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沥青混凝土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Abstract]:Steel slag is often treated as industrial waste, but it is strong alkaline, rich in edges and angles, and has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which can improve the resistance to water damage, high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wear resistance and skid resistance of asphalt concrete. It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deal road building material which can replace natural mineral aggregate. In recent year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high demand for aggregate in road construction and the shortage of natural aggregat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so the technology of steel slag asphalt concrete has become a hot spo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 slag and th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steel slag asphalt concrete, introduc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teel slag asphalt concrete, and studies the change of pavement performance after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steel slag asphalt concrete.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teel slag asphalt concrete is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葛洲坝武汉道路材料有限公司;
【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项目(2013DFE83100) 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基金(2015IVA054)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世琦,于秋莉;粉煤灰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2 ;韩国开发沥青混凝土生产新技术[J];混凝土世界;2009年10期
3 聂雪锦;;浅谈沥青混凝土的优缺点[J];内蒙古水利;2011年05期
4 翟建英;;沥青混凝土旧料再生利用新方法[J];山东交通科技;1987年03期
5 焦宝祥,周启兆,李玉寿;粉煤灰作沥青混凝土粉料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1年08期
6 李剑锋,周昕;粉煤灰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2年10期
7 孙式霜,杲树生;沥青混凝土组成材料对其质量的影响[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刘哲新,佟泽民,张国民;沥青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2年01期
9 吴少鹏,磨炼同,水中和,玄东兴,杨文锋,薛永杰;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制备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5期
10 刘振鹏;李衡;;旧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伟民;郭忠印;;新型高强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2 薄遵彦;;对提高沥青混凝土耐热性的论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3 郝巨涛;孙志恒;杜振坤;贾金生;;我国水工沥青混凝土工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A];水力发电工程与水工建筑物学术论文集[C];2000年
4 陈美祝;吴少鹏;刘至飞;米轶轩;;道路沥青混凝土的绿色化探讨[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岳跃真;杜振坤;郝巨涛;;水工沥青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特殊工程上的应用[A];2002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2年
6 刘少伟;;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的质量控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建旭;林桂仪;陈虹洁;;粒料对沥青混凝土性能之影响[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8 谭发茂;;大粒径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总结[A];2002年道路工程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徐敏;宋云霞;;浅析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海;汤文辉;石志勇;张若棋;;几种沥青混凝土本构关系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邰举;韩成功开发低碳沥青混凝土[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何海铭 通讯员 陈静;福清首条沥青混凝土道路通车[N];福州日报;2010年
3 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 吴兆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改革[N];广东建设报;2004年
4 张东平;潍坊公路建设首用橡胶沥青混凝土技术[N];中国建材报;2010年
5 王庆远;秋冬季节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N];中国建设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汪汀;让废旧沥青混凝土“重生”[N];中国建设报;2004年
7 ;公路橡胶砂沥青混凝土减振降噪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8 元元;橡胶沥青混凝土“亮相”沪渝高速公路[N];中国建材报;2009年
9 杨慎勤;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达到新水平[N];中国水利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高平;林秋与“黑色变革”[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唐宁;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特性与工程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建祥;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本构特性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3 朱兴一;沥青混凝土的细观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0年
4 刘小明;导电沥青混凝土的机敏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芬;沥青混凝土路面细观结构和水破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方向阳;某橡胶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坤;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苏小辉;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3 崔露愉;沥青混凝土疲劳扩展温度影响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高仰明;考虑界面影响的沥青混凝土粘弹性细观力学模型[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曾学明;埃塞AA高速公路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探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仝卫超;砾石骨料破碎率对心墙沥青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7 游光明;水泥填料对水工沥青混凝土长期水稳定性影响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8 黄珊;玻璃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效果分析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军;基于离散元法的沥青混凝土切削数值模拟[D];湘潭大学;2014年
10 高宇星;碳纤维石墨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制备与导电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32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432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