下施工开挖面稳定性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2 张宪堂;王洪立;周红敏;卢立标;;FLAC~(3D)在海底隧道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3 李新平;代翼飞;胡静;;某岩溶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涌水量预测的流固耦合分析[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4 孙志杰;申俊敏;马林;;考虑渗流效应的黄土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军;浅变质碎裂围岩蠕变特性研究及其在隧道洞口工程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2 郑波;隧道衬砌水压力荷载的实用化计算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3 王建秀;腐蚀损伤岩体中的水化—水力损伤及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高新强;高水压山岭隧道衬砌水压力分布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安永林;结合邻近结构物变形控制的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刘文剑;基于渗流场—损伤场耦合理论的隧道涌水量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王明斌;有压隧洞结构稳定性力学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黄阜;隧道围岩塌落机理与锚杆支护结构的上限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岳健;浅埋暗挖法修建水下小净距软岩隧道的力学行为和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韩建新;基于应变软化模型的岩体峰后变形特性和隧洞结构稳定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福康;盘区隔离矿柱开采方案数值模拟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李楠;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掘进性能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马亚航;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及其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分析[D];湖南大学;2011年
4 毛邦燕;复杂岩溶介质矿井涌水量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陈新建;黄土隧道工程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分析评价[D];长安大学;2004年
6 尹兴锋;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涌水量预测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张美静;基岩含水层水平井流的若干问题[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袁慧;高水压岩溶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金明;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及变形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傅金阳;富水复合地层浅埋暗挖地铁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郁,李永盛;基坑开挖卸荷引起下卧隧道隆起的计算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2 裴洪军 ,孙树林 ,吴绍明 ,裴红岩 ,苑明文;隧道盾构法施工开挖面稳定性研究方法评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3 杜军;黄宏伟;谢雄耀;;隧道壁后注浆体的探地雷达探测模拟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4 韩月旺;钟小春;虞兴福;;盾构壁后注浆体变形及压力消散特性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5 吴怀娜;胡蒙达;许烨霜;沈水龙;;管片局部渗漏对地铁隧道长期沉降的影响规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6 程展林,吴忠明,徐言勇;砂基中泥浆盾构法隧道施工开挖面稳定性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1年05期
7 韦良文;张庆贺;孙统立;吴敏慧;;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研究进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8 韦良文;吴韬;张庆贺;;大直径盾构隧道出洞段土体稳定性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2期
9 王如路;;上海软土地铁隧道变形影响因素及变形特征分析[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9年01期
10 金淮;吴锋波;马雪梅;张彦斌;;隧道下穿地铁拟换乘车站施工监测与安全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鹏飞;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秦建设;盾构施工开挖面变形与破坏机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杜军;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探测图像识别及沉降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何海健;地铁洞桩法施工对邻近桥桩的影响与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叶飞;软土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机理分析及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梁精华;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材料配比优化及浆体变形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张海涛;盾构同步注浆材料试验及隧道上浮控制技术[D];同济大学;2007年
3 包鹤立;衬砌局部渗漏条件下软土盾构隧道的长期性态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史茂林;;石太客运专线茂林山隧道穿越老黄土地层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2006年10期
2 赵毅;;黄土地层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影响及对策[J];科学之友(B版);2009年05期
3 何川;李讯;江英超;方勇;谭准;;黄土地层盾构隧道施工的掘进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4 朱才辉;李宁;张志强;;西安黄土地层盾构施工诱发地面沉降规律分析与预测[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7期
5 温克兵;;盾构下穿饱和软黄土地层地表沉降分析[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年03期
6 任建喜;王金华;张引合;冯晓光;李庆园;;黄土地层地铁盾构施工地表变形规律预测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1年11期
7 周济民;何川;方勇;谭准;;黄土地层盾构隧道受力监测与荷载作用模式的反演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01期
8 江英超;何川;方勇;周济民;;盾构施工对黄土地层的扰动及管片衬砌受荷特征[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7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俊国;郭娟;魏佳北;;黄土地层修建隧道的技术特点[A];甘肃岩石力学与工程进展——第四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C];1996年
2 何立民;;喷锚支护在黄土地层隧道中的作用[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谭准;黄土地层土压平衡盾构动态施工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李国旗;关中黄土地层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侧摩阻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王永刚;西安市任家坡黄土剖面地层击实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刘武杰;渭南吴田黄土剖面地层击实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贾倩;分层黄土中隧道结构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特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89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88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