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沉降原因分析
本文选题:青藏铁路 + 桩基沉降 ; 参考:《铁道建筑》2017年01期
【摘要】:青藏铁路K1401+888以桥代路大桥位于唐古拉山主脊的多年冻土区。自青藏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桥址区出现了冰锥病害,且部分桥墩发生持续不均匀沉降,给铁路运营安全带来较大影响。本文介绍了桥梁冰锥和墩台沉降病害的发生、发展和治理过程。通过分析得出产生病害的原因为自然气候环境、地下水的热交换、施工扰动、地层有效应力、地层岩性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建议在多年冻土区内进行工程勘察和设计时加强对冻土区地下水热交换问题的关注,施工和病害治理时尽量减小对冻土的热扰动。
[Abstract]:The bridge of Qinghai-Tibet Railway K1401 888 is located in the permafrost region of the main ridge of Tanggula Mountain. Since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was put into operation, there has been ice cone disease in the bridge site, and some piers have sustained uneven settlement, 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safety of railway oper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process of bridge ice cone and abutment settlement disease. Through the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auses of the disease are the natural climate environment, the heat exchange of groundwater, the construction disturbance, the effective stress of the formation, the lithology of the stratum and so on. It is suggested that in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in permafrost region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heat exchange of groundwater in permafrost regions, and the thermal disturbance of frozen soil should be minimized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disease control.
【作者单位】: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3.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孟进宝;杨永鹏;韩龙武;蔡汉成;;基于模糊理论的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安全性评价[J];铁道建筑;2015年08期
2 尹国安;牛富俊;林战举;罗京;刘明浩;李安原;;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J];冰川冻土;2014年04期
3 周有禄;熊治文;王起才;李建新;;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墩台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4年04期
4 张中琼;吴青柏;;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变化预测[J];冰川冻土;2012年03期
5 胡力学;;青藏铁路唐古拉至安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对策[J];铁道勘察;2007年03期
6 吴少海;青藏铁路格拉段桥涵设计简介[J];铁道标准设计;2004年12期
7 李述训,程国栋,郭东信;气候持续变暖条件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趋势数值模拟[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权董杰;;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沉降原因分析[J];铁道建筑;2017年01期
2 刘广岳;赵林;谢昌卫;庞强强;杜二计;乔永平;;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温年变化深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J];冰川冻土;2016年05期
3 胡达;喻文兵;易鑫;韩风雷;;青藏工程走廊楚玛尔河高平原区路基边界温度特征[J];冰川冻土;2016年05期
4 潘高峰;吴亚平;刘路;王戫;王军;;含盐砂土区铁路路基冻胀分析[J];铁道建筑;2016年09期
5 苏永奇;马巍;吴志坚;马尔曼;;青藏工程走廊多年冻土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特征研究[J];冰川冻土;2016年04期
6 汪双杰;闫晓敏;张驰;孟良;杨坤;;多年冻土区公路路线选择分层目标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6年04期
7 谭立渭;李富学;李振萍;赵军;王辉;;沱沱河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特征及开发利用研究[J];人民黄河;2016年05期
8 张明礼;温智;薛珂;陈良致;李德生;;降水对北麓河地区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影响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4期
9 GUO Bing;ZHOU Yi;ZHU Jinfeng;LIU Wenliang;WANG Futao;WANG Litao;YAN Fuli;WANG Feng;YANG Guang;LUO Wei;JIANG Lin;;Spatial patterns of ecosystem vulnerability changes during 2001 2011 in the three-river source regio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China[J];Journal of Arid Land;2016年01期
10 焦世晖;王凌越;刘耕年;;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变化预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澄海;靳双龙;施红霞;;未来50a中国地区冻土面积分布变化[J];冰川冻土;2014年01期
2 杨振;温智;牛富俊;王大雁;俞祁浩;张明礼;;多年冻土区热融湖研究现状与展望[J];冰川冻土;2013年06期
3 董昶宏;赵相卿;;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3年06期
4 罗京;牛富俊;林战举;鲁嘉濠;;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典型热融湖塘周边多年冻土特征研究[J];冰川冻土;2012年05期
5 张中琼;吴青柏;;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变化预测[J];冰川冻土;2012年03期
6 罗栋梁;金会军;林琳;何瑞霞;杨思忠;常晓丽;;青海高原中、东部多年冻土及寒区环境退化[J];冰川冻土;2012年03期
7 石刚强;李永强;;多年冻土区铁路运营初期路基工程状态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8 俞祁浩;钱进;游艳辉;胡俊;郭磊;;块石路基对流特性实验研究[J];冰川冻土;2012年02期
