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埋特长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风险研究
本文选题:超深埋特长隧道 + 断层破碎带 ; 参考:《铁道建筑》2015年05期
【摘要】:在详细分析断层破碎带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断层特征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断层破碎带的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同时制定各指标的分级标准,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引入工程实例对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说明模糊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是有效的。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stability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in fault fracture zone, the construction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ault fracture zone is establish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the relative weight of each index is calcula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each index is formulated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s carried out. The project example is introduced to evaluate the evaluation. The method is verified, and the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ffective.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201) 中央高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CUGL110215)
【分类号】:U455.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忠,陈伟;公伯峡水电站导流隧道压扭性断裂带特征研究与隧道塌方防治[J];地质与勘探;2002年04期
2 罗利锐;刘志刚;;断层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J];地质力学学报;2009年03期
3 周书明;潘国栋;罗小平;;海底隧道过断层破碎带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J];隧道建设;2010年S1期
4 蒋建平;李晓昭;罗国煜;;岩土优势结构面的储运水效应[J];水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5 孙洋;陈建平;余莉;;基于力学解析法和现场监控量测确定隧道二衬支护时机的应用研究[J];铁道建筑;2013年07期
6 杜炜平,古德生;隧道通过断层区的力学特性与技术对策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0年05期
7 朱小明;刘明;;断层角度对隧道纵向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李晓昭,罗国煜;地下工程突水的富水优势断裂[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年01期
9 李忠;杨杰;;河北省滦平县张家湾隧道断裂破碎带特征与围岩失稳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志全,姜彤,廖德华,张镜剑;三峡工程永久船闸中隔墩岩体稳定性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4年02期
2 陈晓洋;张宏阳;冀东;毛市龙;;重庆某不稳定斜坡变形监测及稳定性分析[J];地质力学学报;2011年04期
3 卢文臣;赵晓豹;郭军辉;;老山隧道的防水重点和薄弱环节及工程对策[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4 崔芳;高永涛;吴顺川;;断层影响下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数值分析[J];公路;2011年09期
5 朱长安;李海清;林国进;高波;;断层破碎带隧道地震反应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公路;2012年04期
6 陈红旗,张松林;工程断裂构造及其公路隧道工程效应[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S2期
7 蒋建平;;在逆断层下盘开挖时距离对隧道围岩的影响研究[J];公路;2013年02期
8 冯兆澍;;基于投影寻踪法的地下水涌水量预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9 刘辉;宋宏伟;唐德康;何永礼;朱小明;;断层间距对隧道纵向稳定性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史秀志;黄刚海;张舒;;复杂条件下露天转地下开采断层对采空区影响研究[J];金属矿山;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芳其;孙建国;;地下工程富水优势特征分析及模糊推理判定研究[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孙军;李晓昭;赵文正;庞建国;余宏;盖英志;;碳酸盐岩山区隧道防治水的重点与工程对策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熊炜;范文;彭建兵;邓龙胜;闫芙蓉;;正断层活动对公路山岭隧道工程影响的数值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士伟;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破坏机理与预警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2 方建勤;地下工程开挖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3 胡戈;综放开采断层活化导水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4 卜万奎;采场底板断层活化及突水力学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王迎超;山岭隧道塌方机制及防灾方法[D];浙江大学;2010年
6 余成华;深圳市断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贾蓬;基于强度折减法的结构面影响下隧道围岩破坏机理数值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万世文;深部大跨度巷道失稳机理与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李达;长大隧道穿越断层区施工力学特征及施工优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刘艳琼;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恭彬;断层采动效应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2 姜昌明;承德市伊茨梁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防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3 刘志军;承压水上采煤断层失稳突水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4 金美海;高速铁路隧道穿越富水大断层施工灾害控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7年
5 卢兴利;断层防水煤柱合理留设的流固耦合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6 江厚祥;隧道通过断层区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D];重庆大学;2008年
