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主干道交通拥堵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城市主干道 + 土地利用结构 ; 参考:《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伴随着郑州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快速增多,与日俱增的出行需求已经使市区交通不堪重负,加剧了交通拥堵问题的发生。交通拥堵不仅给公众带来了出行时间浪费与整体运营成本增加,同时给人们日常生活乃至整个城市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交通拥堵率关系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基于线性回归分析了郑州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高峰交通拥堵率的相关性,从土地利用角度上定量的分析不同用地性质给交通带来的拥堵程度:中心城区主干道交叉口高峰期交通拥堵率与商业金融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关系最为密切;中心城区主干道交叉口高峰期交通拥堵率与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高校用地关系比较密切;公共绿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这两种用地性质,可以适当降低高峰期主干道交叉口的交通拥堵率。通过对郑州市中心城区各个主干道拥堵现状的调查分析,从定性角度提出了治理郑州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解决方案:减弱市中心的商业功能,促进市区健康有序发展;医疗卫生用地平均分,高效服务周边市民;居住-办公要合理,减少通勤时间;高校适当郊区化,缓解交通压力;增加各组团内公共绿地,提高人居环境水平;合理布置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加强土地管理。
[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Zhengzhou City, the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 rapidly,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travel has made the urban traffic unbearable, aggravated the problem of traffic congestion. Traffic congestion not only brings the public a waste of travel time and an increase in the overall operating costs, but also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people's daily life and eve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ity.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land use structure and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rate is studied. Based on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 land use structure and urban peak traffic congestion rate i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 us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raffic congestion caused by different land use properties: the peak traffic congestion rate of main road intersection in central urban area and 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land use is the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medical and health land; The peak traffic congestion rate of main road intersection in central urban area is closely related to residential land, administrative office land and university land. The traffic congestion rate at the intersections of main roads during rush hour can be reduced appropriatel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ngestion situation of the main roads in the downtown area of Zhengzhou,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to the traffic congestion in the downtown area of Zhengzhou from the qualitative point of view: weakening the commercial function of the center of the city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area; Average medical and health land distribution, efficient service to the surrounding citizens; living-office should be reasonable, reduce commuting time; appropriate suburbaniz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lleviate traffic pressure; increase the group of public green space, improve the level of human settlements; Rational allocation of municipal utility land, land management.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91.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前进;李笑笑;;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方法研究综述[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刘保奎;冯长春;;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4期
3 陈厚松;涂高坤;;珠江口垦区类型与土地利用结构初探[J];人民珠江;1990年01期
4 耿晓伟;;西安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研究[J];地下水;2012年01期
5 王冰琰;李帆;;洛阳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14年03期
6 鲍艳;陶连金;;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时空变化规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7 花盛;陈健;李达;;基于沿海开发的赣榆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J];江苏科技信息;2013年11期
8 张少春;贾科利;;宁夏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时空变化分析[J];宁夏工程技术;2014年01期
9 陈西蕊;张蓉珍;;历史文化名城土地利用结构熵值时序分析——以韩城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1期
10 杨沛;毛小苓;李天宏;;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需水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金明;;土地利用结构的系统分析与优化设计——以南京市为例[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国土地学会土地利用分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2 万奇灵;;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设计[A];重庆市测绘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2005-2006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8年
3 吴永红;;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模型与方法分析[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爱文;;基于遗传算法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赵云龙;秦向阳;;河北怀来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5年
6 严金明;;简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模型设计[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黄德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关系探讨[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龚建周;刘彦随;夏北成;;经济—生态导向下的广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潜力研究[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9 郭玉田;杨德军;黄自力;;襄樊市区土地利用结构及潜力分析[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10 刘海猛;石培基;王录仓;王祖静;;低碳目标导向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发言人 省政协委员 迟维意;合理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N];友报;2013年
2 张文;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N];西安日报;2008年
3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办公室提供;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秦力勇;发挥审计“免疫”功能优化土地利用结构[N];绵阳日报;2011年
5 特约记者 戴永吉 记者 陈国章 通讯员 黄尚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相适应[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6 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科科长 何启民;提高认识 强化服务[N];菏泽日报;2008年
7 张新民 杨仲义;明确“两规划”修编思路[N];天津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臧立娟;吉林西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颖;经济增长中土地利用结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宇;低碳导向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王海平;湖南省常德市洞庭湖洪涝灾害区土地利用结构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冀云;基于弹性规划的潜江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鹏伟;绥芬河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3 吴晶星;柳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综合评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陈俊;基于蚁群算法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郭玲霞;枣阳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钟佐沉;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孙艳磊;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结构评价及其变化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谭洁;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及其动因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9 杨莉;基于系统动力学和元胞自动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10 周磊;县级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10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10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