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LR与TLA改性沥青胶浆的流变性能对比
[Abstract]:Aim to study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coal direct liquefaction residue (DCLR) and Trinidad Lake asphalt (TLA) modified asphalt pastes, and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DCLR and TLA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asphalt pastes. Methods DCLR and TLA modified asphalt pastes with mass ratios of 0.6, 0.8, 1.0, 1.2 were prepared respectively.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asphalt pastes were tested by dynamic shear rheometer (DSR) and bending beam rheometer (BBR).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DCLR and TLA modified asphalt past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the complex modulus, phase angle, rut factor, fatigue factor, creep stiffness modulus and creep rate of DCLR asphalt paste increased and the creep rat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ass ratio of powder to adhesive, while the phase angle decreased, and the rut factor, fatigue factor, creep stiffness modulus and creep rate decreased. DCLR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high temperature properties of asphalt pastes, but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its low temperature and fatigue properties. When the mass ratio of DCLR to DCLR is 0.8 脳 1.0, the performance of DCLR asphalt paste is the best.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LA modified asphalt pastes, DCLR modified asphalt pastes have better high temperature properties, but lower temperature and lower fatigue properties.
【作者单位】: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028)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PXM2013-014210-000165)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罗万江;兰新哲;宋永辉;付建平;;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利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11期
2 代勇;石立万;;TLA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2014年02期
3 金倬伊;;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的可行性研究[J];广州化工;2014年03期
4 李美华;覃润普;;TLA改性沥青BLSMA—16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工程;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娥;;TLA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研究[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2 王伟;;TLA/SBS复合改性沥青胶结料的抗老化性能[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3年04期
3 金倬伊;;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的可行性研究[J];广州化工;2014年03期
4 曲美燕;汤雄;刘国强;钟科;;湖沥青改性AC-20C沥青混合料在涪南高速公路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1期
5 杨建国;;硫酸盐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4年02期
6 吴光勇;王安福;莫石秀;孔令云;;TLA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中外公路;2014年03期
7 熊刚;尹兴龙;;不同掺量TLA对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4年04期
8 陈建民;;改性沥青施工温度确定和路用性能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年08期
9 季节;石越峰;索智;徐世法;李鹏飞;;煤直接液化残渣共混改性沥青的性能和微观结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07期
10 季节;石越峰;索智;姚辉;徐世法;;煤直接液化残渣对沥青胶浆黏弹性能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利文;MA混合料模拟制备装置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强,付修义,刘玉琼,覃克;特立尼达湖(TLA)改性沥青试验研究[J];公路;2005年09期
2 冯新军;郝培文;查旭东;;TL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J];公路;2007年04期
3 李强;;TLA混合沥青针入度预估方法[J];公路;2007年05期
4 冯新军;郝培文;查旭东;;TLA改性沥青及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2007年05期
5 张恒龙;余剑英;李启刚;雷荣;;TLA改性沥青的性能与改性机理研究[J];公路;2010年03期
6 钟科;曹东伟;刘清泉;;岩沥青改性沥青胶结料流变特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7期
7 沈金安;特立尼达湖沥青及其应用前景[J];国外公路;2000年02期
8 沈金安;特立尼达湖改性沥青的性能[J];国外公路;2000年03期
9 查旭东;冯新军;陈炜;陈定;;TLA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C配合比优化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3期
10 尹玲;铁忠;;特立尼达湖改性沥青的应用技术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志;郑健龙;;温拌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2 邵显智,谭忆秋,邵敏华,孙立军;沥青胶浆微观界面的研究[J];公路;2003年12期
3 胡学斌,张肖宁,邹桂莲;西部环境下沥青胶浆的性能评价[J];石油沥青;2004年04期
4 张永满,严战友;沥青胶浆锥入度试验与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S1期
5 刘丽,郝培文;沥青胶浆低温性能及评价方法研究[J];公路;2005年08期
6 赵丽华,孔永健,关彦斌;对添加纤维后沥青胶浆性能改善的研究和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7 王健;沥青胶浆锥入度试验与分析[J];中外公路;2005年05期
8 郑南翔,张永满,张宜洛;沥青胶浆的低温性能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彭勇登;;水泥替代矿粉对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J];中外公路;2006年01期
10 刘丽;郝培文;;沥青胶浆粘度特性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郑南翔;张永满;张宜洛;;沥青胶浆的低温性能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郑南翔;张永满;张宜洛;;沥青胶浆的低温性能试验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吴少鹏;刘聪慧;刘全涛;朱国军;;老化沥青胶浆的流变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吴少鹏;陈筝;朱祖煌;刘杰胜;;应用流变学方法评价纤维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马占伏;晋琰;韩柳;;掺加外掺剂后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6 吴少鹏;李波;陈筝;黄旭;;传导型填料对沥青胶浆温度敏感性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吴少鹏;黄俊峰;林振华;叶雷;;消石灰和矿粉改性沥青胶浆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纪捷、韩冬;市交通运输局4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慧莉;无机填料对沥青胶浆力学性能影响的细观力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2 陈志国;火山灰沥青胶浆路用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叶群山;纤维改性沥青胶浆与混合料流变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于斌;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及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wF;沥青胶浆自愈合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高庆华;棉秸秆纤维沥青胶浆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宋秋萍;硬质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王元;集料—沥青胶浆界面粘结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牛力达;粉煤灰复合改性沥青胶浆路用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刘影;铝酸酯偶联剂改性沥青胶浆的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李华;沥青胶浆粘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8 刘丽;沥青胶浆技术性能及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9 刘全涛;沥青胶浆的疲劳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冯浩;基于粘弹性理论的沥青胶浆试验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49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449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