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评价指标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8-08-22 12:30
【摘要】:选取多掺量线型、星型SBS改性沥青进行DSR动态剪切时间扫描试验和多应力蠕变回复(MSCR)试验,比较了用于评价沥青高温性能的几种指标:车辙因子G*/sinδ,Shenoy不可恢复柔量1-1/(tanδ·sinδ)/G*以及在0.1,3.2kPa应力水平下10个周期内不可恢复蠕变柔量之平均值Jnr0.1,Jnr3.2的异同点,并对根据车辙试验得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与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SBS掺量较低时,变化改性剂掺量对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着SBS掺量的提高,线型、星型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差异缩小;1-1/(tanδ·sinδ)/G*,Jnr0.1在高温性能评价上均优于车辙因子,而Jnr3.2与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相关性最差.
[Abstract]:The DSR dynamic shear time scanning test and the multi-stress creep recovery (MSCR) test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multi-volume linear and star-shaped SBS modified asphalt.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rutting factor G*/sin 未 and tan 未 sin 未 / G * 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unrecoverable creep compliance Jnr0.1 / Jnr3.2 at the stress level of 0.1 KPA / (tan 未 sin 未) are compar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was analyzed by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content of SBS is low,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tent of modifier on the high temperature properties of modified asphalt is more obvious,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ent of SBS, the linear type, The difference in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star-shaped SBS modified asphalt is reduced by 1-1 / (tan 未 sin 未) / tan 未 / Jnr0.1, which is superior to rutting factor in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Jnr3.2 and dynamic stability of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is the worst.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北冀通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8351)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用于高级公路的高分子改性沥青[J];建材工业信息;2002年10期

2 李飞;周明;;改性沥青设备技术展望[J];工程机械文摘;2003年02期

3 王元荪;用于道路的改性沥青材料[J];橡胶工业;2003年04期

4 李景轩,孟凡军;改性沥青设备的发展与应用[J];建筑机械化;2003年01期

5 张宗辉;道维施改性沥青设备[J];建筑机械;2004年02期

6 方炬洋;改性沥青在漳诏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福建建设科技;2004年04期

7 张哲,何中科;浅谈改性沥青的生产[J];山西交通科技;2005年S1期

8 李玫;;橡胶-聚乙烯改性沥青[J];橡塑资源利用;2005年06期

9 郭强;;改性沥青的应用及推广[J];科学之友(学术版);2006年01期

10 杨元明;赵冰;杨璐;;改性沥青设备的自动控制及其实现[J];中国市政工程;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婉利;俞华信;罗望群;王玲;陈定利;;改性沥青新产品研究开发[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徐希娟;原健安;;化学改性沥青的应用前景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2001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1年

3 郝培文;;改性沥青使用技术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林江;施张兴;金海山;林大根;;浅谈乳化改性沥青发展方向及生产技术关键[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孔宪明;;改性沥青的显微观测[A];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塑性体改性沥青、弹性体改性沥青两项新国标实施[A];全国第十四届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燕文;陈e,

本文编号:2197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197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d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