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低能见度环境中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10 10:28

  本文选题:低能见度 + 危险驾驶行为 ; 参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为深入研究低能见度下影响驾驶人发生危险驾驶行为的因素,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自编低能见度环境中危险驾驶行为问卷和驾驶能力问卷,用其对314名驾驶人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建模方法,研究低能见度环境中危险驾驶行为与驾驶能力描述性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能见度环境中,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可分为错误行为和失误行为;性别与错误行为显著相关,且对错误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危险感知能力,其次是低能见度事故,驾龄影响最弱;错误行为正向影响失误行为,且危险感知能力对失误行为有间接影响。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drivers' dangerous driving behavior under low visibility and improve road traffic safety,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on dangerous driving behavior and driving ability in low visibility environment wa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314 drivers.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ethod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 were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ngerous driving behavior and driving capacity descriptive variables in low visibility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angerous driving behavior of drivers in low visibility environment could be divided into wrong behavior and false behavior, and gender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wrong behavior, and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wrong behavior was risk perception ability. The second is the low visibility accident, driving age has the weakest influence; the wrong behavior positively affects the error behavior, and the risk perception ability has the indirect influence on the fault behavior.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578207,51308177,5167821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408085MG137) 道路交通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2016ZDSYSKFKT02-1)
【分类号】:U49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区志中;敖淑珍;张美平;;广州白云机场低能见度的气候特征[J];空中交通管理;2003年05期

2 胡迪;;武汉天河机场低能见度现象的气候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06年03期

3 朱蕾;朱国栋;;乌鲁木齐机场近30年低能见度天气特征分析[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张燕光;;广州白云机场低能见度剖析[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5 何念北;低能见度下相关系统的检测与排故[J];中国民用航空;2005年03期

6 廖正聪;;航空上低能见度探测及影响研究现状[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07期

7 张美平,敖淑珍;广州白云机场低能见度气候特征[J];气象科技;2003年03期

8 陆方甲;;杭州萧山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的统计分析[J];空中交通管理;2008年08期

9 贾东红,栗毅;太原机场低能见度天气预报浅谈[J];山西气象;1999年02期

10 戴念军;杜永聚;陈卫丽;;石家庄机场秋冬季节低能见度预报平台介绍[J];空中交通管理;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建丽;周志刚;王军;;郑州市低能见度的统计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城市气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付桂琴;张迎新;张庆红;张南;;河北省低能见度事件特征分析[A];S18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2年

3 徐虹;沈姣姣;马磊;杨新;;陕西省低能见度事件变化特征和突变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9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C];2013年

4 李青春;张小玲;李林;;北京城市化对雾霾天气条件下低能见度时空分布的影响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6第二届城市气象论坛——灾害·环境·影响·应对[C];2013年

5 邱东晓;;宁波栎社机场低能见度的预报[A];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王强;;杭州萧山机场低能见度特征浅析[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陈静;赵春生;;武清夏季极端低能见度现象的控制因子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1年

8 陈宁;金龙;张忠义;赵成志;;宁沪高速公路低能见度临近模糊递推预报系统[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9 胡迪;;武汉天河机场低能见度现象的气候特征分析[A];2006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暨湖北省第一届防雷论坛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6年

10 黄兴春;张剑;黄伟伟;;溃变理论在低能见度预报中的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通讯员 刘开宇;贵州空管局举行低云、低能见度及飞机积冰研讨会[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王素琴 整理;亚运期间高影响天气解读[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曹颖;雾中点亮一盏灯[N];中国气象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明良;沪宁高速公路低能见度浓雾特征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祁妙;长江三角洲地区低能见度事件的气象条件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倪江波;华北区域性低能见度客观自动识别及预报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李长领;低能见度条件下的交通图像增强技术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6年

4 袁成松;低能见度交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周群;低能见度下主动发光诱导设施设置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6 刘炳杰;环渤海低能见度分析及短期预报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13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113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5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