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地铁长大过海区间隧道通风排烟方案

发布时间:2019-03-14 20:58
【摘要】:针对地铁长大过海区间隧道通风排烟问题,结合青岛地铁1号线瓦贵区间工程,采用理论及对比分析、数值解算等方法,分析过海区间隧道区间风井设置、火灾工况气流组织等问题。介绍青岛地铁1号线瓦贵区间概况,然后提出区间风井设置的要点,参考国内相关城市过江工程实例,采用土建排烟风道,以保证灾害工况下两车追踪人员的疏散安全。阐述陆域段防排烟和海域段防排烟方案,对于陆域段,排烟方案可以按照常规地铁区间进行设置;对于海域段,需根据区间长度,采用全吊顶或者局部吊顶排烟方案。通过研究区间火灾安全目标,设定热释放功率为10 MW,隧道临界风速为2.1 m/s,重点排烟量为80 m3/s,并绘制通风网络解算结果图,解算结果表明各区间风井的防排烟系统均满足规范要求。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ventilation and exhaust smoke in the inter-sea tunnel of the large-scale subway, combined with the tile-Gui interval project of Qingdao Metro Line 1, the installation of wind shafts in the cross-sea tunnel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so on. Problems such as air flow distribution in fire condit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ile-Gui interval of Qingdao Metro Line 1,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key points of setting up interval wind shafts. Referring to the example of cross-river project in relevant cities in China, the civil construction smoke exhaust duct is adopted to ensure the evacuation safety of the two-car track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saster.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moke control scheme for the land and sea areas, for the land area, the smoke exhaust scheme can be se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ventional subway interval, and for the sea area, the smoke exhaust scheme with full or local ceiling should b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f the sea area. By studying the fire safety target in the interval, the critical wind speed of 10 MW, tunnel is set to be 2.1 mm2, the key exhaust smoke is 80 m3, and the result diagram of ventilation network calculation is draw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moke control system of each interval air shaf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de.
【作者单位】: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第五设计分院;
【分类号】:U231.5;U45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跃勋,周晓军;广州地铁广纺联区间隧道施工的有限元数值模拟[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04期

2 李凤蓉;;西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区间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技术方案探析[J];隧道建设;2006年06期

3 朱江;;北京南站相邻区间隧道的排烟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年03期

4 杨轶;;轨道交通区间隧道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13期

5 李岳;郭艳华;;龙凤溪区间隧道下穿外环高速公路有限元分析[J];重庆建筑;2011年07期

6 何庆萍;;顶管上穿施工对已有区间隧道影响性分析[J];工业建筑;2011年S1期

7 朱丽娟;;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感温光纤系统设置及应用[J];山西建筑;2013年14期

8 施政,范益群,杨志豪;天山新苑二期工程对地铁2号线西延伸线区间隧道的影响分析[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3年02期

9 李林,蒋昌华;广州地铁二号线海-公区间隧道施工防灾监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年01期

10 ;“世博专线”加快建设速度——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南陈路站区间隧道开始掘进[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德顺;奚爱华;章国忠;;反应变位法在区间隧道抗震设计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2 姚燕明;周顺华;练松良;;地铁车振荷载对区间隧道变形影响[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3 卢春林;;明挖区间隧道横穿既有公路施工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武明静;;多种施工技术在广州地铁二号线纪越区间隧道的综合应用[A];铁路长大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石芳;;地铁过江区间隧道火灾工况排烟系统方案研究[A];2013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朱泽兵;刘新荣;张永兴;林家乐;;不同断面近距离区间隧道施工顺序分析研究[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苟明中;;红老区间隧道施工工法比选[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8 武明静;;多种施工技术在广州地铁二号线纪越区间隧道的综合应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胡勇红;;重庆张会区间隧道渗漏水治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张良焊;余波;陈中;吴频;;浅埋区间自然通风/排烟系统[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宋钧;区间隧道实现双线贯通[N];石家庄日报;2014年

2 江耀明;瞄准目标的射击才有意义[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袁弘;自然换风 地铁风驰吐故纳新[N];成都日报;2006年

4 范方银;轨道新军展雄风[N];中华建筑报;2011年

5 特约通讯员 朱绍轩;二十局集团北京地铁十号线暗挖区间隧道全部贯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陈怡 通讯员 曾栖栖;轨交12号线首推“智能化”工地[N];上海科技报;2013年

7 记者 周炜邋见习记者 轩辕杨子;多头作业 激光定位[N];西安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李媛 通讯员 周凤茹;北京地铁十号线麦亮区间隧道双向贯通[N];建筑时报;2006年

9 高级记者 杜一鸣;地铁跨浑河段开始下穿作业[N];沈阳日报;2008年

10 本报通讯员 伍振 贞海;安全“金钟罩”打造“深圳速度”[N];人民铁道;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毅;青岛地铁五江区间隧道下穿建筑施工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吕鹏;基于卸荷效应浅埋区间隧道围岩支护参数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3 蔡景鹏;重庆某区间隧道火灾烟气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王志龙;南昌地铁水下区间隧道渣土改良技术研究[D];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

5 唐志扬;沈阳地铁9号线吉汪段区间隧道施工稳定性研究及支护结构监测分析[D];东北大学;2014年

6 张飞;贵阳市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D];贵州大学;2016年

7 刘洋;区间隧道穿越可液化土层的地震响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8 安健;地铁长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模式与排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9 郑博;武汉市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地震响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陈秀选;奥森区间隧道浅埋暗挖施工地表沉降规律及其控制技术[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40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440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b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