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区公共交通线网规划研究
本文选题:城市新区 + 公共交通 ; 参考:《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突飞猛进,与之相关的城市新区发展建设成为了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幕。在新区发展过程中,新区的公交线网规划又是城市发展规划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城市新区与建成城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交通特征不尽相同,导致交通需求预测阶段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在新区公交规划研究中难以满足。同时,新区建设初期交通调查无法实施,数据资料无法获取,传统的“四阶段法”也就难以得到较好的应用。因此,寻找适用于新区的交通预测模型,就显得相当地迫切和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新区的概念,对国内外新区的类型做出归纳和总结,从而引出了文章的研究对象,继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通过分析新区公共交通的发展环境,阐述了新区的空间形态与结构关系、新区发展建设的要求和必要性以及新区的客流特点等,结合新区的发展任务与要求,最终明确了新区的公交发展定位。其次,以独立发展型城市新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城市新区背景下传统交通生成预测方法的不足,以新区土地利用的功能和特性为出发点,强调土地利用在新区公交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交通小区的人口、面积、区位影响系数、土地利用强度等因素对交通生成预测的影响。依据新区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与交通出行需求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提出了各交通小区的发生量与吸引量分担比例模型,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与小区区位影响系数的一套完整的交通生成预测、分布预测模型。并且从道路、节点、枢纽点、起讫点的选择入手,对初始公交线网进行布设,提出以广义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基于乘客、公交企业以及社会三方面利益的公交线路优化模型,最终合理布设新区的公交线网。最后,以兰州新区为例,以点带面,利用本文提出的新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提出了兰州新区规划年的公交线网规划方案,从而验证了新模型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Abstract]:Since the 1980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China has been advancing by leaps and bound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new areas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new district, the bus network planning of the new distric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Due to the hu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ew urban area and the completed urban area and the different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it is difficult to satisfy the various conditions needed in the stage of traffic demand prediction in the study of the new district public transport plan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ffic survey cannot be carried out and the data can not be obtained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district, so it is difficult to apply the traditional "four-stage method". Therefore, it is very urgent and important to find a traffic forecasting model suitable for the new area.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urban new district, summarizes the types of new area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leads to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article, and then determines the research ideas of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public transport in the new distri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tial form and structure of the new area, the requirements and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distric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district's passenger flow, the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task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district. Finally, the loc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transport in the new district is defined. Secondly, taking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new urban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iming at the de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traffic generation forecast metho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urban area, taking the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w area land use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importance of land use in public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of new district is emphasized. On this basis, the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area, location influence coefficient, land use intensity and other factors on traffic generation prediction is considered synthetically. Based on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new district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and use type and the traffic travel deman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odel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amount of occurrence and the amount of attraction of each traffic district. A complete set of traffic generation forecasting and distribution 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land use and district location influence coefficient is established. And starting with the choice of road, node, hub point, starting point, the initial publ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s arranged, and the goal of minimum generalized cost is put forward, which is based on passengers. The public transport line optimization model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 and society benefits, and finally the 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new district bus network. Finally, taking Lanzhou New District as an example, using the new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solve the new problems, the planning scheme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 Lanzhou New area Planning year is proposed, which verifies the correct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new model.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91.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世界公共交通简讯[J];城市公用事业;2002年04期
2 彭利人 ,任福田 ,吴亦军 ,靳超涛;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向2008年奥运会的北京公共交通发展评价分析[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2年06期
3 易智琳;公共交通在国外[J];长江建设;2003年03期
4 贺辛;日内瓦的公共交通[J];交通与运输;2004年06期
5 本刊编辑部;;世界公共交通简讯[J];城市公用事业;2005年05期
6 李庆钢;出租车属于"公共交通"吗?[J];安全与健康;2005年02期
7 汪光焘;;全面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 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J];城市交通;2007年01期
8 王春华;;罗马古城的公共交通[J];交通与运输;2008年01期
9 卢玫;汪晶;;残疾人驾驶汽车、参与公共交通的调查分析[J];中外公路;2009年04期
10 ;第6届公共交通国际联会亚太区大会暨第3届国际公交财务融资会议[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君时;;城市公共交通的现代化[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李鹏程;;论建设北京公共交通文明的几点大思路[A];北京城市规划与交通——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第二次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周慧;;公共事业民营化过程中的公益性与经济性分析——以公共交通为例[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智宏;;对成都市公共交通发展与规划的思考[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尹合远;陈滢;;“公交优先”对汕头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启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6 王马木;韩波;;城市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龙岗公共交通发展对策[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晓光;滕靖;刘向龙;刘好德;;我国城市公共监管信息平台框架体系探讨[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应用[C];2012年
8 吕璞;白玉凤;王磊;;公共交通虚拟共用信息平台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天人;;瑞士公共交通发展现状、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4绿色交通、公交优先与综合交通体系[C];2014年
10 张国华;尹相勇;;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交通投资[N];中国税务报;2005年
2 记者 简工博;选择公共交通,选择美好未来[N];解放日报;2010年
3 记者 吴伟锋;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揭牌[N];湄洲日报;2012年
4 记者 王翠竹;我市实施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提升工程[N];黄山日报;2013年
5 方方;公共交通也可“定制”服务[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6 独立学者、媒体评论员、专栏作家 刘植荣;高效、安全、绿色的公共交通[N];新金融观察;2013年
7 万吉彦;做好公共交通 再来限行限购[N];甘肃日报;2013年
8 驻山东首席记者 王赓 记者 钟霞;山东公共交通行业税费优惠[N];中国交通报;2013年
9 宁新春;拥堵费载不动公共交通许多愁[N];东莞日报;2013年
10 本报实习生 许凡;什么样的公共交通更通畅?[N];中国环境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家中;特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结构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马荣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3 杨露萍;小汽车通勤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李沛霖;抗战前南京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7-1937)[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方平;中国超大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规制与竞争[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庆年;公共交通车辆调度决策系统现代非线性数学方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鹏;基于成都公交IC卡数据的乘客上下车站点推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苏薇;城市公交组合调度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施玉雯;呼和浩特市公交都市建设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李佩东;哈尔滨轨道交通与常规公共交通换乘协调性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王婷婷;公共政策冲突及其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王倩;信息可视化设计在上海市公共交通信息发布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周游;城市租车可移动载体设计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8 齐卓君;武汉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陈晓玲;承德市公共交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10 王成云;基于社区公交运营模式的实证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56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56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