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结构运营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对比
[Abstract]:In order to compare the effect and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bridge operation modal analysis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practical bridge long-term operation,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 of a long span cable-stayed bridg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for one year. The bridge measured data are judged by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data which accord with the basic assumptions of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are screened from the measured data. The operating modal parameters of the main girder and stay cable of the bridge are identified by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in frequency domain and time domain respectively and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identification methods can be used for different components, and the data-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method based on adaptive population averag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is the best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dense modal parameters of cable-stayed bridge girder in operation. The peak picking method can identify the modal parameters of the cable in the operation state accurately and quickly.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系;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802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489)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JY0130)~~
【分类号】:U4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奎;;基于自然激励技术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应用研究[J];建材世界;2010年03期
2 王学敏;黄方林;刘建军;;大型桥梁模态参数识别的一种方法[J];工程力学;2007年02期
3 侯立群;欧进萍;;基于时频分析的运营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4 姜浩;郭学东;杨焕龙;;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吴六政;;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算法的梁桥模态参数识别[J];四川建筑;2010年06期
6 崔定宇;辛克贵;祁泉泉;;扩展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的模态参数识别特性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8期
7 张敏;谢慧才;Sung-Han Sim;B.F.Spencer Jr;;基于随机子空间的分布式结构模态参数识别[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年04期
8 常军;张启伟;孙利民;;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随机子空间法[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年03期
9 常军;顾坚;孟浩;;不中断运营的既有桥梁模态参数识别[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秦世强;蒲黔辉;施洲;;环境激励下大型桥梁模态参数识别的一种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狄生奎;王立宪;杜永峰;李慧;;考虑温度影响下的混凝土梁桥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2 李磊;应怀樵;刘杰;张占一;;基于环境试验的过街天桥模态参数识别与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磊;应怀樵;刘杰;张占一;;基于环境试验的过街天桥模态参数识别与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黄朝俊;秦权;;基于脉动数据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前处理分析[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常军;随机子空间方法在桥梁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姜浩;基于环境激励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模态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D];吉林大学;2009年
3 黄晓敏;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算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4 刘雨青;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珍;桥梁结构运营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赵海云;基于多等级模态参数识别的大跨桥梁损伤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乐;基于环境激励的安庆铁路长江大桥模态参数识别[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陈栋军;确定—随机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南飞龙;桥梁结构在线模态参数识别[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陈飞;基于局部均值分解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罗奎;基于自然激励技术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东霞;基于随机子空间法的梁桥模态参数识别[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向律楷;非平稳环境激励下大桥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D];清华大学;2009年
10 郑沛娟;环境激励下大型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比较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00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300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