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事故和车牌使用影响因素分析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lectric bicycle accident and license plate use, 862 effective samples of electric bicycle users in Ningbo we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telephone interview, and the Bivariate Probit (BP) simultaneous equation model was constructed by statistical method. The marginal effect of significant influencing factors is calculated and the utility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lectric bicycle accidents and license plate usage i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and the poten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factors is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P model can not only identify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lectric bicycle accidents and license plate use,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depict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two is -0.475,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use of electric bicycle license plate can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electric bicycle accident, and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show that gender, age, driving license, whether the family owns a car, and the driving age of an electric bicycle. The degree of compliance with the law, driving behavior, risk perception and so on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hich are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ccidents of electric bicycle and the use of license plate.
【作者单位】: 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土木工程系;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基金】: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6C33256)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7E080013)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5A610298)~~
【分类号】:U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升;周继彪;唐克双;姜李华;张水潮;;绿闪灯对电动自行车停驶决策行为的安全影响[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灿齐;史楠楠;诸立超;;城市不同空间通勤行为可转移性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7年03期
2 林梅花;甄峰;朱寿佳;;南京城市居民活动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热带地理;2017年03期
3 高硕;王铭扬;鲁旭;茅明睿;;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居民职住锚点计算方法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7年01期
4 方玮轩;杨惠;方斌;;基于通勤行为的小城镇土地利用与格局优化对策研究——以扬中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7年02期
5 张学波;窦群;赵金丽;宋金平;王曼曼;;职住空间关系研究的比较述评与展望[J];世界地理研究;2017年01期
6 白凯;李创新;张翠娟;;西安城市居民绿色出行的群体参照影响与自我价值判断[J];人文地理;2017年01期
7 宫同伟;周梅婷;;大城市近郊社区居民通勤行为调查研究——以天津市碧水家园社区为例[J];城市住宅;2016年12期
8 任瑜艳;陈琼;刘峰贵;高晓辉;;欠发达地区城市传统单位社区居民通勤特征分析——以西宁城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6期
9 汪程;黄春晓;李鹏飞;王超;;城市中心区人群空间利用的时空特征及动因研究——以南京市新街口地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6年07期
10 宗会明;戴洁琳;戴技才;;都市核心功能区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6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柴彦威;颜亚宁;;城市社区周边商业环境的特征与评价——基于北京市内7个社区的调查[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6期
2 冯健;周一星;;转型期北京社会空间分异重构[J];地理学报;2008年08期
3 顾翠红;魏清泉;;上海市职住分离情况定量分析[J];规划师;2008年06期
4 孙斌栋;潘鑫;宁越敏;;上海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均衡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1期
5 孟繁瑜;房文斌;;城市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配合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6期
6 李雪铭;杜晶玉;;基于居民通勤行为的私家车对居住空间影响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7年05期
7 李强;李晓林;;北京市近郊大型居住区居民上班出行特征分析[J];城市问题;2007年07期
8 宋金平;王恩儒;张文新;彭萍;;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9 郑思齐;张文忠;;住房成本与通勤成本的空间互动关系——来自北京市场的微观证据及其宏观含义[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10 孟庆艳;陈静;;城市居民通勤活动行为的时空特征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永志;电动自行车[J];金属世界;2000年04期
2 商国华;欧洲电动自行车的分类[J];摩托车技术;2000年09期
3 商国华;发挥优势,将电动自行车打进国际市场[J];摩托车技术;2000年11期
4 蒋士桦;突破传统挑战未来的电动自行车[J];现代家电;2000年03期
5 卞永霖;电动自行车的改造[J];家用电器;2000年05期
6 缪金良;前程灿烂 任重道远 电动自行车[J];中国自行车;2000年09期
7 余世光 ,忻元敏;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仍孕育着新的发展动力[J];中国自行车;2000年11期
8 陈厚松;浅析电动自行车用各种电机性能的优劣[J];中国自行车;2000年12期
9 江国强;欧洲电动自行车市场[J];中国自行车;2000年12期
10 鲍泽军;推广电动自行车势在必行[J];中国自行车;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纪元;;浅议电动自行车限用问题[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孙良泉;王海瑛;刘世新;刘欣欣;孙莹;;山东省电动自行车满意度测评行业分析[A];2012年度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集[C];2012年
3 郑伶俐;;深圳电动自行车发展适宜性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4 马金盛;冯川;尹虎;;电动自行车的人机工程分析[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蕊;张新天;冷传才;;电动自行车当量换算体系的初步研究[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徐保伯;刘务华;刘怡;阳朝辉;;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及其动力电池的选择[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金良;孟良荣;;关于“电动自行车和电池"的几点思考[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宋二虎;王义新;陈隆;;浅析中国电动自行车的产业化之路[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9 周涛;詹琼华;;电动自行车驱动系统的发展概况[A];第十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陆静;;继续关注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地方政府可以对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回收做点什么?[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然 赵景芳;电动自行车:一路走好(待续)[N];天津工商报;2000年
2 记者张靖;本市不发展电动自行车[N];北京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崔进贤;北京 电动自行车有望放开[N];中国汽车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崔进贤;京城电动自行车销售树起联合大旗[N];中国汽车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钟鹏驰;武汉处罚电动自行车[N];中国汽车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崔进贤;听何祚庥院士“鼓吹”电动自行车[N];中国汽车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钟鹏驰;湖北对电动自行车仍未“开禁”[N];中国汽车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崔进贤;北京电动自行车市场黯然的诀别[N];中国汽车报;2002年
9 张允平;让电动自行车合法上路[N];法制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余凯 刘娜 实习生 原永涛;电动自行车驶向何方[N];湖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文华;人—车—路环境下电动自行车动态性能与碰撞安全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广红;中山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范化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振兴;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法治思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3 陶思然;基于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的二元混合交通流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陶梦江;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研究与设计[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董艳涛;城市道路电动自行车交通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6 吕腾飞;电动自行车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的研究[D];上海电机学院;2016年
7 许铭倩;电动自行车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付倩;城市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性与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9 胥超;基于无线通讯的便携式电动自行车检测系统开发[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10 邹小健;基于人群差异化分类的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75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27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