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设计综述

发布时间:2018-05-27 10:05

  本文选题:佛莞城际铁路 + 狮子洋隧道 ; 参考:《隧道建设》2017年02期


【摘要】:在建的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是第2条下穿珠江口狮子洋海域的盾构隧道,具有大直径(13.1 m)、高水压(最大水压0.78MPa)、地质条件复杂(全断面土岩复合地层、穿越3处破碎带和2处水下断层)、独头掘进距离长(长4.9 km)、行车速度高(时速200 km/h)等显著特点。本文以该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工程类比、资料调研、经验总结等方法,通过对工程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的阐述,解决了基岩地层水下盾构隧道合理埋深选择、管片环向错台控制、高水压管片接缝防水、循环荷载下基底软弱地层沉降控制、内部结构同步施工等技术问题,提出了铁路盾构隧道管片双掺钢纤维及聚丙烯纤维以提高耐火性的方法,同时对复合地层(尤其是破碎地层)盾构选型、高水压条件下开舱技术进行了探讨。
[Abstract]:The Lion Ocean Tunnel of the Fuguan-Guancheng Intercity Railway is the second shield tunnel under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It has a large diameter of 13.1 mm, high water pressure (the maximum water pressure is 0.78 MPA / m) and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full-section soil-rock complex formation). Through 3 broken zones and 2 underwater faults, the driving distance is long (4.9 km2) and the driving speed is high (200 km / h).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tunnel project as the background, adopting the methods of engineering analogy, data investigation, experience summary and so on, the selection of reasonable buried depth of underwater shield tunnel in bedrock stratum is solved by expounding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project and the key technology. Technical problems such as annular stagger control of segment, waterproof of high water pressure segment joint, settlement control of weak foundation under cyclic load, synchronous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structure, etc. The method of double mixing steel fiber and polypropylene fiber for railway shield tunnel segment to improve fire resistance is put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the selection of shield machine in composite formation (especially in broken formation) and the opening technology under high water pressure ar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4G004-0)
【分类号】:U45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铁隧道参建的广深港铁路狮子洋隧道全线贯通[J];隧道建设;2011年02期

2 阳芳;;狮子洋隧道明挖敞开结构抗浮设计[J];铁道工程学报;2009年10期

3 彭峰;刘广均;;狮子洋隧道下穿珠江大堤注浆加固技术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0年07期

4 孟春晓;黄涛;彭道平;;基于层次分析法划分狮子洋隧道水文地质单元的研究[J];路基工程;2011年05期

5 时学军;;二等跨河水准测量在狮子洋水下隧道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铁道勘察;2007年05期

6 陈馈;;狮子洋隧道盾构地中对接施工技术[J];建筑机械化;2010年11期

7 刘广钧;;狮子洋隧道过小虎沥水道施工技术[J];大众科技;2011年04期

8 刘广钧;;狮子洋隧道过小虎沥水道施工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2年01期

9 肖明清;姚捷;黄盾;杨光华;;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列车所致环境振动实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10 何聪志;;狮子洋隧道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J];隧道建设;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建林;;狮子洋隧道洞内控制测量设计[A];中铁隧道集团2006年客运专线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曾智勇;;狮子洋水下盾构隧道工程地质勘察[A];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何聪志;;狮子洋隧道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馈;韩亚丽;;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盾构主要结构与对接施工设计方案[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黄希强;;广深港客运专线珠江狮子洋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及盾构选型建议[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谭武;林旭涛;李小溪;;预铺反粘法在狮子洋隧道明挖段中的应用[A];新防水堵漏工程标准宣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洪开荣;杜闯东;王坤;;广深港高速铁路狮子洋水下盾构隧道修建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郑清君;王坤;杜闯东;李彦青;蔡军锋;曲明玉;杨晋军;;铁路客运专线大直径盾构隧道(狮子洋隧道)管片生产技术[A];中国中铁隧道集团2007年水底隧道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江耀明;金普庆到狮子洋隧道检查工作[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2 记者 江耀明 通讯员 杨广臣 王学东 郑建峰;广深港铁路狮子洋隧道全线贯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3 本报通讯员 段宏杰 韩世强;筑路工地:文化气息浓起来[N];工人日报;2009年

4 杨广臣;中铁十二局破解世界级技术难题[N];山西日报;2008年

5 刘胜军;支持推进珠三角交通一体化建设[N];东莞日报;2009年

6 记者 矫阳 通讯员 刘新红;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贯通[N];科技日报;2011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刘新红;依靠科技贯通高铁隧道[N];人民铁道;2011年

8 通讯员 刘新红;狮子洋隧道开始盾构施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刘新红;穿江越洋再弄潮[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10 刘新红;十年磨剑交出的四院答卷[N];人民铁道;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春晓;水下隧道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41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41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0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