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隧道上覆溶洞防突安全厚度预测系统及工程应用

发布时间:2018-06-12 05:04

  本文选题:隧道工程 + 安全厚度 ; 参考:《公路交通科技》2017年07期


【摘要】:为了研究上覆溶洞与隧道间防突安全厚度,采用FLAC~(3D)建立了一系列上覆溶洞的隧道模型,模型中选择溶洞距离、溶洞大小、溶洞水压、隧道埋深、围岩级别作为工况因素。利用数值分析方法,揭示了不同工况下隧道开挖过程中上覆溶洞与隧道间单元塑性破坏直至贯通现象,并以塑形区贯通时溶洞与隧道间最短直线距离为防突安全厚度。基于不同工况下防突安全厚度数值计算结果,利用回归理论建立防突安全厚度预测模型,并形成一套基于VC++开发平台的防突安全厚度预测软件系统。该软件将理论和数据样本界面化,可实现对理论与繁琐计算的可视化操作。软件系统应用到翻坝高速鸡公岭隧道,结果表明,软件预测安全厚度与实际开挖有较好的吻合,以期为相似隧道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safe thickness of anti-outburst between the overlying cavern and the tunnel, a series of tunnel models of the overlying cavern are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FLACI-3D). In the model, the distance of the cave, the size of the cave, the water pressure of the cave, the depth of the tunnel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level are selected as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By using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the phenomenon of plastic failure until through between overlying cavern and tunnel during tunnel excavation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is revealed, and the shortest straight line distance between cavern and tunnel is regarded as the safe thickness of outburst prevention. Based on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of anti-outburst safety thickness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a prediction model of anti-outburst safety thickness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regression theory, and a software system for predicting anti-outburst safety thicknes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VC development platform. The software interfaces the theory and data sample, which can realize the visual operation of theory and tedious calculation. The software system is applied to the high speed Jigongling tunnel of overturning da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fe thickness predicted by the software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excav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similar tunnel projects.
【作者单位】: 潍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术才;袁永才;李利平;叶志华;张乾青;雷霆;;钻爆施工条件下岩溶隧道掌子面突水机制及最小安全厚度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2 赵延林;张盛国;万文;王卫军;蔡璐;彭青阳;;基于流态转换理论巷道前伏溶洞突水的流固耦合 强度折减法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9期

3 赵延林;曹平;万文;王卫军;张盛国;邹声华;;巷道前伏承压溶洞突水灾变流固耦合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4 周宗青;李术才;李利平;石少帅;宋曙光;王凯;;岩溶隧道突涌水危险性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及其工程应用[J];岩土力学;2013年03期

5 钟世航;孙宏志;李术才;李貅;王荣;;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中岩溶裂隙水及断层、溶洞等隐患的探查、预报[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6 郭佳奇;乔春生;;岩溶隧道掌子面突水机制及岩墙安全厚度研究[J];铁道学报;2012年03期

7 李利平;李术才;陈军;李景龙;许振浩;石少帅;;基于岩溶突涌水风险评价的隧道施工许可机制及其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8 许振浩;李术才;李利平;侯建刚;隋斌;石少帅;;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评估[J];岩土力学;2011年06期

9 葛颜慧;李术才;张庆松;李利平;刘斌;;基于风险评价的岩溶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7期

10 李术才;薛翊国;张庆松;李树忱;李利平;孙克国;葛颜慧;苏茂鑫;钟世航;李貅;;高风险岩溶地区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综合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少帅;深长隧道充填型致灾构造渗透失稳突涌水机理与风险控制及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明;隐伏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及鄂西山区岩溶处治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2 宋建禹;隐伏溶洞与山岭隧道间安全厚度预测及其稳定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保陵;满立新;刘献科;胡学辉;;SH型槽波反射波在“岩—煤—岩”结构中的数据处理系统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7年07期

2 许召辉;陈朋磊;;基于层析成像技术的煤矿槽波地震勘探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7年07期

3 李志强;柳长江;江浩浩;雷霆;;隧道上覆溶洞防突安全厚度预测系统及工程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17年07期

4 李鸿儒;;禾家村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17年07期

5 吴真玮;潘隆武;邓家喜;;地质雷达在岩溶地区公路隧道超前探测中的研究与应用[J];西部交通科技;2017年06期

6 侯东赛;张霄;王磊;;基于综合赋权-TOPSIS法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及应用[J];隧道建设;2017年06期

