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活动断裂区隧道动力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5 07:51

  本文选题:活动断层 + 隧道 ; 参考:《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一些公路、铁路隧道及地下铁道工程都遇到穿越地震活动断裂带问题。隧道通过地震活动性断裂区,结构需有抗震和承受断层活动位错的能力,应能满足大震不塌、震后可修的安全要求。地震作用下结构与断层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地震后断层大尺寸位错结构灾变控方法,都给业界提出了新挑战。抗震、减震的问题成为了如今地下工程的新问题。本论文根据乌鲁木齐地铁安全评价报告,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分析地震活动断层的工程特性,地层与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确定环向减震缝的减震作用及隧道结构环向减震缝参数对衬砌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系统分析,得到了:(1)地震带与活动断层有着成因上的密切联系,活动断层的作用又是产生地震和地震带分布的根本因素。(2)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断层破碎带地震位移高于未破碎地层71%,设置减震缝能够使隧道衬砌上的应力大幅度减小,最大拉应力减小幅度为60.9%,最大压应力减小幅度为68.8%。(3)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断层破碎带地震位移高于未破碎地层76%,衬砌上的最大拉应力减小幅度为65.7%,最大剪应力减小幅度为16.8%,但对衬砌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影响较小。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规律一致,数值上有一定差距。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in China, some highway, railway tunnel and underground railway projects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problem of crossing seismically active fault zones. Through the seismically active fault zone, the structure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resist earthquake and withstand the dislocation of fault activity, which can meet the safety requirements of earthquake failure and repairable after the earthquak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the fault and the catastrophe control method of the large scale dislocation structure of the fault after the earthquake have posed a new challenge to the industry. The problem of earthquake resistance and damping has become a new problem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nowadays. Based on the safety evaluation report of Urumqi metro,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ally active faults and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stratum and tunnel structure by using model tes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annular damping joints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lining is determined. Through systematic analysis, it is obtained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earthquake zone and active fault, and the action of active fault is the basic factor of earthquake and seismic zone distribution. The result of model test shows that, The seismic displacement of fault fracture zon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unbroken stratum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stress on tunnel lining is greatly reduced,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is reduced by 60.9 and the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ss is reduced by 68.8.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the seismic displacement of fault fracture zon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unbroken stratum,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on the lining decreases by 65.7and the maximum shear stress decreases by 16.8m, but the influence on the displacement and acceleration response of the lining is small. The results of model test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are consistent, and there is a certain gap in numerical value.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52.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治国;朱合华;张建军;;火灾对隧道衬砌结构的损害及防范措施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2 姜舜华;隧道衬砌结构的概率有限元分析[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3 王建宇,胡元芳;对岩石隧道衬砌结构防水问题的讨论[J];现代隧道技术;2001年01期

4 赵万强;隧道衬砌结构可靠性设计浅论[J];铁道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5 温树林;元磨高速公路隧道衬砌结构质量检测与控制[J];云南交通科技;2003年01期

6 孙富学;梁本亮;;隧道衬砌结构耐久性寿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7 章元爱;;铁路客运专线新型隧道衬砌结构的模型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2006年06期

8 赵尚毅;郑颖人;宋雅坤;郑宏录;;地下隧道衬砌结构内力计算方法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招国忠;谭忠盛;曾磊;朋改非;;龙头山隧道衬砌结构耐久性试验分析[J];混凝土;2007年09期

10 闫治国;朱合华;;隧道衬砌结构火灾安全及高温力学行为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治国;朱合华;;隧道衬砌结构耐火性能试验方法研究[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华牢;刘学增;李宁;谢东武;;纵向裂缝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评价与加固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陶伟明;;高水位富水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刍议[A];铁路长大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孙兆海;;隧道衬砌结构防火设计探讨[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5 宋玉香;景诗庭;张彦兵;;含有相关随机变量的隧道衬砌结构随机有限元分析[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6 李忠友;刘元雪;刘树林;谭仪忠;葛增超;;火灾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变形理论分析模型[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朱苦竹;庄宁;;滑坡与隧道相互作用实例监测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8 廖少明;侯学渊;彭芳乐;;软土隧道纵向剪切传递效应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鲁亮;欧阳冬;兰学平;;上海长江隧道衬砌结构整环试验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10 王伟民;;火灾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特约记者 赵建平;天定高速公路全线贯通[N];天水日报;2011年

2 徐琳;建立功业于求实创新、攻坚克难之中[N];建筑时报;2011年

3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土木工程科技创新最高奖——詹天佑大奖[N];中国建设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熠;多场耦合条件下高海拔寒区隧道温度场及安全性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滕宏伟;隧道特殊大变形段初支开裂机理及二次衬砌结构可靠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张素磊;隧道衬砌结构健康诊断及技术状况评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孙富学;海底隧道衬砌结构寿命预测理论与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朱苦竹;边坡与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数学二次规划法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6 牛泽林;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黄土隧道衬砌结构安全评价与分析方法[D];长安大学;2012年

7 王建炜;列车-隧道动力耦合系统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皇民;浅埋双洞隧道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晓明;高速公路服役隧道结构可靠性分析与后评估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王戍平;破碎围岩隧道的模拟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亮;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横向变形加固分析与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小雨;隧道结构开裂病因力学正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陈明奎;强震作用下拱顶背后空洞对隧道结构稳定性影响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鲁金铭;新大成隧道基底脱空病害区动力特性分析及注浆加固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郑淳;两江新区过水隧道施工全过程力学行为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熊桂开;地面高层建筑对重庆轨道三号线隧道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7 林家桢;活动断裂区隧道动力响应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8 李文桦;佛岭隧道衬砌结构耐久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玉海;施工期隧道衬砌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胡辉荣;公路隧道衬砌结构耐火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21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21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0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