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多跨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的易损性分析
本文选题:地震 + 有限元模型 ; 参考:《东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几十年来,我国地震频发,尤其是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的发生给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和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随着人们安全防患意识的提高,桥梁等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桥梁结构作为交通运输系统中重要的环节,一旦桥梁结构发生破坏,可能造成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瘫痪,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运行以及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展开。因此,对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情况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提出的“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为框架,对地震作用下多跨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的易损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对地震作用下多跨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进行了需求分析。墩柱采用墩顶的最大位移延性比作为需求参数,地震动强度采用地面加速度(PGA)作为分析参数。根据桥梁结构的场地条件对应选取了10条地震波,并采用等步调幅法生成100条地震波的数据,采用SAP2000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并对桥梁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到每一条地震波对应的墩顶最大位移。2.对地震作用下多跨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进行了易损性分析。结合桥梁结构的倒塌破坏准则和结构的地震需求分析了桥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得到对应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结构的破坏概率。3.对地震作用下多跨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的易损性进行了参数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基础上,对桥梁结构的易损性进行参数分析,研究墩柱高度、桩土作用及桩基深度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
[Abstract]:In recent decades, the frequent earthquakes in China, especially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and Wenchuan earthquake, have caused great losses to people's property safety and infrastructur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awareness of safety and preventio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of infrastructure such as bridges. Bridge structure a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once the bridge structure is damaged, it may cause the paralysis of the whole transportation system, seriously affect the normal lif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people and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relief work.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damage of bridge structure under earthquake.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engineering" proposed by the Pacific Seismic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vulnerability of multi-span reinforced concrete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s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 The demand analysis of multi-span reinforced concrete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s carried out.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ductility ratio of the pier top is used as the requirement parameter and the ground acceleration PGA is used as the analysis parameter. According to the site conditions of the bridge structure, 10 seismic waves are selected, and 100 seismic waves are generated by the equal-step amplitude method. The bridg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SAP2000. The nonlinear dynamic time-history analysis of the bridge structure under seismic action is carried out, and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of the pier top corresponding to each seismic wave is obtained. The vulnerability analysis of multi-span reinforced concrete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collapse criterion of bridge structure and the seismic demand of bridge structure,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bridge structure is analyzed, and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of structure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ground motion intensity is obtained. The vulnerability of multi-span reinforced concrete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 under earthquake i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other invariable conditions, the vulnerability of bridge structure is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pier height, pile-soil action and pile foundation depth on the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is studied.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42.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毋剑平,白雪霜,孙建华;不同设计使用年限下地震作用的确定方法[J];工程抗震;2003年02期
2 李剑;陈岱林;;地震作用最大方向的确定[J];建筑科学;2005年06期
3 江德保;顾晓静;;不同设计使用年限下地震作用取值分析与建议[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年04期
4 王宗策;;地震作用力的数学力学计算分析[J];科技风;2008年14期
5 吴鹏飞;曹加良;;地震作用及其确定理论[J];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6 欧进萍,段宇博,刘会仪;结构随机地震作用及其统计参数[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7 李明惠;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考虑扭转影响的计算[J];机械设计;1995年12期
8 杨翠如;国际标准《结构地震作用》简介[J];工程抗震;1995年01期
9 符圣聪,林平,江静贝;重要工程的地震作用取值[J];工程抗震;2003年01期
10 王俭,王伟,王中华;地震作用下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机理分析探讨[J];房材与应用;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成刚;尹之潜;;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地震作用与其它荷载的组合计算[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2 周乾;闫维明;纪金豹;;地震作用下浮放物体摇晃响应仿真分析[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戴秋云;;在地震作用下核电站结构可靠性评价[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4 杨成;高夕良;李力;赵世春;张光辉;李英民;;大型火车站台结构的地震作用下扭转不规则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5 张誉;王卫;;双向地震作用下不规则框架的扭转分析[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6 唐凤乾;赵均;;屋顶塔上微波天线的地震作用计算[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侯杰;;地震作用下砖砌墙体倒塌分析[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8 胡盈辉;庄茁;由小川;;大型储液罐在地震作用下的附加质量法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吴波;欧进萍;;在多次地震作用下结构概率累积损伤初探[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92年
10 蔡新;李益;吴威;叶松;;地震作用下堤防风险分析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朋;双向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混合结构抗震性能及损伤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高霖;地面式钢筋混凝土水池自愈、渗漏试验及地震响应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3 崔丽丽;基于唯象模型的梁式桥地震碰撞分析及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辰昊;单双向地震作用下框架—核心筒结构滞回耗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沙峰;地震作用下车—桥空间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3 王涛;大型落地式钢板仓地震作用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4 管英s,
本文编号:1987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8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