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不同排水孔失效长度下岩溶隧道衬砌结构受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7 01:51

  本文选题:排水孔失效 + 隧道衬砌 ; 参考:《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年S2期


【摘要】:在西南地区城市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轨道交通隧道经常需穿越高水压富水地层。由于不同的隧道防排水设计理念对富水岩溶隧道衬砌外水压力及对隧址区生态环境和工程造成的影响差别较大,甚至可能导致衬砌结构破坏等问题。在"主动堵水,限量排放"隧道防排水设计理念下,以重庆市某轨道交通线中梁山隧道富水岩溶段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了衬砌背后排水系统畅通性对隧道衬砌塑性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排水孔失效长度的增加,二次衬砌背后的最大孔隙水压力增大,衬砌结构安全系数减小;塑性破坏区主要发生在仰拱区域,且在开挖后短时间内形成超静水孔隙水压力,引起该区段仰拱底部压力增大,可能导致隧道发生底鼓。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rban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Southwest China, rail transit tunnels often need to cross high water pressure water rich strata. Because of different tunnel waterproof design concept, the external water pressure of the lining of the water rich karst tunnel and the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ngineering of the tunnel site are very different, and even may lead to the failure of the lining structure. Under the concept of tunnel anti drainage design, under the concept of tunnel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design, the water rich Karst Section of Liangshan tunnel in a railway traffic line in Chongqing is taken as the project backgrou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mooth flow of the drainage system behind the lining on the plastic zone distribution of tunnel lining is analyzed by the FLAC3D finite difference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ailure length of the drainage ho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ilure length of the drainage hole is increased. In addition, the maximum pore water pressure behind the two lining increases, and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lining structure decreases. The plastic failure area mainly occurs in the inverted arch area, and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of the super still water is formed in a short time after the excavation, which causes the pressure of the bottom arch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tion to increase, which may lead to the floor drums of the tunnel.
【作者单位】: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U45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新强,仇文革,高扬;山岭隧道高水压下衬砌结构三维数值模拟[J];中国铁道科学;2005年02期

2 赵录学;;终南山隧道内轮廓及衬砌结构设计[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9期

3 潘世强;李贻伟;;大跨度傍山棚洞衬砌结构安全性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高盟;高广运;李大勇;;考虑耦合质量影响的均布突加荷载作用下衬砌结构的瞬态响应[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5 张小勇;龚顺风;;隧道内爆炸作用下衬砌结构损伤机理及抗爆性能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3年22期

6 何晓春;一种隧道新型衬砌的施工及体会[J];铁道建筑;2003年04期

7 陈五二;;基于有限单元法的隧道抗水压衬砌结构设计[J];铁道工程学报;2007年07期

8 张孝伟;;浅埋隧道衬砌结构内力与跨度的关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9期

9 杜荣强;韩金生;王海亮;李云峰;;土中爆炸衬砌变埋深应力比较分析[J];混凝土;2010年03期

10 刘海京;郑佳艳;林志;;衬砌存在裂缝的隧道力学模型及机理研究[J];公路隧道;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华;王卫东;周香莲;;饱和土中任意形状衬砌对弹性波的散射[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姚永勤;王明年;;相邻隧道施工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3 欧小强;刘浩;;衬砌刚度对山岭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研究[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勇;徐干成;乔春生;;公路隧道数值模拟分析及衬砌安全性评价[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昊;古银城;李学锋;;断层破碎带水压力分布及衬砌响应规律研究[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徐祯祥;刘月芬;;高地应力地区隧道支护衬砌的受力特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陈坤;;盾构法隧道未封闭衬砌的计算模型初步研究[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周小文;濮家骝;包承纲;;盾构隧道施工中盾尾间隙对衬砌土压力的影响[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郭军;林志;李强;;公路隧道C20衬砌结构火灾损伤测强曲线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明革;;隧道衬砌渗漏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应国刚;衬砌背后空洞对隧道结构体系安全性的影响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舒志乐;隧道衬砌内空洞探地雷达探测正反演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均勇;富水区城市隧道渗流场及衬砌结构内力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郑海乐;黄土地区隧道初期支护衬砌结构形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徐云雷;隧道施工缺陷对营运的风险性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虎;大直径原型三环盾构管片衬砌结构火灾条件下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徐宁;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动力响应与损伤特性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6 丁文礼;公路隧道围岩压力统计规律及衬砌结构可靠性分析[D];烟台大学;2016年

7 蔡爽;公路隧道开裂衬砌的力学模型与承载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8 王知远;南阳山隧道围岩-结构的力学性态及其安全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9 王旭光;承压富水隧道结构承载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及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10 徐亮;公路隧道围岩级别与跨度对衬砌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72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72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e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