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长江张家港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建立与运行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4 17:50
【摘要】:张家港港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建有我国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是全国木材、钢铁、粮油、液体化工品等的重要集散地,是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港内的事故应急及污染消除主要依靠防污作业单位、码头等社会化的力量,一旦遇到较大规模的船舶溢油事故,防污应急力量将明显不足,有可能给地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并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张家港船舶溢油应急设备的建立与运行研究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张家港港口特点,对张家港港口污染源进行了归纳,对国内外溢油应急设备库管理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总结。结合国内外溢油应急库的建设的先进经验,对张家港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几种管理和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辖区实情,对张家港海事局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运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方案。
[Abstract]:Zhangjiagang Port is located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is the only inland port bonded area in 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distribution center for timber, steel, grain and oil, liquid chemicals and so on.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gateway for the opening up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accident emergency and pollution elimination in the port mainly depend on the socialized forces of antifouling operation units, wharfs, and other socialized forces. Once a large scale oil spill accident is encountered by ships, the anti-pollution emergency force will be obviously insufficient. It is possible to cause great losses to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ring serious social impact.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oil spill emergency equipment for Zhangjiagang ship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angjiagang port, the pollution sources of Zhangjiagang port are summarized,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il spill emergency equipment warehouse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is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construction of oil spill emergency depot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Zhangjiagang oil spill emergency equipment storehouse i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veral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od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plans for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ship oil spill emergency equipment depot of Zhangjiagang Marine Bureau.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69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武;共同守护这片蔚蓝——浅谈台湾海峡水域溢油应急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上)[J];中国水运;2000年08期

2 蒋兰生;珠海港溢油应急项目正式通过中加联合验收[J];交通环保;2000年04期

3 ;海峡两岸举办溢油应急计划研讨会[J];中国航海;2002年02期

4 马祖毅;关于完善港口溢油应急功能的几点思考[J];交通环保;2002年06期

5 郭文智;构筑茂名溢油应急体系 编制码头溢油应急计划[J];珠江水运;2002年10期

6 ;海峡两岸举办溢油应急计划研讨会[J];航海技术;2002年04期

7 宋守奎;溢油应急培训现状与思考[J];世界海运;2003年05期

8 于祥云;;加强日照辖区溢油应急工作[J];中国水运;2006年04期

9 苗世成;;秦皇岛港公安局消防支队圆满完成2007渤海溢油应急演习任务[J];水上消防;2007年04期

10 王立坤;;船舶溢油应急处置关键组织与联系的识别[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祖毅;;关于完善港口溢油应急功能的几点思考[A];船舶防污染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鹏;;浅析长江口海域溢油应急设备库规划[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耿红;陈轩;邱春霞;;澜沧江—湄公河中、老、缅、泰四国船舶溢油应急协作的研究[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晓峰;乔冰;刘春玲;;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初步设计要点研究[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高清军;毛天宇;;港口溢油应急设备的科学配置[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付培南;;《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研究、编制与实施概况[A];2000‘船舶防污染法规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谭永烈;;深粤港澳珠江口水域溢油应急合作概观[A];海峡两岸“海上溢油应急计划暨集装箱运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胡江山;林孝鸿;;海峡两岸溢油应急合作的意义与设想[A];海峡两岸“海上溢油应急计划暨集装箱运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谭永烈;;深粤港澳珠江口水域溢油应急合作概观[A];海峡两岸“海上溢油应急计划暨集装箱运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胡江山;林孝鸿;;海峡两岸溢油应急合作的意义与设想[A];海峡两岸“海上溢油应急计划暨集装箱运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兆康邋安伟;我国海洋溢油应急响应现状不容乐观[N];中国海洋报;2007年

2 通讯员 王勇 戴凌;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奠基[N];中国水运报;2010年

3 特约记者 姚耀富;南京构筑船舶溢油应急保障[N];中国化工报;2012年

4 记者 石玉平;第二届溢油应急国际研讨会召开[N];中国船舶报;2012年

5 记者 孙英利;海上重大溢油应急处置演习钦州举行[N];中国交通报;2013年

6 记者 汪涛;我近海溢油应急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海洋报;2014年

7 袁柱瀚;山东社会力量参与溢油应急[N];中国交通报;2005年

8 ;《秦皇岛海域船舶溢油应急计划》出台[N];中国水运报;2003年

9 烟海;137名企业人士提升溢油应急现场指挥技能[N];中国水运报;2004年

10 钟言;中海油订造溢油应急清污船[N];中国船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文全;基于GIS的海上石油平台溢油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结构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王平;区域大型船舶溢油应急设备优化配置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2 吴彤;基于FAHP-FTOPSIS的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方案筛选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邵扬;长江张家港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建立与运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陆梦;海上溢油应急选址与应急物资调运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5 周俊;钦州港溢油应急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苏庆威;海南西部海域船舶溢油应急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7 张晓雷;上海水域溢油应急能力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8 赵文朋;船舶溢油应急决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9 余小凤;海洋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方法[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10 陈维皓;海上溢油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71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271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3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