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城市非定线旅游客运运力规划方法——以昆明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23 20:20

  本文选题:交通工程 + 旅游客运运力规划 ; 参考:《公路交通科技》2017年11期


【摘要】:非定线旅游客运运力的科学规划,能够通过引导旅游客运车辆规模的合理发展为城市旅游业提供运输保障。针对目前非定线旅游客运运力规划主要依靠经验、缺乏系统定量分析方法的不足,在分析影响运力供给与需求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工作负荷提出了非定线旅游客运运力的规划流程。以旅游客运系统运行效率最优为目标,同时考虑运力弹性空间,建立运力规划模型,并以昆明市为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2016年昆明市非定线旅游客运运力的合适规模为2 132~2 244 veh旅游客车,预计2018年所需运力将达2 380~2 506 veh旅游客车;在最优工作负荷条件下的运力规划方案,2016年前3季度客车工作负荷为75.23%,旅游客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较高,优于现有运力方案;少数月份客车工作负荷超过80%,但弹性参数的设置,较好地解决了旅游旺季及个别突发状况而导致的运力紧张问题,使运力的供给与需求能够长期保持较优匹配。所提出的运力规划方法能够改善传统决策缺乏系统定量分析的缺陷,为城市非定线旅游客运运力规划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The scientific planning of passenger transport capacity of non-fixed line tourism can provide transportation guarantee for urban tourism by guiding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passenger transport vehicle sca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ransport capacity, the current planning of passenger transport capacity of non-fixed line tourism mainly depends on experience and lacks of systematic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workload, the planning process of non-fixed line passenger transport capacity is proposed. Aiming at the optimal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ourist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and considering the elastic space of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the model of capacity planning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the example of Kunming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itable scale of passenger transport capacity of non-fixed route tourism in Kunming in 2016 is 2132n2244 veh, and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required capacity will reach 2380,2506 veh in 2018. Under the optimal working load condition, the passenger train workload in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2016 is 75.23. The overall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the tourist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xisting transport capacity plan, while in a few months the bus workload exceeds 80 percent, but the elastic parameters are set. 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shortage of capacity caused by the peak season of tourism and individual emergencies, and make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capacity match well for a long time. The proposed transport capacity planning method can improve the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decision-making which lacks systematic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cision of urban non-fixed line tourism passenger transport capacity planning.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云南综合交通发展与区域物流管理智库;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63023;41501174)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15FA019) 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YSX201611)
【分类号】:F542.8;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丽敏;对规范道路旅游客运市场的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05年05期

2 杨玲;胡佛如;翟景;苏宝林;纪开平;李清满;粘宝生;彭援军;赵杨;;旅游客运:距离“暖春”有多远?[J];运输经理世界;2006年04期

3 曹道宏;;规划 监管 服务 促进道路旅游客运和谐发展[J];交通企业管理;2007年09期

4 曹道宏;;做大做强道路旅游客运[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8年07期

5 郑满宁;;川内旅游客运市场未现曙光[J];商用汽车新闻;2008年38期

6 程世平;曹道宏;杜世东;;安徽省道路旅游客运发展与对策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李巧义;;遂宁市公路旅游客运发展分析及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李晓菲;;旅游客运受困于成本差距[J];商用汽车新闻;2012年30期

9 杨野;;浅析季节性变化对旅游客运的影响[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年10期

10 李yN艺;吴委哲;郅慧;;我国道路旅游客运发展趋势分析[J];电子测试;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宋昌娟;;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道路旅游客运发展与管理的探讨[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2 何赤诠;;浅谈新型旅游客运的发展[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汽车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李静;;旅游客运驾驶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A];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贵阳市交通运输管理处 徐桂武 陈刚;创新理念促进贵阳旅游客运业发展[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2 史蔓蓉邋实习生 张科;厦门旅游客运市场酝酿新规[N];中国旅游报;2007年

3 张明灿;郑州旅游客运市场亟待整合[N];中国旅游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蔡颖辉;南昌旅游客运亟待驶出困境[N];江西日报;2009年

5 记者 程颖;我市整顿旅游客运市场[N];平顶山日报;2009年

6 记者 陆待君 实习生 王萍;南充旅游客运码头年内将投入使用[N];南充日报;2011年

7 记者 李坤东;我省清剿旅游客运“害群之马”[N];海口晚报;2012年

8 记者 侯小健 特约记者 陈涛 通讯员 邓世贵;我省旅游客运从“乱”到“治”[N];海南日报;2013年

9 记者 张锟;我市出台新规监管旅游客运市场[N];驻马店日报;2014年

10 记者  陈涛;海南建立旅游汽车市场准入机制[N];中国交通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阳梅;高铁—公路旅游客运衔接网络设计模型与算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2 郑海云;道路旅游客运运力预测混合模型构建[D];长安大学;2016年

3 吕超;上海JS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旅游客运营销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26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26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4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