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高铁隧道平面控制网横向贯通误差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30 09:38

  本文选题:高铁 + 仿真计算 ; 参考:《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摘要】:构建附合单导线、导线环网、交叉导线网和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等4种常见的高铁隧道洞内仿真平面控制网,利用精度估算的方法计算这4种网型在9种不同隧道长度情况下的横向贯通中误差;基于Box-Muller算法为仿真控制网添加随机误差,利用稀疏矩阵行列压缩技术对附加随机误差的控制网进行快速严密平差计算,从而完成4种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横向贯通误差的仿真计算工作。计算结果表明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的横向摆动相对较小,可以替代传统的洞内导线网;证明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的横向摆动服从正态分布,适当增加测量次数,可提高隧道的横向贯通精度,对确保长大隧道正确贯通具有参考意义。
[Abstract]:Four common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simulation plane control networks are constructed, which include single traverse, traverse loop network, cross traverse network and free measuring station side angle intersection network. The accuracy estimation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transverse traversing error of these four network types under 9 different tunnel lengths, and the random error is added to the simulation control network based on Box-Muller algorithm. The sparse matrix column compression technique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ntrol network with random errors quickly and strictly, so as to complete the simul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horizontal transfixion error of the plane control network in four kinds of tunnel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teral wobble of the intersection network of the free measuring station is relatively small, which can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traverse network in the tunnel, and it is proved that the transverse swinging clothing of the plane control network in the tunnel is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the measuring times are increased appropriately. It can improve the transversal accuracy of the tunnel and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ensuring the correct transfixion of the long tunnel.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WJTU12ZT07) “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经费资助项目
【分类号】:U4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海军;刘成龙;付恒友;杨峰;杨雪峰;;高速铁路轨道基准网平面网构网测量及严密平差方法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2 罗远刚;刘成龙;杨雪峰;何永军;宋韬;;普速铁路新型轨道控制网平面网建网方法及精度探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3 王磊;刘成龙;杨雪峰;陈海军;;高速铁路自由设站3维整体平差计算及精度评定[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年04期

4 罗勇康;卢勇;冉伟;;超长巷道贯通误差分析与处理[J];矿山测量;2011年06期

5 路伯祥,许提多,黄丁发,,熊永良,卓健成,张项铎;GPS在铁路隧道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铁道学报;1995年02期

6 吉江;金梁;黄开枝;;基于人工噪声的MISO保密容量分析[J];通信学报;2012年10期

7 白云贵;杨雪峰;周凌焱;达乾龙;刘成龙;;基于自由测站的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精度探讨[J];铁道勘察;2013年06期

8 刘成龙;杨友涛;徐小左;;高速铁路CPⅢ交会网必要测量精度的仿真计算[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9 刘成龙;金国清;杨雪峰;王长进;徐小左;;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在隧道内平面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建华;辛红芳;刘双双;;GPS在秦岭隧道群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08年01期

2 曾庆伟;陈钢;;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平面观测粗差探测方法研究[J];北京测绘;2011年03期

3 李书亮;刘成龙;倪先桃;徐小左;;高速铁路CPⅢ高程控制网测量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11年01期

4 杨雪峰;刘成龙;罗雁文;;基于自由测站的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法探讨[J];测绘科学;2011年05期

5 王解先;高小兵;侯东亚;徐万鹏;;高速铁路CPⅢ点整体三维严密平差[J];测绘通报;2011年01期

6 郝亚东;李聚方;刘利;;高铁无砟轨道控制网测设和精度控制[J];测绘通报;2011年08期

7 陈克战,瞿国万;丰顺莲花山隧道工程GPS控制测量[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8 范东明,郑晓辉;SA影响下GPS单点定位的精度分析[J];城市勘测;1998年02期

9 黄志伟;刘成龙;王化光;何波;赵梦杰;;高速铁路CPⅢ平面控制网相邻区段搭接方法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10 陈海军;刘成龙;付恒友;杨峰;杨雪峰;;高速铁路轨道基准网平面网构网测量及严密平差方法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文道平;;浅析云南山区引水式电站GPS施工控制网应用技术[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瞿国万;谢远光;林荣有;郑振声;岑敏仪;刘成龙;卓健成;;GPS全球定位技术在虎门大桥施工放样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涛;无线网络的物理层安全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剑飞;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三维检测系统研制及误差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2 张绪丰;CPⅢ平面网外业测量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及其软件的研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杨洪国;地球重力场模型在工程控制网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宋运辉;高速铁路轨道基准网测量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袁恒;轨道基准网测量及数据处理新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李湛;CPⅢ数据采集优化及点位稳定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何永军;既有线有砟轨道测量新方法研究及其软件研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赵刘可;基于跳空加扰的无线保密通信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9 刘璐;MISO空域加扰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10 周飞;高速铁路轨道及底座板检测系统的研制与分析[D];长安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雪峰;龚涛;汪精河;;测量平差中求解协因数的简化算法[J];测绘科学;2009年01期

2 李书亮;刘成龙;倪先桃;徐小左;;高速铁路CPⅢ高程控制网测量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11年01期

3 杨雪峰;刘成龙;罗雁文;;基于自由测站的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法探讨[J];测绘科学;2011年05期

4 张正禄;论隧道施工三角网和边角网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和网的最优化设计[J];测绘学报;1982年03期

5 张正禄,张松林,伍志刚,王卫国,周通,张国良;20~50km超长隧道(洞)横向贯通误差允许值研究[J];测绘学报;2004年01期

6 熊春宝,潘延玲,岳树信;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比较与精度分析[J];城市勘测;1996年04期

7 陈海军;刘成龙;付恒友;杨峰;杨雪峰;;高速铁路轨道基准网平面网构网测量及严密平差方法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8 林泽耿;自由设站法监测基坑水平位移[J];广州建筑;2003年02期

9 何永军;刘成龙;杨雪峰;龚率;;高铁轨道基准网3维构网测量及其平差方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2年01期

10 朱宝训,刘成龙,杨天宇;后方交会方法及其精度评定问题的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友涛;工程三维控制网平差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永清;;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建立[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2期

2 廖建雄;;长距离高速公路平面控制网系统差解决方法的探讨[J];测绘通报;2012年S1期

3 李金锋;;确定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必要精度方法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年05期

4 刘冬初;隧道地表平面控制网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精度影响值的计算和网的最优化设计[J];铁道学报;1993年03期

5 夏开旺;;某大桥GPS平面控制网稳定性研究[J];人民长江;2009年17期

6 李玉祥;张凤珠;;浅谈利用GPS技术建立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5期

7 熊伟;吴迪军;;GAMIT在高精度桥梁平面控制网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2年02期

8 赖启均;张涓;;扩建九江大桥的平面控制网布测方法[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9 王旭;刘绪东;;浅析GPS在建立公路平面控制网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年15期

10 沈明明;杨松林;金立新;;GPS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坐标转换[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廖建雄;;长距离高速公路平面控制网系统差解决方法的探讨[A];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2年



本文编号:2085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85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e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