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高烈度区公路边坡岩体质量评价研究
[Abstract]:The highway in Sichuan Tibetan area is located in high altitude and high intensity area. The slope rock mass along the highway is affected by low temperature freeze-thaw effect and structural fracture. The joints and fractures are developed and the quality of rock mass changes greatly. It is a high occurrence area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Therefore, eight factors, such as structural plane characteristics, rock mass structure, stratigraphic lithology and assemblage characteristics, topographic slope, slope structure, vegetation development degree, freeze-thaw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al fault zone, are selected as the basic index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rock mass quality. Based on thi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rock mass quality of highway slope in high altitude and high intensity area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ethod of "rock mass quality index RQI" is put forward. Combin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ock mass quality of the slope along the highway in Sichuan Tibetan area,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system to the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the slope in Sichuan Tibetan area is analyzed.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ield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good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岩土勘察设计分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72195 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13318800020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项目编号40100-00002346
【分类号】:U41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昌彦,王思敬,沈小克;边坡岩体稳定性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2 胡厚田;赵晓彦;;中国红层边坡岩体结构类型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3 黄敬林;刘保县;;边坡岩体系统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方法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张菊连;沈明荣;;改进的水电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2期
5 张菊连;沈明荣;;水电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系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6 张菊连;;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科学;2012年S1期
7 周全华;;基于概率统计的可拓学分析方法在边坡岩体质量分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06期
8 丁秀丽,徐平,夏熙伦;三峡船闸高边坡岩体开挖卸荷变形及流变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5年04期
9 汪益敏;边坡岩体稳定质量的模糊评价[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何满潮,姚爱军,鹿粗,武雄,姜衍祥,王旭春,张晗;边坡岩体水力学作用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汉东;王思敬;;边坡岩体表面及其内部位移相关性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2 徐嘉谟;;露天开挖条件下边坡岩体的移动和变形[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3 李攀峰;崔长武;张绍成;;西南某水电站施工期的边坡岩体分类[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徐平;;高边坡岩体长期变形有限元分析[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5 沈世荣;;浅谈尖山矿区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特征[A];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首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6 黄飘;谢晓锋;李廷;;边坡岩体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综述[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贾林刚;;边坡岩体变形机理分析[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2005年
8 练继建;李张明;;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陡高边坡岩体力学性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9 程强;;红层软岩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何满潮;邹正盛;;开采条件下断裂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A];岩土工程论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潘志龙;矿山绿色开采中边坡的设定与控制(下)[N];中国花卉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洪海春;边坡岩体锚固性能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河海大学;2007年
2 卢海峰;巴东组软岩边坡岩体工程特性及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少辉;尖山磷矿爆破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培涛;露天转地下衔接过程中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D];东北大学;2011年
3 温勇;AMD蚀化边坡岩体细观力学效应及机理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谢怀前;糯扎渡水电站尾水出口边坡岩体结构特性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5 张凤;观音岩水电站左岸坝后高边坡岩体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04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20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