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梁山隧道深埋富水陡倾软弱带突水涌泥机制分析及旋喷技术

发布时间:2018-10-16 12:41
【摘要】:梁山隧道是厦深铁路福建段的控制工程之一,施工中遇到深埋富水陡倾软弱带,多次导致突水涌泥及洞顶塌陷情况。通过研究突水涌泥及洞顶塌陷的灾害特征,分析得到突水涌泥机制,即:在这种多因素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开挖导致形成极高的渗透压力差,并产生新的地下临空通道,在地下水渗透压力作用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全风化物质涌入隧道,形成突水涌泥;而软弱构造带塌陷的主要原因为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通过调研、理论分析及试验等方法,确定采用长距离水平旋喷桩通过软弱带,并提出其布置形式、施工工艺及检验标准。工程实践证明,采用长距离水平旋喷桩作为预加固手段是可行且有效的。
[Abstract]:Liangshan tunnel is one of the control projects in Fujian section of Xiamen-Shenzhen railway.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the soft zone with deep-buried rich water and steep dip is encountered, which results in water inrush and mud inrush and caving on the top of the tunnel many times By studying the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inrush and roof collapse, the mechanism of water inrush is analyzed, that is, under this kind of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tunnel excavation results in extremely high osmotic pressure difference, and produces a new underground goaf tunnel. Under the action of groundwater osmotic pressure and its own gravity, the total weathered material flows into the tunnel to form water and mud inrush, and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collapse of the weak structural zone is the sharp decrease of the groundwater level. Through investigatio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est, it is determined to adopt long distance horizontal rotary jet grouting pile through soft zone, and its layou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inspection standard are put forward.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it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o use long distance horizontal jet grouting pile as a pre-reinforcement method.
【作者单位】: 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U455.49;U45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学增;马小君;;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突水涌泥模糊安全评价[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2 彭少杰;;水平旋喷加固体的成桩机理与直径分析研究[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8年03期

3 袁明;曹小林;刘伟;;既有公路下软基浅埋隧道综合修建技术的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4 陈志强;岳华;;黄土隧道突水涌泥处理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福地;;厦深铁路梁山隧道L7断层大规模突水涌泥溃口封堵技术[J];福建建设科技;2012年02期

2 马毅;王希良;刘振;;隧道岩溶突水危险性模糊多模型组合评价研究[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1年05期

3 刘庭金;;下穿隧道施工对高速公路影响的三维数值分析[J];广州建筑;2009年05期

4 白中坤;杨朝帅;于少辉;;正交试验法在旋喷桩参数试验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5 刘学增;李学锋;代志萍;谷雪影;曹自豪;;断层错动对公路隧道的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S2期

6 孙国庆;殷九荣;;水平旋喷加固在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层中的应用[J];隧道建设;2012年02期

7 杨立伟;汪岩;;水平旋喷桩在穿越地下管线的地铁隧道中的应用[J];建筑机械化;2011年09期

8 陈银栓;;浅谈旋喷桩在城市地下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10期

9 罗国喜;;粉质黏土隧道地层中水平旋喷加固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2年01期

10 李学锋;代志萍;谷雪影;曹自豪;;活断层错动位移下变形缝间距对隧道内力的影响[J];隧道建设;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国庆;殷九荣;;水平旋喷加固在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层中的应用[A];2012年中铁隧道集团低碳环保优质工程修建技术专题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伍毅敏;软基隧道支护机理与病害防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2 石钰锋;浅覆软弱围岩隧道超前预支护作用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3 李昌友;淤泥质地层地下通道暗挖施工风险分析与地层加固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雷小朋;水平旋喷桩预支护作用机理及效果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2 董敏;既有公路下大断面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张金福;水平旋喷桩在江门隧道浅埋软弱富水围岩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刘伟;水平旋喷桩在黄土地区地铁隧道预支护中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5 鞠海峰;深圳地铁5号线5303A标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松林;黄玲;李亚伟;;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在深埋隧道围岩质量分级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9年01期

2 郭旭晶;黄涛;肖再亮;杨辉;;石太客运专线特长隧道涌水灾害预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2期

3 刘坤鹏;管泽英;;沪杭铁路下浅埋公路隧道施工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6年02期

4 郑战清;高速公路超浅埋下穿318国道施工技术[J];隧道建设;2005年04期

5 贺建端;;老鸦冲隧道浅埋穿越高速公路施工[J];隧道建设;2006年05期

6 梁云生;;城市地铁旋喷桩施工技术[J];隧道建设;2007年03期

7 白聚敏;;软流塑地层暗挖隧道的水平旋喷注浆[J];隧道建设;2008年04期

8 杨宏射;;水平旋喷技术在兴旺峁隧道砂层加固施工中的应用[J];隧道建设;2010年01期

9 赵方青;石太铁路下穿高速公路浅埋暗挖施工[J];路基工程;2005年02期

10 黄南清;;浅埋软岩大跨度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06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鑫;公路隧道健康状态诊断方法及系统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洪瑞;;断层溶蚀带突水涌泥治理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0年06期

2 贾常志;;双丰隧道涌水涌泥的处理[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3年06期

3 杜平;;衡茶吉白露1号隧道涌泥处理方案[J];企业技术开发;2014年10期

4 田军;杨献章;;顶上隧道涌泥成因分析及整治[J];现代隧道技术;2011年04期

5 杨秀飞;;高速公路隧道大型复杂岩溶坍塌涌泥处治实例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年06期

6 邱晓静;;京源口隧道突水涌泥地段综合处治技术[J];西部交通科技;2007年02期

7 邹瑞农;;上皮林隧道突水涌泥原因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08期

8 廖书志;;秦屿隧道涌泥段的处理[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张兆锋;;注浆在溶蚀破碎带突水涌泥治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年32期

10 李云华;李杰;彭小云;;隧道突水涌泥风险管理[J];交通科技;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蒋良斌;;乌江某水电站某交通洞特大涌泥治理实践[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2 林福地;;水平旋喷加固在厦深铁路梁山隧道断层突水涌泥段处理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伟;马贵;;坛厂隧道涌泥涌水处理方案[A];开拓进取 再创辉煌——贵州省公路学会2008年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4 李应顺;;洋碰隧道右线出口端洞内断层带突水涌泥地段综合处治技术[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通讯员 许海霞 陈安 邓运红 杨炫锋;踏平坎坷成大道[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2 邓丽萍邋刘锵 安家友 刘慎宏 梅珂 见习记者 胡静;阳光总在风雨后[N];恩施日报;2008年



本文编号:2274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274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0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