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大跨连续刚构桥荷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5 20:35
【摘要】:以龙陵至瑞丽高速公路上某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基于现场荷载试验方法,对其在运营状态下的承载力及动力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试验过程中应变、挠度及振动模态测点的布置方式;然后,根据荷载效应等效原则确定试验设计荷载,针对连续刚构桥结构内力分布特点,选取典型截面最不利正负弯矩的活载布置方式,确定静力加载工况,同时制定了考虑不同车速及行车方式影响的动载试验方案,通过脉动试验提取模态测点数据,利用相关仪器中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得出模态结果;最后,将实测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静载试验的应变和挠度实测值均小于计算值,满足规范要求;动载影响下,冲击系数对行车方式更为敏感,表现为当车速为20km·h~(-1)时,主跨跨中截面跳车时冲击系数(0.25)较匀速跑车(0.05)增大5倍;桥梁结构整体承载能力及刚度满足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正常使用要求。
[Abstract]:Taking a long 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on Longling-Ruili Expressway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long 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peration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field load test method. Firstly, the layout of strain, deflection and vibration mode measurement points during the test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load effect,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load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l forc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the living load layout mode of the most unfavorable positive and negative bending moment of typical section is selected, and the static loading condition is determ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ynamic load test scheme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peed and driving mode is established. The modal data are extracted by pulsation test, and the modal results a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FFT) analysis of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n related instruments. Finally, the measured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sured strain and deflection of the static load test are smaller than the calculated values, which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d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ynamic load, the impact coefficient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driving mode. When the speed is 20km h ~ (-1), the impact coefficient (0. 25) is 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iform speed sports car when the main span mid-section jumps. The overall bearing capacity and stiffness of bridge structure can meet the normal requirements of design load (highway-class I).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良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471) 昆明市科学基金项目(2015-1-G-01089) 昆明市官渡区科技基金项目(2015G06)
【分类号】:U446.1;U448.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坤宁;万水;;GFRP-钢组合梁桥的荷载试验[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11期

2 李克银;;连续梁桥荷载试验梁格法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3 刁砚;钱永久;陈远久;;刚架拱桥震后加固及荷载试验对比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4 蔡东升;刘荣桂;许飞;周士金;;国内首座CFRP索斜拉桥荷载试验及有限元建模[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5 邓苗毅;任伟新;;基于静力荷载试验的连续箱梁桥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6 柯红军;李传习;刘建;;平胜大桥自锚式悬索桥静载试验与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2期

7 黄少新;赵文秀;;连续刚构桥梁荷载试验分析[J];桥梁建设;2006年S1期

8 李万恒,沈红军;西塘大桥主桥静、动荷载试验[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9期

9 张劲泉,赵仲华,花迎春;虎门悬索桥交工验收静力荷载试验与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2000年05期

10 杨高中,李扬海,孙国柱,刘桂盛;广东洛溪大桥主桥设计[J];土木工程学报;199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利科;贾毅;纪云涛;李福海;赵人达;;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荷载试验[J];铁道建筑;2017年07期

2 贾毅;白伦华;纪云涛;李均进;袁冬梅;;大跨连续刚构桥荷载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4期

3 大方;;大跨径悬索桥静载试验与有限元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7年04期

4 贾毅;唐利科;李福海;廖平;赵人达;;基于荷载试验的预应力简支T梁桥承载能力评估[J];工业建筑;2017年04期

5 庄金星;康厚军;龚平;苏潇阳;石立君;蒋丽忠;;CFRP斜拉索对多塔斜拉桥整体刚度的敏感性研究[J];公路工程;2017年02期

6 赵衍鸿;柯亮亮;;考虑护栏刚度影响的荷载横向分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年02期

7 贾毅;廖平;王永宝;赵人达;;基于荷载试验的三跨简支斜桥承载能力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8 陈浩;王璐;刘伟庆;霍瑞丽;马亚利;方园;;温度-荷载作用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泡沫夹层结构Ⅰ型断裂韧性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9 周磊;武电坤;谢勇;;伍佐河特大桥成桥荷载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6年S2期

