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砂土液化分析方法对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1 09:56
【摘要】:为了研究液化场地下桩-土共同作用对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McGann指数衰减函数,提出了修正p-y曲线法模拟砂土液化效应。以某三跨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对比研究了墩底固结法、土弹簧法、m法以及修正p-y曲线法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并对液化层厚度和埋深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表明:墩底固结法和土弹簧法大大高估了液化场地下桩基的刚度,导致桥梁内力响应偏大;采用修正p-y曲线法得到的桥梁内力响应最小,但主梁位移却远大于其余三种方法,说明砂土液化对桥梁最不利的影响在于过大的位移;随着液化层厚度的增大,桥梁内力响应先下降后趋于稳定;液化层埋深的变化对桥梁内力响应的影响较小;m法得到的桩顶附近内力远大于p-y曲线法,而在桩身中部则明显低于p-y曲线法,因此按照m法进行桩身配筋时可能导致桩顶偏保守,桩身中部偏不安全。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underground pile-soil interaction in liquefaction field on seismic response of continuous beam bridges, a modified p-y curve method wa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liquefaction effect of sand and soil based on the McGann exponential attenuation function. Taking a three-span continuous beam bridge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he effects of consolidation method of pier bottom, soil spring method, m method and modified p-y curve method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bridge are comparatively studied, 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liquefaction layer thickness and buried depth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iffness of underground pile foundation in liquefaction field is greatly overestimated by consolidation method of pier bottom and soil spring method, and the response of bridge internal force is larger, and the response of bridge internal force obtained by modified p-y curve method is the smallest. However,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main beam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other three methods, indicating that the most adverse effect of sand liquefaction on the bridge is the excessive displacement,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liquefaction layer, the internal force response of the bridge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tends to be stable. The variation of buried depth of liquefaction layer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internal force response of bridge, and the internal force near the pile top obtained by m method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by p-y curve method, but it is obviously lower in the middle of pile body than that by p-y curve method. Therefore, the reinforcement of pile body according to m method may lead to conservative top of pile and unsafe middle part of pile body.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项目(cstc2015jcyjA 30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1408089)
【分类号】:U442.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晓伟;叶爱君;罗富元;;液化场地桩柱式基础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敏感性分析[J];工程力学;2016年08期

2 祝兵;王冲冲;王晶;;不同桩基模拟方法对液化场地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04期

3 王睿;张建民;;可液化地基中单桩基础的三维数值分析方法及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11期

4 唐亮;凌贤长;徐鹏举;苏雷;张效禹;张勇强;;液化场地桩-土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5 孔德森;李纯洁;凌贤长;门燕青;;液化场地群桩 土 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6 唐亮;凌贤长;徐鹏举;高霞;;可液化场地高承台群桩-土-桥梁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0年04期

7 李雨润;袁晓铭;梁艳;;桩-液化土相互作用p-y曲线修正计算方法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8 凌贤长,王丽霞,王东升,王志强,王臣;非自由液化场地地基动力性能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钟雄;徐略勤;李建中;谭帮奇;;砂土液化分析方法对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对比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7年03期

2 李微哲;娄平;;m法下的双曲线型p-y曲线[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7年02期

3 王海;王永志;刘荟达;寇宇平;袁晓铭;孙锐;;伺服电机驱动振动台研制及系统性能评价[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4 杨骁;方晓雯;汪德江;;SH波作用下液化土中桩-土-上部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J];工程力学;2017年01期

5 唐浩;石秀峰;唐亮;蔡德钩;凌贤长;王东洋;;液化场地桥梁群桩-土耦合体系强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6年06期

6 江开渡;钱德玲;戴启权;;基于FLAC~(3D)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10期

7 王晓伟;叶爱君;罗富元;;液化场地桩柱式基础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敏感性分析[J];工程力学;2016年08期

8 祝兵;王冲冲;王晶;;不同桩基模拟方法对液化场地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04期