9 李韧;赵林;丁永建;王银学;杜二计;刘广岳;肖瑶;孙琳婵;刘杨;石伟;;地表能量变化对多年冻土活动层融化过程的影响[J];冰川冻土;2011年06期
10 牛富俊;林战举;鲁嘉濠;刘华;;青藏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变形影响因素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东,梁波,葛建军,曹元平;浅析悬臂式挡土墙在多年冻土区路堑工程中的适应性[J];路基工程;2003年03期
2 孙立平;;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热棒的施工技术[J];冰川冻土;2007年01期
3 葛建军;;气候变暖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影响分析[J];路基工程;2008年03期
4 朱兆荣;李勇;薛春晓;韩龙武;;1976-2010年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降水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2011年04期
5 廖胜明;热棒——多年冻土区路基保护技术[J];铁道知识;2004年02期
6 田亚护,刘建坤,钱征宇,何平;多年冻土区含保温夹层路基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02期
7 答治华,马辉;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修筑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铁道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8 答治华,童长江;建立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的监测体系的必要性[J];铁道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9 马天明;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涵洞基础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3年04期
10 张顺忠,李放阳;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堑的设计与施工[J];铁道建筑;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玉新;;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挡水埝施工技术[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2 曹元平;;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通风管路基[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曹元平;;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通风管路基[A];快速提升铁路建设与装备现代化技术促进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第九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4 贾燕;;柴木铁路多年冻土区沼泽化斜坡路基设计[A];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林战举;牛富俊;许健;;多年冻土区青藏铁路沿线次生冻融灾害及成因初步分析[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成;;青藏铁路冻土工程有关问题的探讨[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胡薇;;高寒多年冻土区耐久性混凝土技术浅析[A];“粤京港沪”四铁道学会第九届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原思成;张鲁新;张学富;赖远明;;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现浇混凝土涵洞基础水化热对路基热状况影响[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程红彬;;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填筑技术探讨[A];锚固与注浆新技术——第二届全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沈宇鹏;许兆义;王连俊;魏庆朝;;多年冻土区站场路基的热水力耦合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贾明 通讯员 冯萍;我省设立多年冻土区公路建养研究观测基地[N];青海日报;2010年
2 王玉;向科学高峰登攀[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3 钱 方 赵志中;青藏铁路穿越世界屋脊[N];大众科技报;2003年
4 记者 郭姜宁;青藏铁路通车,风火山冻土观测站立功[N];科技日报;2006年
5 高峻;铁一院在青藏铁路勘察设计中实现多项创新[N];陕西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熊治文;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墩台变形机理及其整治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2 马立峰;动荷载条件下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杨让宏;运营期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李永强;青藏铁路运营期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状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马辉;片碎石护坡结构维持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的作用机理和适应性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6年
6 王立娜;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列车行驶路基振动反应与累积永久变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王娇月;冻融作用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泥炭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4年
8 郑镝;青藏高原腹地多年冻土区典型地质灾害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开健;地震作用下多年冻土区低缓坡度滑坡发育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现凯;黑河上游多年冻土区温度升高对不同植被类型CO_2通量影响[D];兰州大学;2016年
3 赵晨;多年冻土区宽幅路基温度场规律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王铁权;多年冻土区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结构变形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5 刘飞;渗流条件下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卫竞争;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排水措施试验及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王s,
本文编号:2009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09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