7 李鹏;活动断层区公路隧道抗错断结构设计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8 赵枝业;断裂构造区域深井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锚杆支护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9 房江锋;黄土节理抗剪强度和渗透性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士强;登封煤田白坪井田二_1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宏伟,臧小龙;盾构隧道纵向变形性态研究分析[J];地下空间;2002年03期
2 余占奎,黄宏伟,徐凌,李文婷;软土盾构隧道纵向设计综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3 黄宏伟;;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4 曾晓清,,张一弼;系统工程方法在隧道围岩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1995年02期
5 蔡升华,李方柱;裂隙岩体渗流破坏规律研究[J];电力勘测;2000年02期
6 周庆华;;从断裂带内部结构探讨断层封闭性[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6期
7 吴满路,廖椿庭;大茅隧道地应力测量及围岩体稳定性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0年02期
8 吴中海;张永双;胡道功;赵希涛;叶培盛;;西藏错那—沃卡裂谷带中段邛多江地堑晚新生代正断层作用[J];地质力学学报;2007年04期
9 王成虎;张彦山;熊玉珍;孔德虎;;喀什河水电站工程区构造稳定性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8年02期
10 刘志刚,崔洪庆,孙殿卿;断裂多期活动及其研究意义[J];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伯芳;关于混凝土坝基础断层破碎带的处理及施工应力问题的商榷[J];水利水电技术;1964年10期
2 管嵘;牛角坪大桥断层破碎带的综合勘探[J];铁道勘察;2005年05期
3 赵存明;沈斐敏;张燕清;吴存兴;;隧道含水断层破碎带的探测与治理[J];公路工程;2007年06期
4 崔国成;张旭;王秀坤;;浅谈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J];珠江水运;2009年11期
5 王永霞;;变质岩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0年04期
6 孔刚;王会军;牛振华;;熊洞湾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1年02期
7 杨大林;;断层破碎带裹含富水陶瓷土的施工方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年02期
8 陶军;;浅析隧道断层破碎带注浆工艺[J];大众科技;2013年04期
9 张有志;;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11期
10 张优利;刘胜春;梁顺;周朋;杨克文;;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关键技术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税明东;成坚;;断层破碎带综合处治措施的研究[A];铁路长大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军;唐学军;朱小明;王永刚;王增运;;寒区隧道断层破碎带塌方段支护参数及动态化监测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李建民;章之燕;;采用不同工艺通过不同水文单元断层破碎带的实践[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朱卫东;;秀宁隧道出口段穿越断层破碎带的安全施工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潘国栋;周书明;赵晋友;;胶州湾隧道过断层破碎带注浆施工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A];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建设第2届学术研讨会交流报告[C];2011年
6 周书明;潘国栋;罗小平;;海底隧道过断层破碎带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俊;罗永忠;;断层破碎带对宽体公路隧道设计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维武;文桂录;田维金;刘增跃;林振球;;八盘岭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预注浆[A];中国锚固与注浆工程实录选[C];1995年
9 杨重存;;公路隧道断层破碎带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钟世航;孙宏志;李术才;王荣;李树忱;;陆地声纳法探查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断层、破碎带[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喻文杰 赵成新 通讯员 许波;3万多建设者“邵怀”路上建奇功[N];湖南日报;2006年
2 齐中熙 樊曦 于文静;“天路”即将变“坦途”[N];新农村商报;2014年
3 谷文辉 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论加固注浆支护在断层附近的应用[N];贵州政协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江耀明;靠隧道牌为信誉加分[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5 刘志广;隧道断层破碎带控制爆破技术[N];中华建筑报;2007年
6 尹登明;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宜万项目部 科技降服六冒隧道[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7 通讯员 高仕红;穿越“地质博物馆”[N];中华建筑报;2012年
8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一“险”一“奇”看高速[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9 王冰炎;寒暑越四载 安稳穿燕山[N];中国交通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拯;断层破碎带影响下山岭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张毅;梅大高速公路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风险评估[D];长安大学;2012年
3 薛佃立;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震害机理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4 周伟宏;断层破碎带隧道承压水处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5 刘运微;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6 史红然;东辛油田典型断层破碎带定量识别与成因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7 王鲁南;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风险分析及围岩变形规律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陈岩;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扁平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围岩稳定性研究[D];西华大学;2013年
9 张彦龙;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李波;忻保高速公路芦芽山隧道断层破碎带围岩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62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62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