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独塔部分斜拉桥顺桥向地面运动作用下的易损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14 07:41
【摘要】:以墩塔梁固结的独塔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为对象,采用动力增量法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该类桥梁的地震易损性,确定顺桥向地面运动作用下结构构件的易损部位及损伤破坏概率.采用理论易损性分析方法,选取地面峰值加速度作为地震输入强度指标,并以放大系数为基础选取地震输入;以位移延性比、强度与变形、相对位移、索力为指标分别定义了各构件的损伤状态;根据各构件的损伤概率,拟合建立了各构件及全桥的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在顺桥向地面运动作用下,中墩和支座为最易损构件;边墩、主梁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斜拉索、桥塔、桩基安全储备较高.
[Abstract]: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single tower and beam consolidation is studied by means of dynamic increment method and data statistic analysis. The vulnerable position and damage failure probability of the structural members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bridge moving toward the ground are determined. Using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vulnerability analysis, the peak acceleration of the ground is selected as the index of earthquake input intensity, and the seismic input is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magnification factor.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displacement ductility,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relative displacement and cable force, the damage state of each component is defined, and the vulnerability curves of each component and the whole bridge a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damage probability of each compon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ddle piers and supports are the most vulnerable components, the side piers and main beams are damaged to varying degrees, and the safety reserves of cable-stayed cables, towers and pile foundations are high under the action of moving to the ground along the bridge.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5BAK14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127)
【分类号】:U448.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N eville C. Donovan;范学敏;;地震危险、地面运动与规范的地震力[J];地震工程动态;1982年S2期

2 RobertV.Whitman ,王安武;重力式墙对地震引起地面运动的反应[J];港工技术;1983年03期

3 ;非均匀地面运动动力特性和用离散波数值方法的识别[J];世界地震工程;1988年02期

4 ;文摘[J];世界地震工程;1986年04期

5 杨笑梅,王海涛,杨柏坡;竖向地裂缝附近的地面运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5期

6 牛志仁;峰值地面运动的非均匀断裂模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2年01期

7 A.K.乔普雷;章青;;混凝土重力坝地震反应中的库底吸收效应[J];河海大学科技情报;1986年03期

8 孙为国,冯顺山,何政勤,丁志峰,叶太兰;水下强爆破的近场地面运动观测与分析[J];爆破;1997年03期

9 R.E.Scholl;Onder Kustu;钮泽蓁;;地震破坏预测和危险性估计的方法与基本数据[J];地震工程动态;1982年S2期

10 王广军;;关于设计地震反应谱[J];地震工程动态;198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雍年;;日本地面运动研究的近况[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2 肖明葵;程印;许欢欢;;以滞洄耗能为指标考虑反应持时的地面运动分类[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3 蒋涵;周红;高孟潭;;用谱元法模拟芦山4.20地震的地面运动[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4 姚振兴;郑天愉;;对二滩水电站坝区场地地面运动的估计[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5)[C];1989年

5 吴富春;许俊奇;赵选利;胡伟宁;;地形影响地面运动的观测报告[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6 洪钟;罗奇峰;;地面运动转动分量合成方法[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建涛;李丹宁;刘本玉;;强震地面运动理论研究的若干进展[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丁志峰;陈运泰;G.F.Panza;;北京地区强震地面运动的地震学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周锡元;;强震地面运动的预测和模拟[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10 刘博研;史保平;;滑移弱化准则下计算远场地震波辐射能并约束近断层地面运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朱传镇 吴忠良;为避免“千古遗憾”[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邸海滨;分层均匀介质中有限震源引起的地面运动计算[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2 白石羽;延庆—怀来盆地地面运动的理论模拟与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本文编号:2330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330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6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