10 贾毅;王永宝;廖平;赵人达;;某城市独塔悬索桥荷载试验研究[J];公路;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坤宁;万水;;复合材料桥面板截面参数分析与设计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1年03期

2 张剑;叶见曙;艾军;周储伟;石杏喜;;PC多梁式梁的横向受力非线性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3 朱坤宁;万水;刘玉擎;;FRP桥面板静载试验研究及分析[J];工程力学;2010年S1期

4 姜军;;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施工控制要点[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年05期

5 张丽仪;;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设计[J];广州建筑;2010年02期

6 罗静峰;田杨;;梁格法在弯箱梁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10年03期

7 张磊;张占军;黄卫;钱振东;伍石生;;基于车轮-桥面接触耦合特性的铺装层受力分析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9年04期

8 姜传绵;;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静、动荷载试验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9 王红霞;何祖发;侍刚;;阿深黄河特大桥静动载试验[J];世界桥梁;2008年04期

10 刘荣桂;李成绩;龚向华;蒋峰;;碳纤维斜拉索的动力参数特性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玉泉;田伟雄;;Y型墩连续刚构桥的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年06期

2 汤伟泉;;论连续刚构桥的施工质量控制[J];广东科技;2011年20期

3 郭帅;苏毅;;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2年04期

4 邹昌魏;Y型连续刚构桥设计简介[J];铁道标准设计;1997年01期

5 胡文学,钟永,林增海;连续刚构桥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广西交通科技;2000年S1期

6 张晟斌;浅析装配式连续刚构桥[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赵宁;有限元理论在连续刚构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年05期

8 林颖,凌怀强,陈炜;连续刚构桥梁主墩设计浅析[J];公路;2004年02期

9 陈福寿;矮墩连续刚构桥的实现[J];公路;2004年06期

10 郑勇,胡大琳,沈永林;轻质高强混凝土在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分析[J];公路;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树森;朱爱生;;连续刚构桥构造形式浅谈[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2 宁建根;黄海元;;连续刚构桥抗风分析与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陈兴冲;王常峰;夏修身;庄立普;;非对称大跨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4 张春宁;;多跨连续刚构桥的结构设计与预应力配束[A];第六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孔海霞;张喜刚;袁洪;徐麟;李正;高衡;;苏通大桥副桥连续刚构桥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胡若邻;吕运冰;黄培彦;;连续刚构桥0号块的应力分布特征[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7 黄盛楠;刘英奎;陆新征;叶列平;;大型连续刚构桥梁模型试验及损伤评估[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周文骏;吴万忠;;连续刚构桥施工期腹板斜向开裂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杨岳民;刘士林;;弯—直连续刚构桥施工模拟分析与比较[A];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项贻强;胡峰强;朱卫国;;三跨预应力混凝土V墩连续刚构桥结构动力分析和试验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刘德联 通讯员张玉金 贺佃峰;广深港客专最大跨连续刚构桥合龙[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2 通讯员张绍清 记者蔡崇金;我国单线铁路跨度最大的连续刚构桥桩基完成[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仕琴 张俊 冯艳 蒙水;水盘高速:世界第一跨度大桥即将问世[N];经济信息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志堂;叠合柱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概率地震易损性及风险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利华;高强轻集料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结构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文曙东;连续刚构桥墩壁弹塑性联结梁减震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牛宏;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建设期风险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文武松;大跨度PC连续刚构桥挠曲开裂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周淑芬;钢管混凝土桥墩在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7 周勇军;高墩大跨曲线连续刚构桥梁地震响应的设计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8 叶征伟;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风环境及风荷载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遮;连续刚构桥梁的动力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陆尧;基于遗传算法的连续刚构桥主梁设计参数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唐旭;基于灰色理论的PC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4 韦俊旭;公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长期变形的预测[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伍波;大跨铁路连续刚构桥等效风荷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6 刘欣;高墩多跨连续刚构桥高墩刚度匹配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杨虎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裂缝分析及加固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武鑫哲;连续刚构桥合龙顶推施工桥墩应力及结构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9 蔡玉鹏;非对称施工连续刚构桥合龙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10 房明;空腹式连续刚构桥适应性与角隅节点模型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94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294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e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