7 陈紫云;陈敏;代绍述;蓝香源;杨善元;胡聪;;西南某山区高速公路岩溶隧道的涌水灾害危险性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7年02期

8 陈雷;;北岭山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处治及超前地质预报对策研究[J];土工基础;2017年03期

9 贺振宇;郭佳奇;陈帆;檀俊坤;;隧道典型致灾构造及突水模式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7年02期

10 毛正君;杨绍战;朱艳艳;李广平;来弘鹏;李法坤;;基于F-AHP法的隧道突涌水风险等级评价[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袁永才;隧道突涌水前兆信息演化规律与融合预警方法及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7年

2 宋浩然;钻爆法海底隧道突水机理及其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3 周毅;隧道充填型管道构造突涌水机理与预测预警及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锡儒;岩溶与淤泥组合地层中地铁隧道结构的变形特性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2 马群;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及其探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李彦成;岩溶隧道浅埋段施工工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雷霆;隧道上覆溶洞突涌水机理与安全厚度预测及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5 高浩钧;水压充填型溶腔对隧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猛;白峰青;王斌;;受断层影响的水库下采煤可行性分析[J];矿业工程研究;2014年01期

2 赵延林;彭青阳;万文;王卫军;张盛国;;高水压下岩体裂纹扩展的渗流-断裂耦合机制与数值实现[J];岩土力学;2014年02期

3 郑文翔;赵延林;王敏;;单轴压缩条件下预制裂隙类岩石材料实验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4 李敬敬;常聚才;陈阳;;厚松散含水层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相似模拟[J];矿业工程研究;2013年04期

5 李扬帆;盛谦;张勇慧;朱泽奇;陆定杰;;地下洞室开挖扰动区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6 张慧梅;杨更社;;水分及冻融环境下岩石抗拉力学特性[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7 余伟健;杜少华;王卫军;朱永建;;高应力软岩近距离巷道工程的掘进扰动与稳定性[J];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8 高保彬;高佳佳;袁东升;;基于UDEC的大采高覆岩破裂的模拟与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9 李文敏;;承压水上采煤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J];矿业工程研究;2013年02期

10 刘超;张义平;齐飞;王yN;;地面直流电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J];矿业工程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国斌;沪蓉西高速公路乌池坝岩溶隧道涌水成灾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2 杨艳娜;西南山区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利平;高风险岩溶隧道突水灾变演化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刘招伟;圆梁山隧道岩溶突水机理及其防治对策[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邦富;充水溶洞对隧洞施工的影响及岩溶的治理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邱新旺;溶洞与隧道间岩层安全厚度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3 曾文杰;平果铝厂三期排泥库岩溶发育规律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皮小强;溶洞对大跨度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5 杨寅静;岩溶区隧道突水地质灾害的临界预警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易介民;岩溶地区地铁隧道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木群;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及岩溶处治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马文荣;六沾复线铁路Ⅰ标岩溶地质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黄华月;白芷山隧道岩溶段施工力学性态与稳定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10 朱海涛;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与岩溶处治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吕晋军;;基于有限元法的防突远距离控制钻机齿轮部件的优化设计[J];新技术新工艺;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敦文;黄仁东;徐国元;;应用探地雷达探测空区水防突层厚度[A];第四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2 樊胜强;杨俊青;钟新春;刘尚涵;马红茹;;ZRZ-290/260型乳化液液压钻机在防突工作面的应用[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于长富;;二联防突遭敌人袭击[A];老兵话当年(第四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李仁堂;弹出落实“防突”最强音[N];中国煤炭报;2010年

2 金银贵;人文关怀环境催生李明勇班的“土发明”[N];工人日报;2011年

3 记者贺占田 通讯员冯诚 邹咏;铁法能源建成东北首个防突实验室[N];中国煤炭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任二敏 通讯员 王光辉;一堂难忘的防突课[N];经理日报;2009年

5 王爱林;煤海防突尖兵——井多清[N];经理日报;2007年

6 王心怀;芦岭矿煤巷防突实现抽采并进[N];经理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郭建华邋记者 徐洁净;十三矿“安全大课堂”传安全“真经”[N];平顶山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贵周;深埋隧道突水灾害防突岩层变形破坏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2 韩兆明;突出煤层中高压水射流防突机理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08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08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6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