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高铁大跨度单T刚构加劲钢桁组合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6 13:41
【摘要】: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通过连接件把钢梁和混凝土板连接成整体而共同工作的受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板受压而钢梁受拉,充分发挥钢材与混凝土的材料特性。组合结构的发展为桥梁工程中一些技术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它减轻了结构自重,使得桥梁的跨度变得更大,同时也提升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以及施工的经济效益,是桥梁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我国组合结构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合理的力学性能和优良的技术经济指标使它在我国的应用有着长远的发展前景,随着试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预见组合结构将会继续发展,成为在传统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之后的主要应用于桥梁工程结构形式。本文针对高铁大跨度单T钢构加劲钢桁组合梁,研究其在列车荷载作用下钢混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通过对钢混组合结构的力学研究,计算在各种工况下桥梁的受力特点,为桥梁的设计提供的依据。本课题重点研究的内容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在分析现有钢混组合结构的理论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高铁大跨度单T钢构加劲钢桁组合梁力学分析模型。(2)借助Midas有限元软件,运用力学原理,确定高铁大跨度单T钢构加劲钢桁组合桥梁有限元模型,计算、对比、分析最优组合结构。(3)以新建大同至西安高速铁路晋陕黄河特大桥为实例,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设计研究哪种组合结构能更高效、优质、经济的满足高铁规范。
[Abstract]: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is a kind of bending member which connects steel beam and concrete slab as a whole. Under the action of load, concrete slabs are subjected to compression and steel beams are subjected to tensi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 and concre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posite structure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solving some technical problems in bridge engineering. It reduces the weight of the structure, makes the span of the bridge bigger, and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s the a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construction. It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bridg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The application of combinatorial structures in Chin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nd its reasona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xcellent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es make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have a long-term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with the deepening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and become the main structural form of bridge engineering after the traditional concrete structure and steel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s with long span single T steel truss under train load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By studying the mechanics of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the stres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idge under various working conditions are calculated,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the bridg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thesis and the key problems to be solved are as follows: (1)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existing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A perfect mechanical analysis model of single T stiffened steel truss composite beam with high speed and long span is established. (2) with the help of Mida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d mechanics principle,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single T stiffened steel truss composite bridge with high speed and long span is determined,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structure is analyzed. (3) taking the Jinshan Yellow River super bridge of the new Datong to Xi'an high-speed railway as an example, combining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which kind of composite structure can be more efficient, high quality and economical to meet the high-speed rail code is carried ou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4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六届海峡两岸及香港钢及组合结构技术研讨会[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0年05期

2 ;钢和组合结构国际学术研讨会[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0年06期

3 ;钢和组合结构国际学术研讨会[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1年02期

4 徐恩彤;;计算杆板组合结构的一个平面四点元[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5 宋天霞;秦庆华;;一般壳体组合结构在均布压力下的平衡与稳定[J];工程力学;1986年03期

6 赵振铭;组合结构读入元在桥梁上的应用[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7 杨恢元,丁圣果,郝方;砌体组合结构事故分析的一种高精度计算方法[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孟钢,高小旺,周晓夫,肖伟,王巍,王菁,王金妹;多层组合结构中弯曲变形对砖墙承载能力的影响[J];建筑科学;2000年02期

9 陈瑜,徐福泉;多层组合结构建筑的整体平移旋转技术[J];建筑结构;2001年12期

10 吴嘉蒙,刘见华,金咸定;非标准交接板梁组合结构的有限元建模新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善桐;高伯扬;;组合结构在我国的发展[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2 马云生;杨永德;;空间板架组合结构二阶段设计法[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3 尹泽勇;尹晶;任培正;;组合结构的一类过渡元素[A];土木工程中计算机应用文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1年

4 王石刚;刘利;黄玉盈;钟伟芳;余俊;林金铭;;组合结构优化齿行法[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5 曲淑英;;组合结构的杆系化计算[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6 钟善桐;;近年来组合结构的发展概况[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7 钟善桐;;组合结构在我国发展的新形势[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施养杭;;钢—砼组合结构的研究、发展、应用与前景[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鞠美丽;廖绍华;傅相明;;桩板组合结构的技术特点及应用[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三集)[C];2008年

10 王小盾;陈志华;白晶晶;李珊珊;安琦;;钢木组合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刘泽华;倡导国学少搞“倒贴金”[N];新华日报;2009年

2 记者 赵姝婧 实习记者 赵聪;理想绘制蓝图 匠心构架彩虹[N];新清华;2013年

3 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胡达和 谢志红;钢及其组合结构在人行天桥与城市立交桥中的应用[N];中国冶金报;2004年

4 西安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金乾生;在创新中培育优势[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温航;漫漫四载维权路 德国瑞好终如愿[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2年

6 孙殿臣、隋艳娥 牛秀艳;建筑屋顶待“改革”[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联格;柴油机关键件螺栓连接组合结构非线性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周海兵;索—梁组合结构非线性动力学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王姗;低噪声柴油机组合结构及连接部件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彭伟才;基于混合模型的中频振动声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志翔;钢筋混凝土榫传剪器宏—细观力学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春;钢-混凝土竖向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赵伟伟;新型组合管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4 吕昌明;组合板式复合抗滑结构受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5 康凌峰;Kevlar三维组合结构机织物制备及其抗冲击性能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6 龙亮;高铁大跨度单T刚构加劲钢桁组合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顾晨钰;基于弹炮耦合的底排测试弹结构动态响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黄端权;变梁截面新型RCS组合结构空间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9 王鹏韬;T构—肋拱组合结构施工过程中支架失稳后施工方案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10 刘小刚;复杂型钢组合结构内浇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67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167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b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