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轮胎与格室加筋路堤性能及承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3 12:27

  本文选题:废旧轮胎 + 土工格室 ; 参考:《岩土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为研究废旧轮胎与土工格室加筋路堤边坡的性能,分别对废旧轮胎、土工格室加筋路堤边坡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并考虑了填料两种不同相对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对素土路堤而言,废旧轮胎和土工格室加筋路堤均能有效地提高承载力,增强其稳定性,减小不均匀沉降。加筋后均有效地增大了附加应力的扩散角,使得附加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并且素土路堤与加筋路堤中轴线上附加应力差值随路堤深度增大而减小。中轴线以外的质点侧向位移随路堤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几种路堤中,废旧轮胎加筋路堤侧向位移最小。加筋效果随相对密度增大而减小,在低相对密度条件下,加筋后承载力能达到素土路堤2倍以上,而在高相对密度下却不足2倍。最后根据土工格室加筋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及对废旧轮胎加筋机理分析,提出了关于废旧轮胎加筋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waste tire and geogrid reinforced embankment slope, laboratory mode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for waste tire and geogrid reinforced embankment slope respectively, and the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relative density of fillers were consider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plain soil embankment, the waste tire and geogrid reinforced embank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earing capacity, enhance its stability and reduce the uneven settlement. After reinforcement, the diffusion angle of additional stress is increased effectivel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dditional stress is more uniform, and the difference of additional stress on the central axis of plain earth embankment and reinforced embankmen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embankment depth.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particles outside the central axis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embankment depth. Among several embankments, the waste tire reinforced embankment has the smallest lateral displacement. The effect of reinforcemen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elative dens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relative density,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reinforced embankment is 2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plain soil embankment, but less than 2 times at high relative densit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reinforced foundation in geogrid chamber and the analysis of reinforcement mechanism of waste tire,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reinforced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of waste tire is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1514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197,51678224)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Z014011)
【分类号】:U416.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莉;张永兴;;基于有限元法的加筋路堤影响因素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2 刘强华;孙远;张国良;;加筋路堤稳定可靠性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邱兆森;;粉煤灰加筋路堤模型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2年05期

4 张颖钧;软土上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J];国外公路;1995年01期

5 朱湘,黄晓明;加筋路堤的室内模拟试验和现场沉降观测[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6 郭万林,任俊明;加筋路堤在汾离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山西交通科技;2005年S1期

7 万智;李志勇;万剑平;刘宝琛;;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与优化设计[J];中南公路工程;2006年02期

8 陈福全;李大勇;;桩承加筋路堤性状的有限元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方建瑞;李志高;;加筋路堤边坡稳定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J];建筑科学;2006年06期

10 柏巍;陈灯红;王乾峰;;加筋路堤边坡的数值模拟分析[J];灾害与防治工程;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晓咏;刘毓氚;;加筋路堤临界高度上限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余闯;刘松玉;潘林有;;桩承式加筋路堤中筋材力学性状分析[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3 时勇;张汉宁;;关于苍梧至郁南公路加筋路堤设计探讨[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庄妍;赵帅龙;刘汉龙;;桩承式加筋路堤中加筋体工作机理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杨晓军;施晓春;温晓贵;龚晓南;;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路堤软基的机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石振明;俞松波;陈建峰;沈明荣;;格栅加筋路堤离心模型试验的模型材料选择[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俞松波;陈建峰;石振明;沈明荣;;软土地基上格栅加筋路堤离心模型试验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物理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喻泽红;加筋路堤变形特性和剪切屈服区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2 徐立新;桩承式加筋路堤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张军;桩承式加筋路堤挂网技术开发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孙玲;黄土地区非对称加筋路堤作用机理及变形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张石磊;H-V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及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子昂;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软件开发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王飞;加筋路堤边坡变形及承载特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3 崔飞龙;废旧轮胎与土工格室加筋路堤边坡性能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4 李永国;刚性桩承式加筋路堤承载与变形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张兴华;加筋路堤下涵洞土压力特性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6 贺军;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桩承式加筋路堤工作性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强;桩承式加筋路堤桩土应力分担工作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尤其;行车荷载作用下桩承式加筋路堤的动力响应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韦永美;桩承式加筋路堤工作性状数值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陈辉;加筋土强度理论及加筋路堤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14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14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1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