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区分岔隧道底板的安全厚度
[Abstract]:Based on the Mohr criterion and Griffith criterion of rock shear and punching failure, the flexural failure and shear failure at the edge of the plane projection of the cave are considered, and the punching and shearing failure modes at the bottom of the middle partition wall are considered. The prediction formulas of the safety thickness of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bifurcation tunnel in the karst area ar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under these four failure modes.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bifurcation tunnel rock mass, the radius and shape of the cave and the depth of the tunnel are used to analyze their sensitivity and influence on the safety thickness of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bifurcation tunn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established prediction formula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numerical results, and the prediction formula for the safety thickness of the bottom plate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for engineering.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afety thickness of the bottom plate are the cohesion of the rock mucosa, the span of the cavern, the angle of friction of the rock and the depth of the tunnel.
【作者单位】: 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8523) 湖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201121)~~
【分类号】:U45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明阶,敖建华,刘绪华,王彪;隧道底部溶洞对围岩变形特性的影响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林杭;曹平;李江腾;江学良;何忠明;;采空区临界安全顶板预测的厚度折减法[J];煤炭学报;2009年01期
3 赵明华,陈昌富,曹文贵,杨明辉,何俊翘;嵌岩桩桩端岩层抗冲切安全厚度研究[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黎斌,范秋雁,秦凤荣;岩溶地区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5 王丽霞,凌贤长,张云龙;哈尔滨市松花江隧道顶部覆土安全厚度预测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6 吴梦军,许锡宾,赵明阶,刘绪华;岩溶地区公路隧道施工力学响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9期
7 李术才;王汉鹏;郑学芬;;分岔隧道稳定性分析及施工优化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8 康勇;杨春和;张朋;;浅埋岩溶隧道灾变机制及其防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9 赵明阶,刘绪华,敖建华,王彪;隧道顶部岩溶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J];岩土力学;2003年03期
10 王明华,杨良策,刘汉超,白世伟;大型地下洞室顶板稳定性的岩体结构控制效应[J];岩土力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阜羊;朱珍德;孙少锐;;块体理论及其在洞室围岩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2 刘之葵;刘宝臣;曹平;;岩溶地区岩土工程技术现状评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3 车平;黄宏伟;;相似理论在溶洞顶板稳定性数值分析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4 张生学;;穿越强岩溶地质条件的隧道安全施工初探——以宜(昌)万(州)铁路岩溶一级风险隧道为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5 许崇帮;夏才初;王华牢;;双向八车道连拱隧道中墙临时支护优化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6 肖文;蒋洋;柴贺军;;走马岭隧道围岩稳定数值分析及支护结构优化[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庄旭峰;肖鸿峰;周强军;司洪涛;;岩溶洞穴对隧道的稳定性影响及处理措施[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陈宇;刘小兵;张庆贺;;双连拱隧道穿越溶槽段结构稳定性影响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5期
9 高玮;;龙潭隧道围岩参数与地应力场联合反演[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年04期
10 马缤辉;赵明华;尹平保;杨超炜;刘猛;雷勇;;岩溶区某桥梁桩基处治方案分析[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战平;綦彦波;李宁;;顶部既有隐伏溶洞对圆形隧道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梁波;王志勇;;溶洞存在对隧道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3 石祥锋;汪稔;孟庆山;张家铭;;岩溶区溶洞顶板稳定性评价中力学参数的选取[A];西部水利水电开发与岩溶水文地质论文选集[C];2004年
4 程晔;赵明华;曹文贵;;桩基下岩溶顶板稳定性评价的强度折减法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5 汪成兵;付艳斌;叶飞;;隧道工程模型试验研究进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东明;张瑜;王耿;王元汉;;山区隧道建设中溶洞的处理与利用[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谭志宏;唐春安;杨天鸿;芮勇勤;;桥墩底部岩溶对其上层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程晔;赵明华;曹文贵;;公路桥梁基桩桩端岩溶稳定性的模糊评价[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程亚鹏;凌贤长;王宣青;胡庆立;;水下隧道覆土层安全厚度设计预测数学模型研究[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赖永标;乔春生;;基于SVM隧道与溶洞安全距离预测模型[A];第六届全国地面岩石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岩土力学与工程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徐冲;分岔隧道设计施工优化与稳定性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少刚;地下互通立交隧道设计参数优化及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康富中;深埋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结构方案及关键支护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赵忠明;小浪底库区采空区稳定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文志;开采沉陷预计参数与角量参数综合分析的相似理论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柴红保;基于岩体断裂损伤模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张旭东;深部岩溶隧道溃水成灾机理及其工程处治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李忠建;半胶结低强度围岩浅埋煤层开采覆岩运动及水害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喜安;黄土暗穴的成因及其公路工程灾害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寅静;岩溶区隧道突水地质灾害的临界预警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陈辉;东乡铜矿V号矿体深部开采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3 沈东东;乐广高速岩溶隧道稳定性及突涌水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4 冯福康;盘区隔离矿柱开采方案数值模拟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吴伟伟;湘福石膏矿厚大矿体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赵晓昕;露天开采境界内采空区建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吴安福;孝义铝矿民采空区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施飞;重庆铝土矿575主平窿岩溶地质灾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原小帅;超大断面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优化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黄俊杰;南昆线猪场5号大桥线路病害监测与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靳晓光,陈少华;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的探讨[J];地下空间;2004年03期
2 申玉生,赵玉光;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的中墙力学特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3 张朋;李晓红;卢义玉;康勇;周东平;;小导管注浆技术在浅埋富水岩溶隧道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4 郑剑雄;软质岩石桩桩端岩石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J];福建建筑;2000年01期
5 黄润秋,陈尚桥,黄家渝,何平;重庆市浅埋地下洞室安全顶板厚度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1998年02期
6 廖春芳,彭衡和,曹文贵,刘晓明;岩溶及采空区路基岩层顶板安全厚度确定方法研究[J];公路;2003年01期
7 乔春江;朱光仪;;超小净距隧道的设计与研究[J];公路;2006年07期
8 王景山;苗保民;;岩溶地区桥梁基础设计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8期
9 汪稔,孟庆山,罗强,陈勇,谭捍华,石祥锋;桥基岩溶洞穴顶板稳定性综合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S1期
10 赵明华;张锐;胡柏学;袁铜森;;岩溶区桩端下伏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彪;梁富清;;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岩溶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刚;连拱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王汉鹏;分岔式隧道设计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朋;云雾山隧道浅埋岩溶段地质灾害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培;;赣龙线金华山隧道底板裂损病害整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32期
2 丁德云;刘维宁;张宝才;谢达文;;特殊浮置板轨道隔振效果的三维数值研究[J];铁道学报;2009年06期
3 冯海暴;曲俐俐;杨鑫普;张骏;孟令德;蒋万德;;隧道底板下富水溶洞处治技术[J];隧道建设;2012年0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宋战平;李宁;邓良胜;;岩溶隧道岩层垮塌机理及隧道底板最小厚度分析[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2 金强国;张民庆;;圆梁山隧道底板某淤泥质溶洞的钢管桩注浆加固施工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马超锋;介玉新;王笃礼;刘金光;梁昌玉;;地震映像法在山岭隧道底板围岩完整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A];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第四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轲;岩溶隧道底板安全厚度及稳健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94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29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