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波效应下系梁设置对薄壁刚构桥地震响应影响
本文选题:MIDAS/CIVIL + 刚构桥 ; 参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10期
【摘要】:采用大型结构分析程序MIDAS/CIVIL建立某薄壁刚构桥模型,基于桥梁上部结构自重等荷载引起的桥墩内力、墩顶位移等为考虑因素,通过在不同视波速条件下,改变横系梁的道数、尺寸、连接方式,对地震作用下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的行波效应进行了时程分析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横系梁的设置会很明显的改变桥墩的受力情况,视波速越小结构延迟效果越明显,随着波速的增大结构位移、内力是先减小后增大然后趋于平缓.当在桥墩高度的1/2刚接一根尺寸为桥墩的0.55倍横系梁时,会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Abstract]:The model of a thin-walled rigid frame bridge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Midas / CIVIL, a large-scale structural analysis program. Based on the internal forces of piers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top of the pier caused by the load of the superstructure of the bridge, the track number of the transverse beam is chang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apparent wave velocities. The traveling wave effect of seismic response of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subjected to earthquake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in terms of size and connection mo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tting of the transverse beam will obviously change the stress of the bridge pier. The smaller the apparent wave velocity, the more obvious the delay effect of the structure i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wave velocity, the internal force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 slowly.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will be improved when a 0.55 times transverse beam of the pier is connected to the bridge pier 1 / 2 of the height of the bridge pier.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公路养护技术研发中心;
【基金】:国家安监总局项目(05-05-079)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2011048)
【分类号】:U442.55;U448.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湘林;张慎旭;;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Y墩刚构桥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06期
2 邓关彩,王建,崔宁;单跨刚构桥工程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3年02期
3 王玲霞;;刚构桥的构造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12期
4 范佐银;武维宏;舒春生;;门式刚构桥设计[J];山西建筑;2008年20期
5 沈波;;超短边跨V型刚构桥的设计及施工[J];中国市政工程;2009年01期
6 王吉双;;中等跨径门式刚构桥的设计[J];安徽建筑;2009年01期
7 杨凤莲;;斜交刚构桥设计中的斜交弯矩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11期
8 刘勇志;胡成;金晶;朱荣;;Y型墩刚构桥支架拆除时机与合拢顺序[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9 王骅;芦可琪;;安庆晴岚路预应力混凝土门式刚构桥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10期
10 张佐安;;对刚构桥梁施工质量的一些思考[J];西南公路;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文机;漆光荣;陈玉标;;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在福建的发展[A];'9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刚构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黄文机;漆光荣;郑信光;;福建桥梁之花——T型刚构[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3 祝金鹏;高永青;孙西磊;;多跨连续V形刚构桥设计分析[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4 王占飞;庞辉;李帼昌;杨阳;;基于Pushover分析的刚构桥抗震设计方法研究[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5 殷平;王彤;谢旭;;刚构桥梁弹塑性地震响应计算方法比较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集(Ⅱ)[C];2012年
6 饶舒;王克海;叶英华;;大跨径单箱单室刚构桥箱梁的空间有限元分析[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7 王学斌;黄和宾;;海沧大桥西航道桥设计与施工[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8 刘海彬;杜进生;罗小峰;;泾河大桥合拢内力和变形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9 张茜;张伟;刘健新;;行波效应对大跨度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影响[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陆新征;张炎圣;江见鲸;;考虑行波效应大型高架桥梁地震破坏的仿真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行;地震作用下高墩刚构桥动力稳定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范振华;地震作用下超高墩刚构桥倒塌破坏关键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聂鑫;钢—混凝土组合刚构桥关键结构受力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斯;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底板横向受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曲士平;预应力混凝土T形刚构桥静动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金佳敏;基于IDA方法的大跨度深水刚构桥地震损伤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张龙;T型刚构桥悬臂及转体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5 许凡;某T型刚构桥运营期健康状态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冯庆华;T形刚构桥的静动力检测技术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吴鹏;大跨度曲线刚构桥静力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8 刘勇志;Y型墩预应力刚构桥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案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李果;钢—混凝土组合刚构桥静力性能与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10 袁鑫;大跨度刚构桥施工阶段风险分析[D];长安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8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8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