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橡胶沥青混合料中橡胶沥青老化程度的表征

发布时间:2018-11-08 14:43
【摘要】:通过室内模拟橡胶沥青及橡胶沥青混合料老化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老化程度下橡胶沥青及橡胶沥青混合料回收沥青的基本性能,建立了橡胶沥青及回收沥青性能关系模型,并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老化分级。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合料回收沥青的性能与橡胶沥青的真实老化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旋转黏度试验值的标准偏差最小,采用旋转黏度多项式模型可由回收沥青的老化性能间接反映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真实老化程度;根据回收沥青的旋转黏度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老化分级:当旋转黏度不大于2.1 Pa·s时,老化等级为轻度老化;当旋转黏度大于2.1 Pa·s且不大于2.9 Pa·s时,老化等级为中度老化;当旋转黏度大于2.9 Pa·s时,老化等级为重度老化;通过扬冶公路橡胶沥青路面铣刨料中橡胶沥青的实际老化程度验证对应关系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
[Abstract]:By simulating the aging test method of rubber asphalt and rubber asphalt mixture in laboratory,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rubber asphalt and rubber asphalt mixture recovery asphalt under different aging degree were studied, and the relationship model of rubber asphalt and rubber asphalt recovery asphalt performance was established. And rubber asphalt mixture aging class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of rubber asphalt mixture and the real aging performance of rubber asphalt, in which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rotational viscosity test value is the minimum. The real aging degree of rubber asphalt mixture can be indirectly reflected by the aging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asphalt by using rotational viscosity polynomial model. According to the rotary viscosity of the recycled asphalt, the rubber asphalt mixture is aged: when the rotary viscosity is less than 2. 1 Pa / s, the aging grade is mild aging; When the rotational viscosity is more than 2. 1 Pa s and less than 2. 9 Pa s, the aging grade is moderate aging, while when the rotation viscosity is greater than 2. 9 Pa s, the aging grade is severe. Through the actual aging degree of rubber asphalt in the milling and planing of rubber asphalt pavement in Yangye highway, the fitting effect of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model is better.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资助项目(2012 Y 08-1)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YLX 16_1392)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农;;橡胶沥青的推广运用[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7年09期

2 孙晓亮;;高远路业参与安徽首条橡胶沥青防水黏结层高速施工[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8年10期

3 吴春颖;;2009年国际橡胶沥青大会将在南京举行[J];现代交通技术;2009年03期

4 吴浪;;正中牌橡胶沥青成功铺筑九景高速[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年09期

5 吴浪;;正中路科橡胶沥青生产设备获专利[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年10期

6 ;国际橡胶沥青大会南京召开[J];化工时刊;2009年11期

7 ;第4届国际橡胶沥青大会在南京召开[J];现代交通技术;2009年06期

8 温郁斌;;浅谈橡胶沥青的质量检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02期

9 ;橡胶沥青首次亮相沪渝高速[J];特种橡胶制品;2010年02期

10 孙晓亮;;高远圣工橡胶沥青成套设备性能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0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滨;李晓林;张立群;;橡胶沥青温拌技术开发与研究[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刘松;彭兰;何爱军;;橡胶沥青粘接防水层应用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建伟;;浅议橡胶沥青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文元;姜勇杰;覃昌春;;橡胶沥青的技术特质及其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陈敏;;橡胶沥青在“白改黑”项目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黄文元;;环保+路用性能好 橡胶沥青应用两大驱动力[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Jack Van Kirk;舒玫;;采用低厚度橡胶沥青拌和料可以提高公路修复的成本效益[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国清;王文军;;乳化橡胶沥青的路用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第七届优秀论文集[C];1998年

9 朱琪;廖芳龄;;浅谈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白改黑”工程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谭永高;朱鸿飞;刘昊;张军;;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在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A];湖北省公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瑜;湖北国创橡胶沥青通过武麻路“大考”[N];中国交通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孟庆丰 采写;十年磨剑 中国橡胶沥青技术终成大器[N];中国交通报;2009年

3 杜小卫;江苏大力推广橡胶沥青技术[N];中国建材报;2010年

4 路鸣;君达橡胶沥青推广前景看好[N];中国交通报;2011年

5 记者 刘洋;绍诸高速公路成功试用橡胶沥青[N];中国交通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张晔 通讯员 朱振宇;专家称橡胶沥青亟待推广[N];科技日报;2009年

7 韩友光;宜宾:川云中路5次“变脸”[N];农民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罗国标 记者 葛妍;市政道路将推广应用橡胶沥青[N];南京日报;2011年

9 记者 涂露芳;橡胶沥青一“上道” 京石二通道噪音立马降[N];北京日报;2013年

10 记者 郑宗杰;八达岭高速公路规模化应用橡胶沥青[N];中国交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立平;基于DMA方法的橡胶沥青粘弹特性和高温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丁彪;考虑加载历史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王毅;沥青混合料细观疲劳机制与疲劳预估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王聪;基于CT技术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及最佳沥青用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侯明昊;水—温耦合作用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董雨明;硬质沥青及其混合料流变特性与低温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陈剑华;MA用混合沥青触变及老化特性的多尺度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李锐铎;基于分数阶导数理论的沥青胶砂及混合料力学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赵华;掺磁铁矿料沥青混合料微波特性与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10 黄文柯;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的三维粘弹本构及虚拟力学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润德;橡胶沥青制备工艺及其设备的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王照鲁;橡胶沥青性能试验及生产设备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曾祥鑫;橡胶沥青老化机理及其再生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陈会振;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细观特征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5 杨小龙;基于原材料特性的橡胶沥青改性机理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6 李晓琛;橡胶沥青加工设备与环保橡胶沥青研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张得文;橡胶沥青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8 田鑫新;橡胶沥青胶结料性能影响因素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9 吕纯修;室内试验用橡胶沥青制备设备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10 刘博;存储条件对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18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318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d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