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高速公路施工中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03 08:53
【摘要】:以C60D为基础的机制砂混凝土为对象,研究了石粉含量、水胶比、砂率、矿粉和硅粉含量配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在确定最佳配合比的基础上对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进行了验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水胶比和砂率分别为0.3和0.37,矿粉和硅粉分别为80 kg/m3和30 kg/m3,采用复合掺配获得的机制砂混凝土具有最优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随石粉含量的增加,以7 d龄期为界,在界限早期的机制砂混凝土收缩性随着石粉含量增加而不断上升,当超过7 d龄期后,混凝土的收缩率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石粉掺和料的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能有效避免混凝土的碳化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
[Abstract]:Taking C60D-based mechanical sand concrete as an object, the effects of stone powder content, water-binder ratio, sand ratio, mineral powder and silica content ratio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were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mix ratio, the mechanical and working properties of high performance mechanical sand concrete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ratio of water to binder and sand ratio are 0.3,0.37, 80 kg/m3 and 30 kg/m3, respectivel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orking properties of the mechanical sand concrete prepared by composite mixing have the bes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orking properti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ent of stone powder, the shrinkage of the mechanical sand concrete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boundar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tone powder content, and when the age is over 7 days, the shrinkage of the mechanical sand concre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tone powder content. The shrinkage of concret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one powder content. The effect of stone powder admixture can improve the compactness of concrete, effectively avoid the carbonation reaction of concrete,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carbonation resistance of mechanical sand concrete.
【作者单位】: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283)
【分类号】:U414;U4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志福;;论机制砂在高速公路中应用的经济效益[J];安徽建筑;2009年02期

2 罗建国;荆禄波;梁胜国;;浅谈机制砂的制备技术与质量管理[J];山西交通科技;2009年05期

3 王吉平;包春剑;;机制砂在湖北恩来恩黔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北方交通;2012年09期

4 何继川;;机制砂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年01期

5 喻建伟;姜伟;;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试验[J];华南港工;2006年04期

6 孟魁;张芳玲;;机制砂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7年04期

7 杨普新;陈四来;;机制砂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年05期

8 余崇俊;吴大鸿;梅世龙;;机制砂高标号混凝土研究现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S1期

9 刘宏;;机制砂拌制高强度泵送混凝土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08年05期

10 刘文萍;;机制砂的浅析与质量控制[J];山西交通科技;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勇军;;浅述机制砂的使用特性[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2 李连生;王树林;苟惠萍;;广东省机制砂路用技术指标质量控制标准探讨[A];2013年二省二区大型桥梁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张勇;张虎;;海洋混凝土结构的劣化防止措施及混凝土的高性能化[A];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科技论坛与全国第六届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兴平;王华平;屈天祥;;抗腐蚀气密性混凝土在公路瓦斯隧道中的应用与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忻阜高速:科技带来生态环保[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2 段瑞明;沙特南北铁路高温环境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N];中国建材报;2009年

3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忻阜高速:科技应用的全国典范[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4 高海龙;忻阜科技示范工程主打“节约”牌[N];中国交通报;2010年

5 安立俊 王勇斌;路面混凝土的几个技术问题[N];中国建材报;2007年

6 杨田雨;中国水电十五局中线一期穿黄Ⅲ标项目部 精细施工 创优质工程[N];中国水利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符发;高性能机制砂水泥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2 陈东宇;宣威高速公路机制砂混凝土回弹测强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武林;重庆地区大跨度连续刚构箱梁机制砂混凝土应用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4 庄宏斌;机制砂在桥梁高标号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5 郑涛;机制砂在混凝土结构物中的适用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李婷婷;机制砂在吉茶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余川;机制砂在巴南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徐大祯;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柯国炬;路面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耐磨性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宋普涛;机制砂自密实钢管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53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453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c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