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季节性寒区隧道温度场数值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16 11:44
【摘要】:为解决寒区隧道冻害问题,以祁连山某隧道为依托,采用ANSYS对铺设保温层与主动辅热相结合的隧道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保温层对隧道衬砌的保温效果以及安装电伴热系统后隧道的温度场分布规律,确定了电伴热系统的开启与关闭时间及正常运行功率。结果表明:围岩最大冻深月份比外界大气的最冷时间推迟一个月左右;在隧道大约运行5 a之后,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开始衰退,围岩重新出现负温状态;安装电伴热系统能彻底解决寒区隧道运营期间的冻害问题,最佳发热功率为125 W·m~(-2),持续加热时间为80 d,年消耗电能为10 000 W·d·m~(-2),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研究成果可为寒区隧道的保温防冻提供理论依据,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reezing injury of tunnel in cold region, a tunnel in Qilian Mountain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tunnel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laying insulation layer and active auxiliary heat by ANSYS. The thermal insulation effect of insulation layer on tunnel lining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unnel temperature field after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heat tracing system are studied.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time and normal operating power of electric heat tracing system a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freezing depth month of surrounding rock is about one month later than the coldest time of the outside atmosphere, and after about 5 years of tunnel operation, the insulation effect of the insulation layer begins to decline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appears negative temperature state again. The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heat tracing system can complet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freezing damage during tunnel operation in cold region. The optimum heating power is 125 W m-2, the heating time is 80 days, and the annual consumption of electric energy is 10 000 W dm-2.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nsulation and frost protection of tunnels in cold region, and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285)资助
【分类号】:U45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煜;张建明;金会军;张明义;;寒区对研究设计施工的影响——第14届寒区工程学术会议综述[J];冰川冻土;2010年03期

2 张盛学;;寒区种稻以水调温[J];水利天地;1987年04期

3 黄小铭;我国寒区道路工程中冻土问题研究的回顾[J];冰川冻土;1988年03期

4 刘宗超;吴申燕;;理论与工程并举的佳作——《Heat Transfer in Cold Climates》一书简介[J];干旱区地理;1988年01期

5 李彦红;刘凤军;;寒区柴油车辆的正确使用[J];农业与技术;2008年06期

6 陈秋红;邸树凯;周菊林;孟宪春;姜在福;刘恩波;;寒区部队营房最佳采暖温度和通风量的研究[J];沈阳部队医药;1995年01期

7 刘福然,陈爱琳,徐秋石;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寒区公路桥梁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0年03期

8 马桂军;夏岩昆;;寒区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及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年06期

9 王晓春,张倬元;寒区工程与冻融力学[J];地学前缘;2000年S2期

10 郑阳;王道远;朱永全;;寒区运营隧道温度场数值模拟[J];公路工程;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邱仞之;;寒区战士抗坏血酸需要量的初步研究[A];中国生理科学会第三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营养学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1年

2 徐江涛;华满堂;谷永江;宋永斌;张晓馨;梁晓慧;;新兵在寒区集训期间的睡眠质量特点[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张a\;徐江涛;华满堂;宋永斌;谷永江;;寒区集训新兵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研究[A];第三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枫;;寒区营养研究的困境与希望[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杨西杉;曹俊;赵少红;;寒区运水车的加热和保温[A];第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戴长雷;;前言[A];寒区水科学及国际河流研究系列丛书2·寒区水循环及冰工程研究——第2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曹俊;丁继业;;HDF5120GYS-H型寒区运水车的设计[A];第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戴长雷;吴敏;李治军;;“寒水系列会议”可持续发展探讨[A];寒区冰情与冻土水文效应——第4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毕仁忠 张韶军;多项成果指导寒区公路建设走环境友好之路[N];中国交通报;2009年

2 刘艳飞;寒区水资源研究亟待“破冰”[N];中国水利报;2009年

3 陈德龙 特约记者 王惠明;深入寒区部队嘘寒问暖[N];解放军报;2010年

4 苏洪吉 刘畅 本报特约记者 朱谦礼;成空在高海拔寒区组织信息化演兵[N];解放军报;2012年

5 特约通讯员 王绍波 特约记者 石斌欣;沈阳军区某集团军接力25年建起寒区作训数据库[N];解放军报;2009年

6 张耀南 杨海 韦五周 景通桥 张军强;寒区旱区数据管理平台[N];计算机世界;2006年

7 本报记者 费士廷;讲战士的话更要为战士讲话[N];解放军报;2012年

8 李晓杰 贾学明;千余高原卫士喜迁新居[N];解放军报;2009年

9 记者 韩国贤、特约通讯员 安普忠;某师科学破解寒区训练难题[N];解放军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任建民;乐道笃行傲西风[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强;季节性寒区隧道围岩温度场与变形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月;大兴安岭加格达奇东小河寒区地下水溢流积冰规律勘测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尚继科;高速铁路寒区隧道围岩温度场及保温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3 李卉玉;俄罗斯雅库茨克地区寒区地下水特征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贾辉;气象要素对寒区隧道温度场影响及纵向分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杨天春;寒区铁路隧道围岩传热规律与中心深埋水沟设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陈明全;寒区隧道地源热泵型防冻保暖系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7 范建国;寒区公路隧道施工期温度传播规律及抗防冻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8 刘强;寒区隧道衬砌抗冻混凝土试验与防冻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9 韩风雷;寒区隧道融化盘时空变化规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10 郑阳;寒区隧道温度场数值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35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335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1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