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交叉吊索对施工中悬索桥的静风稳定性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05 11:46

  本文选题:桥梁工程 + 施工阶段 ; 参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为探明超大跨悬索桥在施工过程中的静风稳定性,采用三维非线性分析方法,对主跨3 500 m的超大跨CFRP(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主缆悬索桥进行了施工阶段的静风稳定性分析,研究了3种交叉吊索对施工阶段静风性能和变形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劲梁吊装逐步完成,结构静风稳定性不断降低,加劲梁合龙但尚未刚接阶段的静风稳定性最差;仅安装水平交叉吊索作用不大,竖向交叉吊索和综合交叉吊索可显著提高施工阶段的静风稳定性;加劲梁吊装完成率位于9.8%~60.6%时,安装综合交叉吊索可取得较好的抗风效果,其余施工阶段可只安装竖向交叉吊索.
[Abstract]: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static wind stability of super large span suspension bridge during construction, the static wind stability of large span CFRP 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 main cable suspension bridge with main span 3 500 m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ree dimensional nonlinear analysis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three kinds of cross slings on static wind performance and deformation pattern in construction stage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gradual completion of hoisting of stiffened beams, the static wind st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decreases continuously, and the static wind stability of stiffened beams is the worst when the stiffened beams are closed but not yet connected, and the horizontal cross sling is of little use. The static wind sta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stage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vertical cross slings and synthetic cross slings, and when the lifting completion rate of stiffened beams is between 9.8 and 60.6, the installation of comprehensive cross slings can achieve better wind-resistant effect. Only vertical cross slings can be installed during the rest of the construction phase.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846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WJTU12BR033,2682015CX084)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7ZA0390)
【分类号】:U44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建辉;陈政清;刘光栋;;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非线性静风扭转失稳机理的研究[J];工程力学;2007年S2期

2 张辉;韩艳;田仲初;;大跨度斜拉桥静风稳定性及影响参数分析[J];中外公路;2010年03期

3 李加武;方成;侯利明;汪洁;;大跨径桥梁静风稳定参数的敏感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4年04期

4 许福友;陈艾荣;;苏通大桥静风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09年01期

5 李永乐;欧阳韦;郝超;汪斌;;大跨度悬索桥静风失稳形态及机理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9年06期

6 薛晓锋;胡兆同;李加武;刘健新;;大跨人行悬索桥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4年14期

7 唐清华;曹言坤;;大跨径桥梁的静风稳定性计算[J];桥梁建设;2007年S2期

8 张征文;;基于CFD模拟的大跨度桥梁静风稳定性风偏角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10期

9 张志田;葛耀君;;考虑抖振影响的大跨度桥梁静风稳定性分析[J];工程力学;2006年08期

10 朱爱东;;独塔斜拉桥静风稳定性分析[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罗建辉;陈政清;刘光栋;;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非线性静风扭转失稳机理的研究 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2 张志田;葛耀君;;大跨度悬索桥非线性静风稳定精细化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张志田;葛耀君;;大跨度悬索桥非线性静风稳定全过程分析法[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张文明;葛耀君;;大跨桥梁非线性静风稳定优化迭代计算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小江;斜拉桥风振响应时域分析及静风稳定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雷鸣;山区非均匀风作用下大跨悬索桥的静风稳定分析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孔振亚;钢—混凝土组合梁悬索桥静风响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侯利明;大跨径缆索承重桥静风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于伟;大跨度悬索桥静风稳定性非线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欧阳韦;大跨度桥梁静风失稳形态及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原学明;桥梁典型截面静风系数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81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81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9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