9 张泽涵;钱德玲;戴启权;蒋玉敏;杨远威;钱礼平;;液化地基上超高层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6年07期

10 王晓伟;李闯;叶爱君;商宇;;可液化河谷场地简支梁桥的地震反应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Tang Liang;Baydaa Hussain Maula;Ling Xianzhang;Su Lei;;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shake-table experiment for dynamic soil-pile-structure interaction in liquefi able soil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4年01期

2 唐亮;凌贤长;苏雷;刘春辉;张效禹;李青华;;液化场地桥梁群桩基动力反应三维有限元模拟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3 何剑平;陈卫忠;;桩-土复合地基抗液化数值试验分析[J];工程力学;2012年11期

4 唐亮;凌贤长;徐鹏举;苏雷;张效禹;张勇强;;液化场地桩-土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5 王睿;张建民;张嘎;;液化地基侧向流动引起的桩基础破坏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S1期

6 刘健新;;汶川地震桥梁破坏及中外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比[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0年11期

7 凌贤长;唐亮;;液化场地桩基侧向响应分析中p-y曲线模型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10年03期

8 刘健新;赵国辉;;“5·12”汶川地震典型桥梁震害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9 李雨润;袁晓铭;梁艳;;桩-液化土相互作用p-y曲线修正计算方法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10 宋锋;王元清;石永久;;钢结构跃层加层的地震反应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辜明清,傅兵;砂土液化的评价问题[J];四川水力发电;2005年04期

2 张鲲鹏;;建筑施工中砂土液化的影响因素、危害及处理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1期

3 陈国兴;李方明;;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的砂土液化概率判别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4 金萍;师旭超;;砂土液化防治综述[J];铜业工程;2006年02期

5 陈育民;周云东;;基于流体力学方法的砂土液化后研究进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6 赵旭荣;;砂土液化机理及其判别方法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年09期

7 李琨;;基于可拓学理论的砂土液化势综合评价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14期

8 刘海忠;王萌;;砂土液化等级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J];科技资讯;2009年29期

9 吕菲;;砂土液化机理及判别方法分析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08期

10 芦迪;陈德明;;砂土液化的防治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闻韶;;砂土液化问题研究[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李标;黄强;席文熙;慎乃齐;;砂土液化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判别法[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任艳荣;;砂土液化与管土相互作用[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4 张业民;刘义贤;魏宝善;;地基砂土液化的模糊概率及应用[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5 谢君斐;;砂土液化研究与实践的近况[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6 刘汉龙;陈育民;;砂土液化后流动特性分析[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沈珠江;;一个计算砂土液化变形的等价粘弹性模式[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3年

8 田景元;;基于动三轴试验数据的砂土液化有限元分析[A];首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刘洋;;基于离散元模拟的砂土液化微细观机理分析[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10 周云东;刘汉龙;丁晓峰;杨寿松;;砂土地震液化后大变形机理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于艺林;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各向异性砂土本构规律与数学模型[D];清华大学;2010年

2 迟明杰;砂土的剪胀性及本构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王富强;自然排水条件下砂土液化变形规律与本构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4 王庶懋;砂土与EPS颗粒混合的轻质土(LSES)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娜;粒径与级配对海岸砂土液化影响的动三轴试验[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孙文博;化学法降低饱和度处理可液化地基室内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 赵磊;中密实砂土的三剪统一剪胀性本构模型及ABAQUS的二次开发[D];南昌大学;2016年

4 刘奇;强震下砂土液化对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5 戴志广;基于振动台试验开展砂土液化的机理与判别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7年

6 管向阳;循环荷载作用下海床含气砂土的液化特性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

7 陈荣淋;基于可拓学和支持向量机理论的砂土液化势综合评价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8 李声立;颗粒级配对砂土静态液化行为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蔡红超;基于中心点法的砂土液化判别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晓广;高频机械振动下的砂土液化特性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63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263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d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