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裂隙性岩石力学特性及裂隙性围岩破裂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08 15:01
【摘要】:我国川西地区地下工程施工开挖中,普遍遇到宏、细观节理裂隙发育的坚硬脆性岩石及岩体,由此引发的围岩脆性劈裂、片帮、岩爆和突水等工程灾害,危及隧洞的施工及运营安全。为此,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272321 )资助,本文从坚硬脆性岩石天然发育的裂隙网络几何特征统计分析入手,在裂隙发育的坚硬岩石力学特性及其隧洞围岩破裂机理方面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为研究岩石裂隙形成机理和裂隙性隧道围岩破裂机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裂隙网络几何特征定量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应用于四川泥巴山流纹岩试样裂隙特征的分析评价,成功构建了该种流纹岩的裂隙网络模型和泥巴山隧道裂隙性围岩结构力学模型。(2)借鉴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原理,引入考虑裂隙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直推法(IDD)”,与不考虑裂隙相互作用的“稀疏法(Dilute Method)”、Giordano模型,和考虑裂隙相互作用的改进Taylor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 IDD法具有优势;采用IDD法探讨了裂隙发育密度、几何形状、倾角和充填性质等因素对岩石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结合本文提出的裂隙网络几何特征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复杂裂隙性岩石等效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其可靠性得到试验所验证。(3)提出了“裂隙-裂隙充填物-岩石”构成的三相“复合岩石”模型,利用“复合岩石”模型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复合岩石”的压剪破裂机理;引入“断裂体积”参数代替“断裂面积”参数,提出了“复合岩石”压剪断裂的体积断裂能指标Gf-v的计算方法;根据三组试样体积断裂能指标试验结果,提出了体积断裂能的双线性前边界效应模型,据此模型分析了非均质充填物内微裂隙对“复合岩石”断裂特性的影响机理。(4)利用采自泥巴山隧道工程区的天然裂隙性流纹岩,制作“半圆拱+直墙+平底”的城门拱形隧洞模型试样,进行双轴压缩试验,测试围岩的动态破裂过程和围岩典型位置的应变,分析和揭示了天然裂隙性坚硬脆性隧洞围岩的破裂机理。结果表明,隧洞底板和拱顶首先出现张裂,张裂隙向围岩深部(上、下)扩展,边墙发生板裂化破裂,并逐步向隧洞围岩内部发展,形成V形损伤破裂区,拱脚形成局部压碎区。(5)采用双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城门形隧洞拱顶和底板近距较大裂隙发育围岩的破裂机理。试验表明,围岩的破裂从大裂隙剪切滑移开始,拱顶围岩受近距大裂隙的影响出现多条竖向张性新裂隙,引起拱顶围岩破裂,洞底板大裂隙向隧洞边墙和起拱部位扩展,造成围岩显著的非对称性破裂特征。(6)基于离散元颗粒流介质数值PFC2D软件,分别模拟分析了完整性隧洞围岩和裂隙性隧洞围岩在双轴压缩下的破裂裂隙起裂扩展和原生裂隙扩展特性,数值模拟分析得到的裂隙性坚硬围岩细观破裂机理和宏观发展趋势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7)采用硬脆性类岩石模型材料,制备含初始板裂化边墙的拱形隧洞模型,双轴压缩下围岩呈脆性破裂特征,拱顶围岩整体下沉,板裂化边墙受压屈曲破裂,并向隧洞内突破形成楔形破裂区,与流纹岩隧洞模型具有类似的破裂模式;但是,由于板裂缝的存在,边墙中部和底部围岩切向应力减小,破裂区在0.4R范围内。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U4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Marte Gutierrez;Dong-Joon Youn;;Effects of fracture distribution and length scale on the equivalent continuum elastic compliance of fractured rock masses[J];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5年06期

2 张波;李术才;杨学英;张敦福;王琦;蔡伟;杨春晓;邓振全;;含交叉多裂隙类岩石材料单轴压缩力学性能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9期

3 钟志彬;邓荣贵;李佳;付小敏;;天然裂隙性流纹岩三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4 肖建强;章青;夏晓舟;;基于Mori-Tanaka法的混凝土强度初步研究[J];混凝土;2013年09期

5 王利;毛原春;叶金生;杨健辉;芮大虎;;基于微缺陷成核序列的岩石微裂纹生长和损伤演化模型[J];工程力学;2013年08期

6 周春圣;李克非;;含裂纹夹杂多孔材料的渗透性理论与数值分析[J];工程力学;2013年04期

7 任利;谢和平;谢凌志;艾婷;;基于断裂力学的裂隙岩体强度分析初探[J];工程力学;2013年02期

8 杜修力;金浏;;含孔隙混凝土复合材料有效力学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06期

9 ;Investig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ractured marbles by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s[J];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1年04期

10 侯靖;张春生;单治钢;;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岩爆特征及防治措施[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任中俊;基于椭圆形微裂纹变形及扩展的岩石混凝土三维细观损伤模型[D];重庆大学;2008年

2 杜丹旭;多相材料有效性质的理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小良;岩体裂隙分组的拓扑学及数理统计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54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454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c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