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碾压法快速处置粉土路基的应用研究
本文选题:冲击碾压 + 粉土路基 ; 参考:《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针对黄河冲积平原区粉土路基填料受含水率影响较大、难以晾晒、普通碾压技术难以压实、生产效率低的特点,选择冲击碾压法对路基分层填筑施工。通过调整路基分层填筑厚度和压实遍数进行现场冲击碾压试验,检测路基表面沉降量、峰谷高差、压实度及路基承载力,并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虚铺厚度粉土路基的冲击压实效果。结果表明:表层土体压实度达到或超过93%后,压实度增长曲线出现拐点,继续碾压对提高土体压实效果影响越来越小,较难使层底土体压实度达到96%;路基填料允许的含水率ω范围为ω_(opt)-4%≤ω≤ω_(opt)+4%(ω_(opt)为最佳含水率);推荐的最佳虚铺厚度为0.8m,最适宜冲击碾压遍数为20,最佳碾压速度为10~12km·h~(-1);建议把沉降量和峰谷高差作为检测压实效果的辅助指标。
[Abstract]:In the alluvial plain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silt subgrade filling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moisture content, it is difficult to dry the sun, the ordinary rolling technology is difficult to compact,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low. The impact roller compaction method is selected to fill the subgrade layer filling construction. The ground impact rolling test is carried out by adjusting the thickness of subgrade filling and the number of compacted times, and the settlement of the subgrade surface is detected. The impact compaction effect of 3 kinds of silty soil subgrade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action degree curve appears turning point after the compaction degree of the surface soil is up to 93%, and it i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compaction degree of soil compaction by continuous rolling. 96%, the allowable moisture content of subgrade packing is omega (OPT) -4% less than Omega < omega (OPT) +4% (OPT) as the best water content. The recommended optimum virtual thickness is 0.8m, the optimum impact roller number is 20, the optimum rolling speed is 10~12km h~ (-1), and the settlement and peak valley height difference are suggested as auxiliary indicators for testing compaction effect.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山东大学山东省路基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齐鲁发展集团济南—东营高速公路建设指挥办公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300)
【分类号】:U41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伏腾飞;;冲击碾压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13年14期
2 阿迪力江·吐尔洪;;冲击碾压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13年16期
3 王力峗;;高速公路施工中冲击碾压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筑;2013年18期
4 顿剑峰;;冲击碾压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门窗;2013年09期
5 董腾飞;;高速公路施工中冲击碾压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4年05期
6 ;专家解惑之冲击碾压技术篇[J];中国公路;2005年08期
7 杨世基;武政;陈晓辉;;冲击碾压技术的应用特性[J];交通世界;2006年01期
8 胡敏晖;吴海珊;;冲击碾压技术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中的应用[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樊晨光;;冲击碾压法在砂层地面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9期
10 张文泽;;冲击碾压技术在处治湿性黄土地基上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马卫波;;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冲击碾压施工[A];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杨世基;吴立坚;刘世军;逄宏波;;公路冲击碾压技术的开发应用[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3 杨宇亮;王晓鸿;李军世;;浦东国际机场第三跑道系统的冲击碾压地基处理试验[A];上海空港(第3辑)[C];2006年
4 杨宇亮;杨斐;;机场场道地基冲击碾压处理试验研究[A];上海空港(第2辑)[C];2006年
5 郑建国;;抛石强夯加冲击碾压处理高寒湿地公路软基技术[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谢永亮;王思捷;侯治宁;;机场填筑体冲击碾压加固试验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7 付俊卿;;浅谈路基地基换填和填前碾压[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时华;;浅谈冲击碾压技术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晓鸿;斯碧峰;刘松;苏尔好;;浦东国际机场第三跑道浅层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研究[A];上海空港(第5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特约记者 宋方 闫国有;“山顶机场”喜获“鲁班奖”[N];解放军报;2011年
2 罗杰 本报记者 冀云洁;内蒙古倾“新”打造低碳公路[N];中国交通报;2011年
3 ;踏平坎坷成大道[N];甘肃日报;2002年
4 陈汉忠 张建涛 本报特约记者 伍轶;“创新铁军”托举战鹰腾飞[N];解放军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余耀威;光纤光栅传感器在路基冲击碾压监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2 肖媛媛;浅层地基冲击碾压处置的试验研究及颗粒流模拟[D];同济大学;2007年
3 陈维文;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冰碛砾岩冲击碾压填筑工艺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4 齐辉;强夯与冲击碾压加固黄泛区地基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吴斌;冲击碾压荷载对旧水泥路面下路基的动力响应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6 陈超;冲击碾压在黄泛区地基与路基压实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李刚;基于GIS的冲击碾压施工监控系统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61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6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