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混合交通流下交叉路口自行车速度检测仿真

发布时间:2019-04-13 09:45
【摘要】:混合交通流下对自行车速度进行检测,可以有效解决交叉口处机动车受自行车干扰严重的问题。对交叉路口自行车速度的检测,需要建立交叉路口微观行为模型,得到交叉路口自行车速度判断阈值,完成速度检测。传统方法先给出自行车个体行为之间的差异性,得到自行车之间的动态作用力、摩擦力,但忽略了,得到交叉路口自行车速度判断阈值,导致检测精度偏低。提出基于logistic回归的混合交通流下交叉路口自行车速度检测方法。根据混合交通流下交叉路口实时通行状态方程,计算出混合交通流下交叉路口自行车流变化状态,创建右转机动车通行能力与自行车到达率之间的灵敏度判断方程,建立混合交通流下交叉路口微观行为模型,得到交叉路口自行车速度判断阈值,完成对交叉路口自行车速度检测。仿真证明,所提方法检测精度较高,充分保障车辆在交叉路口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Abstract]:The detection of bicycle speed under mixed traffic flow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that motor vehicles are seriously disturbed by bicycles at intersections. In order to detect the bicycle speed at the interse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microscopic behavior model of the intersection, obtain the threshold value of the bicycle speed at the intersection, and complete the speed detectio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first giv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dividual behaviors of bicycles, obtains the dynamic force and friction force between bicycles, but neglects to get the threshold of bicycle speed judgment at the intersection, which leads to the low detection accuracy. A bicycle speed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logistic regression for mixed traffic flow intersection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real-time traffic state equation of the intersection under the mixed traffic flow, the change state of the bicycle flow at the intersection under the mixed traffic flow is calculated, and the sensitivity judgment equation between the capacity of the right-turn motor vehicle and the arrival rate of the bicycle is established. The microscopic behavior model of the intersection under mixed traffic flow is established, and the threshold value of bicycle speed is obtained, and the bicycle speed detection at the intersection is complet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high detection accuracy and fully guarantees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vehicle at the intersection.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基金】:徐州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6XSM-0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049)
【分类号】:U491.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杰,熊烈强,彭少民;混合交通流的动力学模型及其特征关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李杰;熊烈强;彭少民;;混合交通流的动力学模型(英文)[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2期

3 解志民;朱祚金;王永富;;高速公路混合交通流的数值模拟[J];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2006年03期

4 肖瑞杰;孔令江;刘慕仁;;车辆的长度和速度对单车道混合交通流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5 安维胜;;混合交通流连续动力学建模[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5期

6 国莉;;城市混合交通流综合治理措施的探讨[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9年08期

7 ARASAN V.T.;DHIVYA G.;;混合交通流密度测定方法研究(英文)[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年04期

8 张发;宣慧玉;赵巧霞;;速度差异混合交通流稳态特性与过渡特性[J];系统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9 魏巍;李志慧;赵永华;曲昭伟;江晟;柴婷婷;;基于智能相机的混合交通流检测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4期

10 杨俊孟;Kumares C.Sinha;;城市混合交通流的计算机随机模拟模型[J];交通与计算机;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韦艳芳;薛郁;;单车道混合交通流的相变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梁玉娟;盘佳秀;薛郁;;公交车站及停靠时间对混合交通流的影响[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3 李志慧;劳云腾;王殿海;祁宏生;;混合交通流视频检测中区域选择更新混合高斯背景模型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李强伟;;复杂交叉路口的多相位模糊控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5 吴水威;李宜儒;邱立品;;非号志化交叉路口行车路权之安全分析[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尉宏 特约通讯员 胡世文 通讯员 赖晓彤;年内改造淡水11个交叉路口[N];惠州日报;2012年

2 薄洁 曾嫣艳 柳帆;“禁左”首日,在适应中感受畅通[N];厦门日报;2007年

3 蒋峰;都市道路安全行驶的要点[N];江苏科技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黄诚克;筑城力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N];贵州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金卓颖;六项举措 尽快缓解交通拥堵[N];贵阳日报;2008年

6 顾力;“聪明”系统破解交叉路口拥堵难题[N];中国交通报;2007年

7 朱长军 董建军 张福勤;在“拥堵”的城市安全行驶[N];江苏经济报;2011年

8 记者 杜海方;5月,市区部分主要路段展现新形象[N];营口日报;2009年

9 记者 付宁 通讯员 赖格登;去年全州增设交叉路口红绿灯15处[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1年

10 陈志远;实现兴义交通智能化管理之我见[N];贵州民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冯雪;基于人—车—路协同的混合交通流微观建模与特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赵熠;基于图像处理的混合交通流行人和非机动车数据采集理论与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张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域混合交通流建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邝先验;城市混合交通流微观仿真建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李杰;混合交通流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基本参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安维胜;混合交通流动力学建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边晓丽;城市信号交叉路口混合交通流动态参数分析及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昀轩;基于驾驶行为的交叉口混合交通流建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曹士强;混合交通流条件下路段非机动车服务水平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3 甘杨杰;混合交通流环境下交叉口多目标配时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李易泽;T型交叉口多速混合交通流特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九州;基于多核并行技术的混合交通流微观仿真系统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陈大飞;基于社会力的城市道路混合交通流建模与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7 何姜姜;混合交通流微观仿真模型自动校正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沈逢春;基于广义元胞自动机的混合交通流建模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李红亮;混合交通流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毛玉明;交叉口混合交通流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457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457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4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