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系泊系统耦合动力分析不同解法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5 06:40
【摘要】:Newmark-β迭代法和Adams-Moulton法是系泊系统耦合动力分析中广泛使用的两种求解方法.文中运用这两种方法对系泊线进行动力分析,在验证了算法可靠性基础上,分析了两种方法在计算稳定性和效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对系泊系统这两种算法拥有相似的计算精度,其中Newmark-β迭代法能适应较大的时间步长,稳定性更好;而Adams-Moulton法的计算效率随时间步长的增大提高很快,但增大步长Newmark-β迭代法的计算效率影响不大.
[Abstract]:Newmark- 尾 iterative method and Adams-Moulton method are widely used in coupled dynamic analysis of mooring systems. In this paper,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mooring lines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se two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verify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algorithm,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in terms of computational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algorithms have similar calculation accuracy, and the Newmark- 尾 iteration method can adapt to the larger time step and the stability is better, while the Adams-Moulton method can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ime step. However,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Newmark- 尾 iterative method with increasing step size is not significant.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9040)
【分类号】:U653.2;U674.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鸿晶;王通;廖旭;;关于Newmark-β法机理的一种解释[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2期

2 窦培林;朱建;陈刚;施兴华;袁洪涛;;风浪流成长全过程单点系泊FPSO运动低频响应极值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勇;肖能齐;;基于MATLAB的轴系扭振仿真研究[J];江苏船舶;2011年04期

2 Zhengqiang Xu;Shan Huang;;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Mooring Line Damping and the Drag Coefficients of Studless Chain Links[J];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2014年01期

3 王筱珍;刘璨;吴洪亮;;基于Zigbee和GPRS技术的深水网箱系缆力远程监测系统设计[J];渔业现代化;2015年01期

4 许颖;王鹏;;汽车碰撞波形梁半刚性护栏的简化计算[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2年04期

5 赵琪;尹韶平;王中;郭君;;基于Newmark-β法的鱼雷推进轴系动力响应分析[J];船海工程;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岩;王晋;胡志强;;新型钻采储外输一体Spar平台水动力性能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F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文华;浮式液化天然气装备(FLNG)水动力性能的数值分析及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马哲;极端波浪作用下深水半潜式平台砰击与流固耦合效应[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安松;预应力简支梁的车桥耦合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陈柯龙;基于磁流变技术的地铁短型浮置板轨道隔振器参数优化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2年

3 刘超;层状不均匀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及其在岩土工程检测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王珊珊;新型SMA滚动隔震支座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5 谢国伟;铁路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仿真[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6 周冰;带桁架转换结构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7 张万里;基于多体非线性耦合理论的下垂式安装方法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12年

8 孙晓东;新型SMA-滚动碟簧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亚洲;深海单点系泊海洋浮标锚泊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吴洪亮;浮式深水网箱的缆绳力远程检测系统研发[D];广东海洋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镜清;结构动力学问题中积分格式的稳定性[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杰诚;扇形风标多点配重系泊系统简介[J];广东造船;2000年03期

2 李文龙,谭家华;我国战略石油储备船系泊系统安全性评估[J];中国造船;2005年02期

3 张火明;范菊;杨建民;;深水系泊系统静力特性快速计算方法研究[J];船海工程;2007年02期

4 余龙;李文龙;谭家华;;考虑防波堤失效状况的超大型海洋浮式储油船系泊系统安全性评估(英文)[J];船舶力学;2007年03期

5 苏一华;杨建民;肖龙飞;;深海单柱式平台及其系泊系统的截断水深模型试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6 童波;杨建民;李欣;;深水半潜平台悬链线式系泊系统耦合动力分析[J];中国海洋平台;2008年06期

7 苏一华;杨建民;肖龙飞;李欣;;基于静力相似的水深截断系泊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J];中国海洋平台;2008年01期

8 唐友刚;张素侠;张若瑜;刘海笑;;深海系泊系统动力特性研究进展[J];海洋工程;2008年01期

9 由际昆;;新型深水系泊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02期

10 由际昆;王言英;;深水半潜平台绷紧索系泊系统设计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一华;杨建民;肖龙飞;;基于垂向截断和水平截断的深水系泊系统等效设计研究[A];2006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景勇;;两种不同系泊系统的风险对比[A];2007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唐友刚;张素侠;张海燕;张若瑜;赵文斌;;深海平台系泊系统的复杂动力学问题[A];2007年船舶力学学术会议暨《船舶力学》创刊十周年纪念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袁梦;范菊;缪国平;朱仁传;黄祥鹿;;系泊系统有限元模拟及分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5 范亚丽;吴宝山;缪泉明;;不同张紧式系泊方式对深水半潜平台性能影响研究[A];纪念顾懋祥院士海洋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天英;;基于静特性分析的浅海新型FPSO多点系泊系统设计[A];2013年中国海洋工程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屈衍;时忠民;肖越;;灾害海洋环境下平台系泊系统断裂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11年

8 杜度;张旭;马骋;张纬康;;系泊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时域仿真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9 马山;段文洋;;深海浮动式平台与系泊/立管系统动力响应异步耦合分析研究[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13年

10 唐友刚;张素侠;张海燕;张若瑜;赵文斌;;深海平台系泊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实习记者 吴珩;ABS发布LNG船靠泊装卸规范[N];中国船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肖越;系泊系统时域非线性计算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王宏伟;深海系泊系统模型截断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袁梦;深海浮式结构物系泊系统的非线性时域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李彬彬;新型深吃水多立柱平台的水动力与运动响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安科;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系泊系统方案设计与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孙强;基于实测的浮式海洋平台系泊系统分析与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孙明坤;系泊船舶缆绳受力控制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单桂敏;新型深水系泊系统疲劳破坏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5 周鹏;新型深水系泊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6 黄泽伟;新型深海系泊系统及数值分析技术[D];天津大学;2007年

7 乔薛峰;深水系泊系统实验截断力矩相似特性及非对称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吴澜;半潜平台带浮子的系泊系统特性计算分析与参数优化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4年

9 袁培银;新型系泊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其水动力性能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10 高文军;深海系泊缆等效水深截断点处运动和受力的仿真及控制[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271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271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9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